⇧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3.02.15
17
:
46
成本低廉的 Tote Bag,蘊藏甚麼文化意涵?
品味
广告
形象
时装
袋
香港人習慣稱作「環保袋」的 Tote Bag,成本價低廉,不但取代即棄膠袋,更是小眾文青的至愛。如今全球流行的 Tote Bag,究竟從何而來?其中蘊藏甚麼文化意涵,以致被人視為品味象徵?
文化
/
2023.02.15
17
:
43
曾詩敏:馬拉松跑道上的故事
香港
比赛
跑步
运动
运动员
马拉松
体育
今屆馬拉松賽事天氣潮濕,不論跑步或工作都不容易。一個賽事或活動,可以有很多討論點,但就個人而言,每個人的經歷都交織出整幅大故事。人生就是一條跑道吧!我們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運動員。
文化
/
2023.02.15
17
:
42
書店們:一人婚禮
社会
婚礼
爱情
书籍
网络
2023 年農曆新年過後,周冠威最新電影「一人婚禮」終於上映。這部電影以 21 世紀開始流行的「一人婚禮」(sologamy)為題材,探討網絡文化、自戀等問題,輕鬆胡鬧的情節背後潛藏宏大的野心,雖然因為個別配角所代表的支線題材,如教會、同性戀及整容與自戀的關係,得不到更多發揮而成為缺憾。然而,導演藉電影反思香港網絡化社會的影響,又值得我們深思。
文化
/
2023.02.15
17
:
41
紳士大哥:有線電視停播止血,HOY TV 走出困局仍欠條件
社会
媒体
有线电视
节目
电视
作為電視台的最大支柱,新聞部的衰落,自然地把電視台推進沒有未來的深淵。然而沒有得到教訓,在決定把資源集中在免費頻道上時,竟然重蹈覆轍地,從無綫找來離職的高層來當主管,老實說要對 HOY TV 抱有期望,會否有點太過理想主義?
文化
/
2023.02.14
17
:
50
日常生活的間諜工具:二戰盟軍如何以編織收集情報
情报
战争
摩斯密码
历史
编织
间谍
除了氣球,很多聽起來十分日常的工具,其實都可以用來收集情報。在手機未普及的年代,偶爾還會見到老人和中年女士在公園或者交通工具上針織,打發時間之餘,又可以為摯愛送上溫暖牌毛衣。不過,針織的用途可以遠遠超於你的想像。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在戰爭時,間諜如何以針織傳遞訊息。
科技
/
2023.02.14
17
:
49
【土耳其地震】機械人可取代搜救犬嗎?
土耳其
地震
天灾
搜救犬
救援
灾难
狗
在結構不穩的廢墟中作救援工作,人與狗都面對極大危險,日前就據報有來自墨西哥的搜救犬不幸殉職,使用機械人似乎可成為更安全偵察瓦礫中生還跡象的方法,近日「德國之聲」(DW)有專文探討,目前機械人可否在災難中取代救援犬。
科技
/
2023.02.14
17
:
48
南韓 Kpop 新趨勢?元宇宙建虛擬女團
偶像
南韩
娱乐
近年元宇宙成為大熱話題,文化產業也開始走入元宇宙的世界,南韓娛樂界正在探索各種可能。南韓公司 Kakao Entertainment 與遊戲開發公司 Netmarble 最近合作,推出首個完全在元宇宙創建的虛擬女團 Mave:,Kpop 與虛擬世界的結合,會否成為未來趨勢?
文化
/
2023.02.14
17
:
47
【烏克蘭戰爭】「我才是俄羅斯人應有的模樣」—— 那些聯烏抗俄的人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俄罗斯人
参军
士兵
战争
敌人
军事
军队
一場烏克蘭戰爭,讓數以十萬計俄羅斯人接到徵召通知。有人懷著不安應召,有人索性逃離本國避開兵役。當中,也有人只是不想以俄軍身份打仗,效力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軍團、由俄羅斯人組成的自由俄羅斯軍團(Free Russia Legion),就是其中之一。
文化
/
2023.02.14
17
:
46
印度公務員考試,出貓成風潮
印度
社会
作弊
公务员
打工仔
招聘
求职
考试
在印度,由於失業率高,私人就業市場福利欠佳,令薪高糧準的政府職位變得尤其搶手。不少考生為過公務員考試,不惜購買試卷或請人代考。
文化
/
2023.02.14
17
:
45
COVID 令更多女孩性早熟?
