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3.03.06
17
:
42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6 十種類型
创作
编剧
电影
布萊克.史奈德認為故事分類是敘述角色變化的種類,而不是所謂發行宣傳上的類型,所有故事基本能分成 10 個模式。上回已提及首 5 個模式,餘下的就在下文詳述。
科技
/
2023.03.06
17
:
41
書店們:用 AI.寫書介
人工智能
意识
书籍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在出版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其中,使用 AI 寫書介已經成為一種愈來愈熱門的趨勢。然而,使用 AI 寫書介帶來的優勢與限制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本書評徵稿將討論使用 AI 寫書介的難度,以及人類店員的定位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詳盡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在出版業中的應用,並探討未來的發展趨勢。
文化
/
2023.03.03
17
:
50
【新詞】基礎型經濟:把經濟政策重新聚焦人們生活所需
政策
经济
经济学
經過全球經濟電子化和產業升級,很多國家都希望把經濟中心轉移到高階產業,例如金融產業、專業服務、創意科研等。不過,很多時一些更基本的衣食住行,才是真正影響日常生活。在 2018 年,一個跨國的研究團隊就發表著作 Foundational Economy: The Infrastructure of Everyday Life,呼籲把經濟政策重心返回基礎型經濟(Foundational Economy)。
科技
/
2023.03.03
17
:
49
【AI 時代求生指南之二】怎判斷 AI 是否擁有意識?
人工智能
意识
自我意识
ChatGPT 能夠逼真模仿人類說話,甚至懂得口甜舌滑,是否意味著 AI 擁有真實情感?具備意識的 AI 是科幻故事常有設定,被視為人類夢魘,但原來現實中 AI 能否獲取意識,在學術上尚未有定案,究竟專家有何看法?又是否有客觀辦法驗證 AI 是否存在意識?
文化
/
2023.03.03
17
:
48
面盲症比想像中更普遍
精神健康
精神疾病
诊断
有面盲的人常會認錯從未見過的人,或者無法認出本來已認識的人,造成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尷尬。過往有研究估計,此類症狀影響世界上 2% 到 2.5% 的人。但最近哈佛醫學院(HMS)及 VA 波士頓醫療保健系統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新研究,發現有面盲症狀的人比以往估計的更為普遍。
文化
/
2023.03.03
17
:
47
為何美國未能解決難民童工問題?
美国
美国
社会
企业
强迫劳动
童工
难民
非法
美國「紐約時報」早前調查發現,當地多間企業涉嫌無視法例,非法僱用難民童工。這些童工需要長時間通宵工作,且有可能發生工傷事故,為何美國勞工部發現違規行為亦難以執法,童工打熱線求助也解決不了問題?拜登政府又做了些甚麼防止難民兒童受到勞動剝削?
文化
/
2023.03.03
17
:
46
紅色黃金:地中海珊瑚走私猖獗
社会
捕捞
海洋
珊瑚
珠宝
走私
在地中海及紅海水深數百呎之地,住了大批迴避光照的紅珊瑚,促進生態系統發展。而在珠寶商眼中,它們卻是搶手的原材料。人類捕撈用的拖網長年摧毀珊瑚礁,氣候變化使海洋急劇升溫亦帶來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將紅珊瑚列入其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但地中海周邊興起的珊瑚走私生意,加速其消亡。
文化
/
2023.03.03
17
:
45
為何星期日恐懼變得更嚴重?
社会
精神健康
上班族
工作
情绪
焦虑
职场
一般打工仔在星期日晚上或多或少會感到有些憂鬱焦慮,因為一覺醒來會再次墮進工作輪迴中。西方以「Sunday scaries」形容休假完結快要上班的不安,這種愁苦感覺已逐漸成為困擾,2,000 名受訪美國上班族中,高達 75% 都在經歷星期日恐懼,估計是因為經濟不確定性增加、財務壓力和就業問題。
文化
/
2023.03.03
17
:
43
Moyashi:內容農場的社會意義
社会
文章
社交媒体
网络
讨论区
资讯
如果要為內容農場分類,基本上有兩種,一是純粹把網上已有的文章轉載,藉大包圍的方式登上搜尋頁面的前端;二是輯錄社交媒體上的熱話及留言,借聳動的標題獲取流量。無論是哪一種,通常都被認為是垃圾資訊的源頭,人人得而誅之。
文化
/
2023.03.03
17
:
42
林喜兒:The Consultant —— 是人是鬼還是機械人?
影评
悬疑
打工仔
职场
顾问
Amazon Prime 最新劇集 The Consultant,改編自 Bentley Little 同名小說,由 Tony Basgallop 創作,這位英國編劇曾是長壽肥皂劇 EastEnders 的寫手,近作有 Apple TV+ 的「靈異女僕」,至於 The Consultant 是否糅合兩種風格?
文化
/
2023.03.03
17
:
41
趙子龍:呂布只懂法克怎會成為一方霸主?
漫画
科技
/
2023.03.02
17
:
50
【AI 時代求生指南之一】提示工程:AI 解鎖的新職業技能
人工智能
一年內 AI 技術應用突飛猛進,AI 取代人手的恐懼也隨之而來。事實上,AI 威脅不同工種同時,與 AI 的溝通能力也成為新職業技能,甚至是新商機 —— 如何透過專業精準的提示,讓 AI 生成最理想的結果,這門學問稱為「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
文化
/
2023.03.02
17
:
49
在家工作模式,如何打擊曼克頓經濟?
美国
社会
消费
经济
在過去 3 年的疫情,各地政府推出多項社交距離,反而意外地令到在家工作模式普及起來。無論僱主抑或是僱員,部分日子在家工作可能是好事,前者可以節省辦公室資源,後者可以省卻交通時間和費用。不過,專家仍未完全掌握在家工作模式對宏觀經濟的具體影響。在 2 月中,美國「彭博社」就刊登一篇詳盡的數據新聞報道,講述曼克頓過去一年如何因在家工作損失 120 億美元。
文化
/
2023.03.02
17
:
48
俄烏戰爭:俄軍面對的坦克困境
俄罗斯
乌克兰
坦克
武器
军备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曾稱蘇聯 T-34 坦克為「世上最好的坦克」。縱使 T-3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挑戰,但始終因成本相對便宜,又可大規模量產,使蘇聯紅軍在戰時生產了超過 80,000 輛各型號的 T-34,產量一時無兩。來到今天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似乎不能複製當年靠藉不斷造新坦克的方法,來補充戰損。
科技
/
2023.03.02
17
:
47
不懂用影印機?社會新鮮人的「科技恥辱」
社会
年轻人
打印机
办公室
IT 達人、科技擔當、上網專員…… 社會新鮮人的職場定位,恐怕離不開這些。在年長同事眼中,小至手機設定,大至建立網站,他們都能輕鬆解決。但對 Z 世代白領來說,辦公室的尋常電子用品反而難懂,傳真機、掃瞄器、外置硬碟,用起來都一頭霧水,請教前輩又怕被嫌棄,為此感到「科技恥辱」(tech shame)。
文化
/
2023.03.02
17
:
46
突破官媒一言堂,公民記者「落區」報新聞
委内瑞拉
社会
传媒
媒体
新闻
言论自由
记者
委內瑞拉的言論自由大幅收窄,新聞業由官媒或親政府機構主導,獨立媒體難覓生存空間。美國「華盛頓郵報」發現,當地一些公民記者效法政治人物「落區」,拿起一枝咪高峰和自己所寫的報道,站在街道、露台,甚至巴士車廂,直接向街坊讀出新聞內容。
文化
/
2023.03.02
17
:
45
對抗光污染:一個蘇格蘭小鎮的黑夜實驗
社会
光源
天空
灯光
能源
自然
苏格兰
黑夜
光污染除了浪費能源,也會影響生態,例如雀鳥和一些夜行動物的活動,以及人類的作息與生理時鐘。專家們都想辦法應對光污染,在蘇格蘭,有一個小鎮就進行了一連串的黑夜實驗,讓星空再次變得澄明。
文化
/
2023.03.02
17
:
43
Ryan Fung:關於 ChatGPT 與氣候危機成為一篇文的那件事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能源
文章乃整合今年 2 月份與氣候相關的新聞,再交由 ChatGPT 所撰寫,所輸入的只是一個有關本篇文章的大方向,以及一些零碎的新聞素材,人工智能就寫成一篇不錯的文章,質素不算最佳,但仍令人滿意。
文化
/
2023.03.02
17
:
42
Percy Leung:Maestro Colin Touchin(指揮大師杜程)
指挥
指挥家
乐团
老师
音乐
I was an arrogant, obnoxious highschooler when I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Maestro Touchin by Professor Heather Slade Lipkin, on whom I wrote an article some years ago. Both of these influential pedagogues worked togeth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for many years and it was truly my privilege to have crossed paths with them in Hong Kong.