精神健康
大流行
女性
女童
疫情
青春期
女孩通常在 8 至 13 歲之間開始進入青春期,早於 8 歲便可視為性早熟。2017 年一項全球研究顯示,每 5,000 至 1 萬名兒童中,只有 1 人在 8 歲前進入青春期。不過,女孩性早熟的數字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開始攀升。
文化
/
2023.02.14
17
:
44
【CUPodcast】ESG 傾呢啲:全球邁向性別多元之路?
社会
企业
全球
包容
多元
平等
實踐性別多元化是公司治理領域的重要課題,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性別多元,為甚麼性别多元、平等與包容對投資者如此重要?香港在這方面表現如何?
文化
/
2023.02.14
17
:
43
Moyashi:信者得救的文化遺產
日本
韩国
假货
文物
考古
花瓶
發掘、辨別和考據事物的真假,屬於考古學的範疇,但探究事物的社會意義,則屬於民俗學和人類學的範疇。在後者的角度,「真」的重點其實不在於物件,而是珍重物件的人。在物質文化裡,即使東西還是一樣的東西,但轉個角度,意義就變得不一樣。
文化
/
2023.02.14
17
:
42
工潮下的英國大學:能做到罷課不罷學嗎?
英国
大学
学生
罢工
罢课
老师
在 2 月初,第一天罷課剛過後,我的電郵就收到一封系內碩士生傳閱的公開信,信中寫道:學生們明白高教市場化的禍害,天價的學費、每年削減的學生資助,以及教師不合理的工資,三者其實環環相扣,大家應該保持團結,不應該把問題歸咎於教職員。
文化
/
2023.02.14
17
:
41
方俊傑:TÁR —— 切記不要嘲諷他人或怒罵他人
同性恋
嘲讽
女性
影评
指挥家
电影
就算做事再小心翼翼,只要你是一個人,你也總會有機會遇到像 TÁR 一樣的經歷。人無完美,一世太長,總會試過發火臭罵他人,或無聊嘲笑他人,統統可以變成黑歷史。
文化
/
2023.02.13
17
:
50
「乞丐你的鄰國」:國際關係的以鄰為壑政策
国际贸易
国际关系
外交
经济
进出口
在政治經濟學上,有個看來十分奇怪的術語「Beggar-thy-neighbor」,直譯就是「乞丐你的鄰國」或「把你鄰國乞丐化」,令人摸不著頭腦。很多華文學者會借用「孟子.告子下」的成語「以鄰為壑」來翻譯此術語,而它跟「以鄰為壑」一樣,指某些國家輸出自身問題來減輕其社經壓力,以收損人利己之效。
文化
/
2023.02.13
17
:
49
以反殖先鋒自居:俄羅斯如何爭取非洲支持?
俄罗斯
非洲
国际关系
外交
帝国主义
殖民
殖民主义
苏联
在 8 個月內,俄羅斯外長第二度出訪非洲多國,預料將利用非洲對蘇聯支援反殖的記憶,把俄羅斯推銷為反帝國主義先鋒。專研俄羅斯的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 Jade McGlynn 在「外交政策」雜誌解釋,這種「記憶外交」是莫斯科拉攏非洲的故技。烏克蘭又可如何利用先天優勢,以類似外交手腕,呼應非洲的殖民苦難記憶?
文化
/
2023.02.13
17
:
48
「可疑」人才:留學外國的北韓精英
朝鲜
社会
信任
北韩
外国
忠诚
留学生
苏联
有南韓情報部門認為金正恩另有長子,或正在國外讀書準備接班。鑑於金正恩及其兄亦在瑞士接受教育,金家或有讓潛在繼承者留學的慣例,但對於那些曾經出國學習的精英,則視為不忠卻需要依靠的人。
文化
/
2023.02.13
17
:
47
辦公室萎縮,桌椅何去何從?
社会
二手
回收
工作
座椅
椅子
生意
办公室
3 年在家工作,雖然評價有好有壞,既證明部分工作不回公司也能辦妥,也被質疑令員工的自發性下降,但無可否認已經變得普遍。再加上企業大規模裁員潮,滿座的辦公室未必再是常態。人走茶涼,留下張張空凳,二手辦公室傢具市場得以「逆市」發展,迎來回收辦公椅的繁榮時期。
文化
/
2023.02.13
17
:
46
米斯特拉爾:象徵反建制的諾貝爾獎詩人
同性恋
女性主义
文学
智利
艺术家
诗人
诗歌
米斯特拉爾(Gabriela Mistral)作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拉丁美洲作家,在祖國名氣卻遠不及同鄉聶魯達(Pablo Neruda),生前發行的 4 本詩集僅得 1 本在故鄉出版,在同胞眼中更只是莊重乏味的老婦。為何來到近年,米斯特拉爾卻被智利人奉為反建制象徵?
文化
/
2023.02.13
17
:
45
【Soul Monday】回饋家鄉,自掏腰包辦報
美国
报章
报纸
社区
時代變遷,紙媒式微。在 Winsted 這個美國康涅狄格州小鎮,最後一份本地雙週報 Winsted Journal,也在 2017 年因為入不敷出而停刊。惟在該鎮土生土長的現代消費者權益之父 Ralph Nader 相信,居民們仍想手執報紙,閱讀鎮上大小事情。88 歲的他於是自掏腰包,全力協助新聞工作者,在家鄉重辦地區報。
文化
/
2023.02.13
17
:
43
彭碧珊:花農有感市場式微 —— 望經歷成書,定格珍貴本地史
香港
本土
种植
花农
农庄
鲜花
「希望大家知道,香港有人種花,我哋嘅鮮花質素靚過許多進口貨。」信哥邊說邊抱起一大束劍蘭在懷裡,笑到見牙唔見眼,自信滿滿地說。
文化
/
2023.02.13
17
:
42
小鼻子帶來大問題?
精神健康
放射治疗
癌症
鼻咽癌
鼻腔
鼻咽癌初期病徵大多難以察覺,尤其初發症狀與呼吸道疾病甚為相似,例如鼻塞、流鼻涕、痰中帶血,以及頸部淋巴結脹大;又或是出現耳痛、耳鳴、聽覺減退等,受影響的多數為單側耳朵。
文化
/
2023.02.13
17
:
41
LonKongMaMa:早產媽媽的心路歷程分享
早产
母亲
育儿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當爸媽,累積足夠的經驗後,你就能成為熟手。」未當媽媽以前,我一直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不需要刻意上新手爸媽的課程,但原來照顧初生嬰兒比想像中難。
科技
/
2023.02.10
17
:
50
【AI 大戰】Google 搜尋龍頭地位,動搖了嗎?
人工智能
微软
百度
网络广告
近乎無所不曉的 AI 聊天機械人 ChatGPT,誕生後爭議連連,如今更可改變我們的上網體驗。過去數日內,微軟宣佈把 ChatGPT 的 AI 技術整合到搜尋引擎 Bing,以挑戰 Google 龍頭地位;Google 則以自家 AI 聊天機械人 Bard 回應,卻由於當眾答錯問題,母公司股價狂瀉。究竟 Google 地位會否就此不保?AI 搜尋體驗又是甚麼回事?
文化
/
2023.02.10
17
:
49
土耳其「抗震」建築,為何倒成如斯慘狀?