文化
/
2023.03.02
17
:
41
呂嘉俊:如果名廚一生的代表作已成過氣……
创作
厨师
料理
烹饪
菜式
饮食
飲食界很殘酷,不管你的創作有多前衛,即使過去你有豐功偉績,它總有過時的一天。Ferran Adrià 當年在 El Bulli 以分子料理震懾全球、René Redzepi 坐鎮的 NOMA 用採集料理開創世界先河,天才如他倆,同樣有從神台跌下來的一刻,他們是智者,明白花無百日紅,選擇在高峰期急流勇退。
文化
/
2023.03.01
17
:
50
【圖解】疫情 3 年,時光機上看他們
香港
社会
回顾
疫情
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 3 年,3 年是個怎樣的概念?若要回想過去這幾年,到底是如何走過的,或者也會赫然一片空白,不知從何說起。當日香港出現由內地輸入的第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那是 2020 年 1 月 23 日。後來首次出現本地確診個案,那是 2 月 4 日,就此正式掀起疫情序幕。
文化
/
2023.03.01
17
:
49
疫情後遺症:即棄口罩糾纏野生動物
社会
口罩
垃圾
塑胶
野生动物
雀鸟
鸟类
「後口罩時代」下,選擇的自由終於回到個人手上。口罩令撤銷,或者有人仍會外出佩戴口罩,但野生動物似乎沒有選擇。近年全球人人使用即棄口罩,遺下大量塑膠垃圾。疫情大流行期間產生數十億計個口罩、手套,令塑膠污染問題更趨嚴重,並對野生動物構成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的風險。
文化
/
2023.03.01
17
:
48
在人類歷史中,吃人肉曾經是神聖而普及
社会
人肉
南美洲
印度教
历史
在現代文明中,同類相食(cannibalism)一直被視為禁忌。在近代,一些發達國家的傳媒和流行文化產物,會透過食人族的故事,把南美、非洲、太洋洲等發展中地區,塑造出野蠻和落後的形象。其實吃人肉的習俗,遠比我們想像中普及,而且在某些時空曾被喻為神聖。
科技
/
2023.03.01
17
:
47
教學上,學生和教師應該用 ChatGPT 嗎?
美国
人工智能
小学
教学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程式 ChatGPT 橫空出世,震撼全球教育界。ChatGPT 擁有極高的寫作能力,數秒間能模仿高中生甚至大學生文筆,生成論文以至詩句,在美國令不少教師既驚且恐,憂慮會助長抄襲和作弊,甚至促請學區封鎖該平台。但部分同業反駁,為人師表者更應率先擁抱科技,帶領學生向新時代邁進,他們更已把 AI 技術引進課室。
文化
/
2023.03.01
17
:
46
日本蛋供應不穩,餐廳菜式愈見減少
日本
社会
短缺
禽流感
鸡蛋
饮食
餐厅
烏克蘭戰爭持續,雞飼料及燃料費增加,全球雞蛋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上禽流感肆虐各地,更令雞蛋供應出現不穩。從去年 10 月尾開始,日本爆發歷來最大規模高病原性禽流感,至本年 2 月 20 日已發生 76 宗感染案例,當局撲殺超過 1,300 萬隻蛋雞,相當於總數的 1 成。在無蛋不歡的日本,大部份食店亦因為雞蛋短缺,而要減少菜式選擇。
文化
/
2023.03.01
17
:
45
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控告社交媒體可行嗎?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互联网
儿童
成瘾
父母
社交媒体
诉讼
Laurie 發現女兒從 12 歲開始,經常瞞著她瀏覽社交媒體,並陸續出現焦慮、失眠、飲食失調、自尊低落,甚至有自殺念頭。去年 8 月,她代表女兒入稟洛杉磯高等法院,指控 TikTok、Instagram 和 Snapchat 危害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為現時美國數十宗類似訴訟之一。
文化
/
2023.03.01
17
:
44
英國家庭燒木取暖,成空氣污染來源?