土耳其
伤亡
地震
执法
天灾
建筑
法律
设计
土耳其週一連續發生兩次強度 7 級以上的地震,超過 1.2 萬人喪生。不少現代高樓呈「熱香餅式」(Pancake mode)結構性倒塌,被詬病為傷亡慘重的主因。英國廣播公司(BBC)亦報道,一些近年興好、聲稱抗震且建築質素佳的大樓,同樣不敵地震而迅即崩塌。專家質疑,即使這次地震強烈,但建造得當的建築物,理應不易倒塌。
文化
/
2023.02.10
17
:
48
加密貨幣買到成癮,如何治療?
社会
精神健康
加密货币
成瘾
投资
治疗
還記得一年多前的加密貨幣狂熱?當時不少人揚言「挖礦」好過打工。但經過市況大上大落,去年有人說熱潮減退,今年又要捲土重來。而唯一沒變甚至愈演愈烈的,恐怕是加密貨幣的成癮問題。部分自認沉迷其中的投資者想要尋求治療,因而帶動一門「極具潛力」的生意。
文化
/
2023.02.10
17
:
47
蛋通脹之下,美日兩國的不同應對
日本
美国
价格
通胀
鸡
鸡蛋
食品
食材
港人愛吃日本蛋,去年日本輸港雞蛋比前年增加 3 成,佔當地雞蛋出口總量的 92%,總計 4 億多隻。日本蛋更受其國民歡迎,愛其價廉物美且售價穩定,惟去年起這種「價格優等生」一直漲價,令市民及相關行業苦不堪言。但相對日本人的死捱死忍,有些美國人則以奇招對抗「Eggflation」。
文化
/
2023.02.10
17
:
46
海豚與人,有食齊齊搵
巴西
动物
海豚
渔业
渔民
生物
巴西南部城市拉古納(Laguna)有個漁業社區,長期與野生海豚一起捕魚,建立跨物種合作關係。科學家則首次利用無人機、水底錄音器材等工具,記錄當地人與海豚如何協調,發現成功合作的關鍵,在於兩者擅長閱讀彼此的肢體語言。
文化
/
2023.02.10
17
:
45
【展覽】「香港遺美」作者林曉敏首個攝影展:「明窗塵」活現於 Galerie Artellex
香港
展览
废墟
摄影
艺术
長沙灣最新攝影展覽室 Galerie artellex 首辦活動就與 Hiuman 合作,舉辦其首個攝影展「明窗塵 Dust in Serenity」,展出一系列廢墟作品,聚焦於荒廢之地,探索及感受不一樣的香港遺美。
文化
/
2023.02.10
17
:
44
瓦礫中的光明
土耳其
社会
地震
這世界摧毀每個人,但是總有些人能在受傷處堅強起來。 —海明威(美國小說家)
文化
/
2023.02.10
17
:
43
唐明:文學男人 07 —— 甘為蟲豸的另類悲劇
文学
经典
鲁迅
狼的眼睛,又兇又怯,只是出於動物本能,而這些人的眼睛,又鈍又鋒利;鈍的是麻木的情感,鋒利的是冷酷的人性,他們不是動物,卻又沒有人應有的一切。如此扭曲的狀態,無法滋養任何好的東西,劣勝優汰,導致大量阿 Q 般的渣滓在醬缸裡浮沉,苟且地活過,草率地死去。
文化
/
2023.02.10
17
:
42
呂嘉俊:雲吞麵輸給日本拉麵的原因
拉面
清汤
食物
饮食
現代人比較看輕清湯的淡,如白水一樣的外觀,亦未能勾起人過分的聯想,但其實清湯的製作過程,一樣花心機和時間。
文化
/
2023.02.10
17
:
41
莫坤菱:要在大銀幕上看一次的電影 ——「悲情城市」
台湾
影评
政治
电影
「悲情城市」是第一齣涉及到台灣政治事件「二二八事件」的電影,首次公映亦是於解嚴之初,不論在政治或藝術層面,都是開創先河的電影。它不但觸及 1940 年代末的官民衝突,而且勾勒一種深層次的身份詰問。
文化
/
2023.02.09
17
:
50
管理失當,催生代客排隊工業
美国
社会
人龙
公平
排队
不單是政治事件,由接受檢測到買演唱會門票,很多人都在日常生活受過「排隊黨」之苦。排隊本是相對公正的資源分配方法,但當一個地方管理不善,就會催生代客排隊工業。
文化
/
2023.02.09
17
:
49
世紀地震後,敍利亞政府阻撓人道救援?
社会
人道救援
地震
天灾
政治
震灾
經歷世紀地震,土耳其與敍利亞罹難人數繼續飆升,累計死亡人數逾萬。中東研究所敍利亞反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計劃總監 Charles Lister 在「外交政策」雜誌警告,敍利亞反對派控制的邊境地區住了大量難民,地震震垮了跨國人道走廊,巴沙爾政權卻試圖壟斷救援通道,加劇反對派地區的人道災難。
文化
/
2023.02.09
17
:
48
國情咨文,是拜登的連任先聲?
美国
国情咨文
拜登
民主党
竞选
总统
连任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任內第二份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不下十次用「Let’s finish the job」勾勒其醫療保健、教育、反壟斷政策、警務改革、向富人徵稅等範疇的政治藍圖;而拜登本人如何 finish the job、會否爭取連任,也成為解讀是次講話的角度之一。但「Biden 2024」這個連任願景,似乎民主黨人也未必受落。
文化
/
2023.02.09
17
:
47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最新戰場:環境仲裁
亚美尼亚
社会
地缘政治
战争
法律
环境
生物多样性
阿塞拜疆
领土
近日阿塞拜疆對同屬南高加索國家的亞美尼亞提出法律挑戰,指控亞美尼亞在佔領具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近 30 年期間,破壞當地的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這是首次有國家根據「伯恩歐洲野生物種保育和棲地公約」(Bern Convention),尋求與他國之間的仲裁,如果阿塞拜疆勝訴,將會開創先例。
文化
/
2023.02.09
17
:
46
陌生而乏味:塔利班武裝分子的城市生活
阿富汗
社会
互联网
塔利班
官僚
恐怖分子
一年多前,阿富汗塔利班上台,那些武裝分子經歷幾十年的戰爭後,離開位於山區的根據地,騎馬進入喀布爾,開始在首都過著官僚生活。但現在他們已厭倦城市交通,害怕街頭犯罪,並因上班太悠閒而迷上 Twitter。
文化
/
2023.02.09
17
:
45
活到過百歲,取決於遺傳基因還是生活模式?
精神健康
基因
年龄
老人
衰老
长寿
長命百歲是很多人對長輩的祝願,也是不少人的夢想。根據聯合國 2022 年的估計,全世界有 59.3 萬名百歲老人,年齡層快速增長,預計到 2050 年將有 370 萬百歲老人在世。專家認為,雖然遺傳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素,但身體活動、社會支援及居住地亦可影響獲得長壽的機會。
文化
/
2023.02.09
17
:
44
【香港道別式】志光麵檔 最後一碗心機
香港
影片
创业
饮食
餐厅
位於大角咀角祥街一隅,小店「志光麵檔」門外早晚亮著霓虹招牌,玻璃趟門偶爾打開,傳出皇牌豬膶米的香氣。縱然店內位置不多,亦無阻街坊在門外等候。不過此情此景,今個月起暫告一段落。
文化
/
2023.02.09
17
:
43
Ryan Fung:為何白宮要加重「企業回購稅」?
美国
企业
拜登
股票
资金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情咨文中提出加重「回購稅」,擬向對企業股票回購大幅上調,由徵收 1% 一口氣增至 4% 稅,隨即惹起商界爭議。因為在投資市場不景氣之下,資金難覓出路,很多企業就選擇調動資金做「回購」,實現「避稅」和「托價」效果。現在政府增加回購門檻,也是值得關注。
文化
/
2023.02.09
17
:
42
我認識的兩個香港 20 後的在英生活
英国
学习
工作
移居
英语
想起他們昔日的孩子氣,轉眼間,已離鄉別井,照顧自己的大小事,不禁有點感觸。20 出頭沒有太多的顧慮和包袱,可以嘗試更多的新事物。他們渴望分享心中的掙扎,而我也樂意當這個樹洞。
文化
/
2023.02.09
17
:
41
趙子龍:沒想到世上最美女人竟然是!!