英国
英国
社会
取暖
木材
空气污染
能源
踏入冬季,英國能源價格飆升,雖然政府會提供電費補貼,但許多英國人選擇減少能源的使用,改為傳統的燃木取暖。此舉不僅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人類吸入燃燒後的顆粒物到肺部後,或會出現健康問題。當地政府該如何應對,就市區的燒木行為監督執法?
文化
/
2023.03.01
17
:
43
曾詩敏:卡里奧斯 —— 哪有永恆的贏家或輸家?
利物浦
比赛
足球
有人分析當年卡里奧斯在利物浦的機會來得太早,他當時太年輕。這些又有誰說得準?足球教練和球員的訪問中,常道:「在足球的世界,你永不會知道將來發生甚麼事。」的確,運動場上,哪有永恆的贏家或輸家?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未到最後也難定得失。
文化
/
2023.03.01
17
:
42
在英國,有種精神叫戇豆
英国
伦敦
打工仔
犯错
移居
我認為英國有種精神叫戇豆,英國人很清楚明白日常生活充滿荒謬滑稽的事情,亦不介意把這些瘡疤狠狠割開,然後極盡辛辣地公諸人前。可是,英國人會不會大刀闊斧地改變?又並不必然,因為這種讓人死不去的不便,也可以是一種令人安樂過活的秩序。
文化
/
2023.03.01
17
:
41
科學狗:巴西雌性樹皮蝨的吸精大法
动物
性器官
昆虫
生物
大自然總有令人驚喜的發現。最近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發表的研究指,在巴西發現的穴居樹皮蝨(屬名:Neotrogla)雌雄性的生殖器官結構,竟與我們認知的一凹一凸不同,而是雌性擁有突出類似陰莖的性器,而雄性則有類似陰道的空腔。
文化
/
2023.02.28
17
:
50
對於肢解,為甚麼我們反應特別強烈?
社会
精神健康
大脑
尸体
杀人
犯罪
肢解
肢体
谋杀
殺人容易毀屍難。為了毀屍滅跡,有人會大海沉屍、荒山埋屍、石棺藏屍,但相對而言碎屍、肢解總令人更覺兇殘。人已離世,被害者實際上已無法感受到分屍痛苦,為何人們仍會更厭惡隨後的肢解行為?
文化
/
2023.02.28
17
:
49
陶傑:兇殺的世界性和本土風
社会
凶杀
恐怖袭击
暴力
犯罪
谋杀
全球化之下價值觀的嚴重扭曲,比起美國特色的校園槍擊案,香港雖然禁止槍械,但命案也有「本土化」的特色,殺人動機,世上只此一家,別處所無。
文化
/
2023.02.28
17
:
48
【單身友善】南韓企業的不婚福利
韩国
社会
企业
两性
南韩
婚姻
生育
社会
福利
结婚
南韓出生率持續下降,去年出生人口只有 24.9 萬,女性人均生育數為 0.78。在嚴重少子化以外,加上勞動力迅速老齡化之下,該國青壯年卻無意趕快結婚生子,以解決國家危機。反之,「不婚」(불혼)風氣更是日漸興盛,南韓企業甚至開始為保持單身的員工提供與已婚員工同樣的福利。
文化
/
2023.02.28
17
:
47
火車出軌,為何能引來 TikTok 這麼多陰謀論?
美国
社会
事故
权威
社交媒体
阴谋论
2 月 3 日,一列運載高度易燃和有毒化學品氯乙烯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出軌。事故發生三個星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 23 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惟在此之前,關於事故的陰謀論已在社交媒體滿天飛,其中 TikTok 成為散播錯誤信息及陰謀論的溫床。即使身處受事故地區以外的人,也因此擔心受化學品洩漏影響。
文化
/
2023.02.28
17
:
46
日本溫泉危機:水量激減,水溫下跌
日本
社会
可持续
旅游
水源
温泉
好不容易捱過疫情,等到外國遊客重來,作為溫泉大國的日本,卻面臨兩大危機 —— 水量劇減、水溫大跌。從青森縣的溫泉鄉到北海道的二世古,多個泡湯名勝無一倖免。就連溫泉湧出量及源泉數目均首屈一指的大分縣別府市,亦同樣受到威脅。不少歷史悠久的旅館也被迫停業,有的甚至面臨破產。
科技
/
2023.02.28
17
:
45
基因改造樹木,解決氣候變遷的新招數?
美国
二氧化碳
基因改造
植物
树木
在美國喬治亞州南部一處低窪地帶,數名工人種植了一排排白楊樹,但這些不是普通的樹木,而是經過基因改造、生長在潮濕土壤中的白楊幼苗,可以製造成木材,同時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迄今為止,中國是唯一種植大量基因改造樹木的國家,白楊樹可能是美國首次在實驗室以外種植的基因改造樹木,研發過程中有何挑戰?
文化
/
2023.02.28
17
:
44
【CUPodcast】ESG 傾呢啲:氣候風險對企業營運和投資的影響
社会
企业
投资
气候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愈來愈多企業關注氣候風險(climate risk)。氣候風險分為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氣候變遷對企業和投資者造成的風險。過去一年,氣候問題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文化
/
2023.02.28
17
:
43
Moyashi:左鬥左鬥左
社会
同性恋
女性
女权主义
杯葛
电子游戏
部分性別多元的支持者不樂見遊戲暢銷,因為該系列的原作者 J.K. 羅琳曾發表不少具爭議性的言論,被批評是「恐跨」和「恐同」,結果身為作者卻在遊戲作品中被「取消」。即使是次的遊戲製造商多次聲明 J.K. 羅琳沒有參與開發,仍惹來不少人呼籲杯葛遊戲,雖然從銷售成績來看,這並沒有成功。
文化
/
2023.02.28
17
:
42
筆是港媽:日本的親子樂園推介 —— Laguna Ten Bosch
日本
旅游
乐园
育儿
亲子
今次推介我和家人蠻喜歡的一個樂園,就是位於名古屋愛知縣蒲郡市的 Laguna Ten Bosch。跟其他樂園一樣,四季都會有不同的主題。雖然夏季玩水的主題最受歡迎,但我們特別喜歡賞燈,所以每次都是冬天來。
文化
/
2023.02.28
17
:
41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5 人人都講類型片,唔通人人都識類型片?
分类
创作
编剧
电影
許多時候大家都會把很典型的電影分類成愛情片、喜劇、恐怖片等,這種商業上的分類,也許在市場上宣傳會易於讓觀眾理解,可是在創作劇本的層面上,這樣分類就會過於簡單,容易造成既定形象或誤解,好像動作片就只能連場動作,不可以講述家庭或其他感情事。
文化
/
2023.02.27
17
:
50
黑洞是暗能量的根源?新科學發現如何改寫我們的宇宙想像
天体物理
太空
宇宙
暗能量
能量
质量
黑洞
2 月 15 日,來自全球 9 個國家共 19 名科學家,在權威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共同發表一則驚人的天文學發現,團隊透過橢圓星系中央黑洞的觀測,指出黑洞是暗能量的來源,解開了一道困擾科學界數十年的難題,亦為人類了解宇宙之謎踏出了一大步。
文化
/
2023.02.27
17
:
49
瑞士,曾經的紅色中國間諜中心
中国
瑞士
中立国
国际关系
外交
情报
历史
间谍
1815 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中立國。作為調解衝突的中立國,瑞士盡可能與不同國家保持外交關係,每年數以千計外交官前往日內瓦,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會議。外交人員往來頻繁,自然成為理想的間諜活動場所。1960 年代中期,世界各地報章就聲稱,中國駐瑞士伯恩大使館已成為「紅色中國間諜中心」。
科技
/
2023.02.27
17
:
48
【專訪】SaNOtize 新型鼻噴劑,對抗的不止是 COVID
精神健康
一氧化氮
上呼吸道感染
抗菌
治疗
疗法
药物
疫症大流行令人更明白健康的重要,也更憧憬無副作用或藥物交互作用的療法。加拿大生物科技公司 SaNOtize 就把目光放在一氧化氮之上,利用這種高效殺滅病毒、細菌和真菌的氣態分子,開發出顛覆性的抗感染平台技術,旨在治療 COVID-19、流感及慢性鼻竇炎,並為數以億計患有灰甲及糖尿病足等局部感染的人改善生活。
文化
/
2023.02.27
17
:
47
同情疲勞:對暴力麻木,衍生更多暴力
精神健康
同情
同理心
情绪
暴力