文化
/
2023.02.08
17
:
50
世紀地震,可致土耳其政壇變天?
土耳其
地震
埃尔多安
天灾
政治
选举
土耳其前日清晨經歷一個世紀以來最猛烈地震,其南部與敍利亞北部廣受破壞,加上正值寒冬,單計土耳其便超過 2,900 人死亡。救災工作分秒必爭,距離全國大選也只剩 3 個月,政治角力同時展開 —— 地震或暴露建築安全問題,成反對派指控政府貪腐的把柄;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卻可利用緊急狀態押後選舉,令土耳其政壇充滿變數。
科技
/
2023.02.08
17
:
49
氣球飄在空中,也可以偵測地震?
地理
地震
天文
火星
科研
土耳其一天內發生黎克特制 7.8 級及 7.6 級地震,連同鄰國敍利亞,已證實超過 4,300 人死亡。為了終有一天可以克服此等自然災難,近年各國致力改善偵測地震的方法,其中一個方向是與其他星球比對數據。而在美國加州,科學家就嘗試以氣球作為偵測金星地震的工具。
文化
/
2023.02.08
17
:
48
吃甚麼想甚麼:飲食如何影響思想、情緒和行為?
精神健康
营养
疾病
脑细胞
食物
饮食
美國密芝根大學營養神經科學家 Monica Dus 專門研究食物成分及其化合物,如何改變身體機能和基因指令。她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揭示食物與思想、情緒和行為的密切關係。
文化
/
2023.02.08
17
:
47
【烏克蘭戰爭】回收電子煙,變成戰場實用工具
乌克兰
回收
战争
无人机
重用
电池
過去幾個月,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多個城市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攻擊,全國多處停電,令前線處境更嚴峻。一批烏克蘭人就收集用過的電子煙,把內裡的電池重新用作流動電源,給士兵在森林和戰壕等無法通電的地方使用。
文化
/
2023.02.08
17
:
46
斯里蘭卡悲歌:逃學只因餓肚子
斯里兰卡
社会
儿童
学校
教育
贫穷
通胀
斯里蘭卡空前的經濟危機,造成全國約 3 成半家庭陷入糧食不安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更指,5.6 萬孩子嚴重急性營養不良,當中很多人不願捱餓上課而開始逃學,估計去年部分地區的出席率降至約 75% 至 80%,尤其是農村及貧困戶聚居處,輟學風險更高。一些學校甚至要求家長,如果未有為孩子準備食物,就不要送他上學。
文化
/
2023.02.08
17
:
45
昭和年代無浴室套房,捲土重來
日本
社会
浴室
社区
沒有浴室的公寓,是日本在 1950 到 70 年代興起的產物,這種看似不方便的住宅近年大受年輕人歡迎,因為澡堂、健身室等有沐浴設備的場所愈來愈普遍,不必在家中洗澡。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無浴室公寓的吸引力是租金低廉之外,還非常適合選擇極簡生活方式的年輕人。
文化
/
2023.02.08
17
:
43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3 偽旗行動
剧本
编剧
电影
要是在第一次看時,就已發現到編劇隱藏的伏線,例如明明不是兇手,卻給那人一個神情凝重的眼神特寫,又或是故意切入一些特別動作或道具特寫,便很容易被觀眾發現。因此上乘的編劇,在鋪墊往後的伏線時,就必須形成一種所謂的「偽旗行動」(False Flag Operation)。
文化
/
2023.02.08
17
:
42
夏海安:唔病唔知 —— 加拿大醫療系統好壞(藥物篇)
加拿大
精神健康
药物
医疗保健
医疗保险
低收入家庭在食物和藥物之間,不少人就會選擇買少點藥,或者不按時服藥,不難想像這容易墮入惡性循環:身體差,工作能力下降,收入下降,然後缺錢買藥,健康無法改善。加拿大看病後要付的藥費太「重皮」,對窮人是非常大的負擔。
文化
/
2023.02.08
17
:
41
林喜兒:「親愛的愛德華」—— 活下來的小孩
影评
空难
亲情
离别