疫症下的生離死別、被迫害的阿富汗婦女、家破人亡的烏克蘭兒童、遭內戰與地震夾擊的敍利亞人…… 全球天災人禍,無不令人痛心疾首。但你我又從何時起,對於他人的不幸或不義,只感到無何奈可,甚至想置之不理?在媒體及社交平台推動下,這種「同情疲勞」現象來得更快更廣。世界愈糟糕,人們愈麻木。
文化
/
2023.02.27
17
:
46
協調員駐守日本片場,確保親密戲不過界
日本
导演
床戏
性侵犯
拍摄
电影
日本影視業接連爆出性侵醜聞後,業內逐漸興起一種名為「親密行為協調員」的職業,當劇組拍攝床戲及親密情節時,他們會確保演員沒有受到侵犯或騷擾。
文化
/
2023.02.27
17
:
45
【Soul Monday】為災民送一碗熱騰騰的扁豆湯
土耳其
社会
地震
救灾
汤
食物
饮食
土耳其及敍利亞發生強烈地震後,扁豆湯成為重要救援物資。這種簡單易煮的濃湯為流離失所者提供溫暖及營養、為救援人員提供體能所需,成為受災居民的安慰
文化
/
2023.02.27
17
:
43
唐明:文學男人 09 —— 典範的紳士,即冷漠的帝國主義者?
小说
文学
殖民主义
歷史學家錢穆曾說,「大部分的人不能認識時代,只能追隨時代。」凡爾納顯然對於他的時代有足夠的洞察和先見之明,而且寄托了極大的熱情:他相信工業革命的成果,能夠改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時代的英雄,是那些憑智慧和勇氣創造財富的人。他們的財富也能相應時代改變,發明新的動力、加快交通速度、電報、電話的問世,使世人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快捷,得以能夠擺脫原有部族的狹隘視野,眺望更為遼闊的 horizon。
文化
/
2023.02.27
17
:
42
科學狗:有抗體真的是「無敵星星」?淺談抗體依賴增強感染效應
精神健康
人体
传染病
免疫系统
感染
抗体
细胞
「有抗體就有保障」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正確的認知,但世間上還有很多領域都有待發掘,不是非黑即白的真理,正如現今物理學中,有很多理論都只能作有限度解釋,免疫學亦如是。
文化
/
2023.02.27
17
:
41
紳士大哥:字正腔圓 Queen’s English —— 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徵?
口音
沟通
英语
语言
不少香港人對英國都有個深深的情意結,但凡聽到有誰能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英式口音,就不免雙眼發光,肅然起敬。然而,如果將這種典雅的英語口音說成 British Accent 難免籠統,因為英國的口音著實有很多種,要更精確地講,香港人最崇拜的那種其實叫做「Queen’s English」。
文化
/
2023.02.24
17
:
50
【俄烏戰爭一週年】專訪:留守烏克蘭的年輕人,重新思考未來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专访
平民
年轻人
战事
战争
未来
青年
在戰爭衝突中求存的年輕一代,這一年來過著不安穩的生活,*CUP 訪問了 7 名仍留在烏克蘭的年輕人,從前線救援到民間義工,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目睹戰爭殘酷,承受失去至親好友的傷痛,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難以想像。年輕人被迫一夜成長,戰爭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隨著交戰時間拉長,他們如何重新思考未來?
文化
/
2023.02.24
17
:
49
拜登訪烏,要的是美國民眾支持?
美国
乌克兰
社会
外交
大选
拜登
民意
行程保密的拜登突然訪烏,一方面著實如他在基輔所言,向國際傳遞「美國在戰爭中毫無疑問支持烏克蘭」的訊息,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意爭取援烏熱情漸退的美國公眾繼續支持。惟同時俄亥俄州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發生出軌事故,拜登未能盡早前往當地視察,一度被國民批評「選擇烏克蘭而不是我們」。
文化
/
2023.02.24
17
:
48
對俄制裁漏洞,在於吉爾吉斯?
俄罗斯
欧洲
中亚
制裁
吉尔吉斯
海关
乌兹别克
走私
數據顯示,吉國出口至俄羅斯的數量翻了 2 倍多,來自中國的進口量則多近 3 倍,大批以往甚少出口的商品也被運至海外。但這種把進口商品出口到第三國的做法,被指為對俄制裁的漏洞,令莫斯科及其盟友得以繼續賺大錢。
文化
/
2023.02.24
17
:
47
從亞馬遜事件,看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
社会
亚马逊
企业
员工
打工仔
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員工從 5 月起每週最少有 3 日前往辦公室工作,有員工不滿安排,在 Slack 頻道起草内部請願書。事件引起社會對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之討論,也在重新定義何謂「好工作」。
文化
/
2023.02.24
17
:
47
為何年紀愈大,愈不愛聽新音樂?
品味
大脑
娱乐
年龄
声音
音乐
隨著年齡漸長,不少人會覺得新歌不如舊歌好,試聽新歌或不熟悉音樂的意願也會下降,澳洲天主教大學音樂系教授 Timothy McKenry 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解釋為何人愈年長,對新音樂愈不感興趣。
文化
/
2023.02.24
17
:
45
【展覽】創作就是從忽發奇想中誕生 —— 四位藝術家的「認真接力派對」
香港
创作
展览
接力
艺术
一次聚會,四位藝術家區詠秋、劉杭霖、蟻穎琳及胡愷昕,忽發奇想在紙上接力創作四格漫畫,每人因應上一格而畫出接下來的劇情,續寫故事,再以此為創作基礎,以自身擅長的媒介或探索新素材,創作出八組作品。對四位藝術家而言,這並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個探索、未知及充滿樂趣的旅程。他們現正於藝術空間 WURE AREA 舉辦這「認真接力派對」。
文化
/
2023.02.24
17
:
43
Moyashi:抖音退化論
互联网
媒体
社交媒体
网路
抖音的 CEO 周受資在早前的訪問中,講出「不允許自己的孩子使用抖音」的發言,引發網民冷嘲熱諷:果然自己的孩子是個寶,他人的孩子是棵草。雖然他的理據是因為自己孩子未達 13 歲的年齡限制,但大家都知道年齡限制條款只是一個笑話。
文化
/
2023.02.24
17
:
42
彭碧珊:本地洛神花造醬,酸酸甜甜好開胃
香港
本地
果酱
植物
洛神花
农业
农产品
去年秋天,這批產自元朗河背農圃的洛神花,長出結實飽滿的花萼。過百斤的收成,配上檸檬汁和冰糖一同加工,煮出 200 樽惹味的果醬。策劃產銷果醬的「香港生活發展基金」(SEED)希望,籍此增添農產食用價值,讓大眾一同發掘在地農產的獨特滋味。
文化
/
2023.02.24
17
:
41
書店們:書不逢時
政治
文学
书籍
阅读
「生不逢時」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生錯了時代,或錯過了理想的時代。這幾年間,我們也見證過一些電影與時代錯置的例子。作為書店,也許我們見過很多同樣「生不逢時」的書,這次我們就以「書不逢時」為題,一一介紹它們。
文化
/
2023.02.23
17
:
50
古雅典人:其實交稅更開心
历史
祭祀
税务
雅典
大多數人都為交稅所苦,古雅典人卻以此為樂。美國聖十字學院古典學教授 Thomas Martin 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古代雅典只有最富有的人會交直接稅,稅款會用於資助城邦最重要的開支,包括海軍及奉祀眾神等費用。這些頂級納稅人不但樂於交稅,更會炫耀自己交多少錢,由此獲得公眾尊重。
文化
/
2023.02.23
17
:
49
【俄烏戰爭一週年】俄羅斯網絡戰為何未如預期?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战事
战争
網絡戰被視為現代戰爭的新常態,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網絡攻擊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歐洲國家,但戰爭開打近一年,有分析認為俄國發動的網絡攻擊成效有限,沒有令烏國陷入全面癱瘓。網絡戰並未在這場戰爭中決定生死,原因為何?
前页
1
...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