「親愛的愛德華」(Dear Edward)改編自 Ann Napolitano 在 2020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故事靈感來自 2010 年發生的一宗空難,百名乘客當中,一名 9 歲荷蘭男孩奇蹟生還。去年 Apple TV+ 找來 Jason Katims 改編成 10 集的劇集,上星期剛剛播出 3 集。
文化
/
2023.02.07
17
:
50
似曾相識:1960 年,蘇聯擊落美國間諜機
美国
冷战
情报
苏联
军事
间谍
美國擊落懷疑中國間諜氣球,引起中美外交風波。回顧歷史,美蘇冷戰亦發生過類似危機,當年美國 U-2 間諜偵察機在蘇聯領空被擊落,機師落入蘇聯手中,令原定的美蘇元首破冰會議告吹,冷戰局勢急轉直下,陰謀論也隨之而來。
文化
/
2023.02.07
17
:
49
共享權威: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學入門
伦理
博物馆
学术
权威
历史
過去數十年,隨著後現代理論崛起,學界和文化業界都意識到,在知識生產過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權力關係並不平等。於是,有學者致力研究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原則,以求保障雙方,也能更好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其中一項經典原則是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歷史學教授 Michael Frisch 提出的「共享權威」(shared authority)。
文化
/
2023.02.07
17
:
48
資源民族主義,令印尼作繭自縛?
中国
印尼
社会
出口
原材料
矿物
贸易
印尼自 2020 年起禁止出口鎳,成功吸引多間電池生產商到當地設廠,更令鎳產品出口額暴增逾。總統佐科維多多食髓知味,表示今年中會把禁令延伸至製造鋁的鋁土礦,還透露未來有意更進一步,對銅、錫和黃金作同樣安排。「經濟學人」卻質疑,該國對資源民族主義的大力擁護,看來並非明智之舉。
文化
/
2023.02.07
17
:
47
活在旅遊大國,日本人不欲出國遠行
日本
社会
出国
旅客
旅行
旅游
旅游业
旅遊限制逐步取消後,不少外國旅客視日本為第一目的地,有些旅客甚至急於回到精神上的「第二故鄉」。所以日本在開關短短數月,已接待數百萬旅客,不過,當地人卻因為憂慮疫情仍未消退,加上日元疲弱,寧願留在本國,不願到外地旅遊。
文化
/
2023.02.07
17
:
46
為何美國教堂相繼倒閉?
美国
社会
信仰
宗教
社区
隨著美國的非宗教人口上升,每年有大量教堂關閉。專家認為,大流行爆發加劇相關趨勢;但同時,教堂建築在房地產市場交投更為活躍,昔日不少禮拜堂如今也改頭換面。
文化
/
2023.02.07
17
:
45
研究:好好聊一聊 做人更幸福
精神健康
友情
压力
朋友
沟通
社交
聊天
與好友共聚聊天,開開玩笑、關心對方近況,可以令人感到快樂。而這不單是個人感受,一項新研究發現,與朋友進行具質素的對談,的確有助增加幸福感,並有效降低壓力水平。
文化
/
2023.02.07
17
:
44
【CUPodcast】ESG 傾呢啲:香港如何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香港
社会
可持续
重用
香港的循環經濟發展處於起步階段,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香港如何實現循環經濟,包括將紙包飲品盒變成再造紙,以及回收重用護膚品容器,探索可持續的生活模式。
文化
/
2023.02.07
17
:
43
Moyashi:訪問的人與被訪問的人
伦理
受访者
导演
拍摄
纪录片
访问
道德
在義務訪問的關係中,受訪者因甚麼理由而拒絕授權是毫不重要的,因為他本來就擁有在任何時間因任何理由退出的權利。沒有授權的訪問內容就不能夠使用,製作者花費了多少時間精力也不是考慮因素,這是訪問方法論中本來就存在的風險。
前页
1
...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