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最新科学新闻
全部新闻类别
时事新闻
科技新闻
财经新闻
文化新闻
科学新闻
社会新闻
趣闻新闻
游戏新闻
影视新闻
动漫新闻
音乐新闻
cnBeta
/
2021.06.29
4
:
47
受日本纸艺术启发的支架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胃肠道
日本
据外媒报道,受折纸艺术--日本的折叠和折纸艺术以创造三维结构--启发,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和他们的合作者们设计了一种可以用来提供向胃肠道、呼吸道或其他管状体内器官输送药物的新型支架。
cnBeta
/
2021.06.29
4
:
10
成本过高、需求难测?马斯克星链雄心面临两大挑战
马斯克
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预计将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披露有关SpaceX旗下卫星互联网宽带服务“星链”(Starlink)取得的最新进展。然而,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正面临两大阻碍,即成本过高和需求难以预测。
cnBeta
/
2021.06.29
3
:
12
MIT和哈佛工程师开发出能检测新冠病毒的口罩:90分钟出结果
新冠疫情
口罩
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展示了一种尖端的生物传感器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在 90 分钟内检测佩戴者呼吸中是否含有 SARS-CoV-2 病毒的口罩。该传感器技术可以被编程为检测任何种类的病毒或毒素,并且小到可以集成到服装面料中。
cnBeta
/
2021.06.29
2
:
57
新研究解释了人类是如何给斐济的生态系统带来改变的
人类
生态
研究
据外媒报道,在人类对世界生态系统影响了几个世纪之后,弗林德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种常见本土蜜蜂物种是如何在斐济第一次人类清除土地后蓬勃发展的。在分子生态学在一篇新论文中,弗林德斯大学领导的研究探索了斐济低地常见蜜蜂Homalictus fijiensis的扩张之间的联系,何种联系增加了在主岛Viti Levu的蔓延、同时推进了土地清理工作并向环境中引进了新的植物和杂草。
cnBeta
/
2021.06.29
2
:
19
来自恒星的巨型耀斑:比在太阳上观察到的最强大耀斑的能量大1000万倍
恒星
据外媒报道,恒星和它们周围的行星--包括太阳和地球--之间的长期关系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还要复杂。这是一项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进行的涉及数千颗恒星的新研究的结论之一。通过对X射线中的恒星形成区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查,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帮助勾勒出年轻恒星的非常强大的耀斑或爆发,以及它们可能对轨道上的行星产生的影响之间的联系。
cnBeta
/
2021.06.28
20
:
54
研究称金星上不太可能有活跃的生命存在 但木星颇具希望
研究
一个研究小组称,木星周围翻滚的云层可能看起来并不适合生命,但是外表可能是骗人的,关于我们太阳系其他地方生物发展的潜力。这项新研究深入挖掘了维持生命所需的关键因素,也对另一个被认为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提出了质疑。
cnBeta
/
2021.06.28
20
:
39
地下光纤传感器捕捉的声音来被用于了解新冠封锁措施如何影响人类活动
新冠疫情
人类
据外媒报道,2020年3月,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在瞬间发生了变化,因为全美各地都在封锁,以应对COVID-19大流行病的初始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表示,新研究揭示了一个社区的居民是如何在限制解除后回到他们的常规生活的。
cnBeta
/
2021.06.28
20
:
25
研究:双星系统可能隐藏着一群地球大小的行星
研究
据外媒CNET报道,科学家们正忙于寻找与我们相似的遥远的行星,但是他们可能已经错过了一个隐藏在双星系统中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宝库”。当这两颗恒星靠近时,有两颗恒星的系统很容易被误认为只有一颗恒星的系统。这可能使我们很难在这些系统中看到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oirLab天文学小组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说:“来自第二颗恒星的光使我们更难检测到行星凌日时主星光的变化。”
cnBeta
/
2021.06.28
20
:
12
金星云层中水活性太低不足以维持生命
“金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去年天文学最受瞩目且最富争议性的话题。现在,天文学家的结论可能让部分人“死心”——据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28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金星和太阳系中大多数行星的云中水分相对可用性太低,即使是已经适应地球极端环境的生命体也难以存续。
cnBeta
/
2021.06.28
20
:
07
天文学家发现新类型的超新星 可能是蟹状星云的起源
据外媒报道,周一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的一份来自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的报告证实了一种以前未见过的恒星爆炸类型。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两种类型的超新星:核心塌缩超新星(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其核心塌缩成黑洞或中子星时发生)和热核超新星(当白矮星爆炸时发生)。
cnBeta
/
2021.06.28
19
:
53
NASA分享“毅力号”是如何在红色星球上自拍的视频
NASA
据外媒报道,NASA现在有几个火星任务正在进行中,最近的一个是“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毅力号”的任务进展顺利,Ingenuity火星直升机的试飞也取得了成功,其中,“毅力号”迄今为止做的更酷的事情之一就是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自拍。人们在地球上自拍是一件很快就能完成的事情,但在火星上就不那么容易了。
cnBeta
/
2021.06.28
19
:
39
NASA解决火星“洞察”号登陆器的灰尘问题 使其可继续进行科学工作
NASA
火星
据外媒CNET报道,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洞察”号(InSight)登陆器的前景并不乐观。这个登陆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布满了灰尘,NASA科学家为了节约能源使其处于“休眠”状态。现在,一个解决灰尘问题的巧妙方案意味着“洞察”号将继续研究这颗红色星球。
cnBeta
/
2021.06.28
12
:
58
科学家发明简易技术 可实时跟踪锂离子在充放电中的移动过程
科学家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基于实验室的简单技术,使他们能够观察锂离子电池内部,并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时实时跟踪锂离子的移动,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利用这种低成本的技术,研究人员确定了限制充电速度的过程,如果得到解决,可以使大多数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在短短5分钟内完成充电。
cnBeta
/
2021.06.28
11
:
02
SpaceX计划在7月进行星际飞船的首次轨道测试发射
SpaceX
据公司总裁Gwynne Shotwell称,SpaceX希望在7月尝试将其正在开发的航天器Starship首次送入轨道。Shotwell在国际空间发展会议上的一次虚拟演讲中分享了这一时间表。星际飞船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开发中,自去年以来,它一直在进行较短的测试飞行,全部位于地球的大气层内。
cnBeta
/
2021.06.28
10
:
44
我们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看法是错的吗?研究人员有了新发现
研究
预计有超过600万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痴呆症。但最近由辛辛那提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为这种疾病和一种备受争议的新药物疗法提供了新的启示。由加州大学领导的这项研究是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合作进行的,它声称,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可能在于使一种叫做淀粉样β肽的特定脑蛋白水平正常化。
cnBeta
/
2021.06.28
10
:
39
不用担心:研究表明鸟类不会依赖人类的喂食
人类
研究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为那些在院子里放置喂鸟器的好心人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到访喂食器的小型鸣禽似乎不太可能对它们产生不健康的依赖。OSU林业学院的动物生态学家吉姆-里弗斯说:"我们对故意喂食如何诱发野生鸟类种群的变化还有很多不了解,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冬季为小鸟投放食物不会导致对人类提供的食物的依赖性增加。"
cnBeta
/
2021.06.27
20
:
50
新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的危害 或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研究
据外媒报道,一项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的研究首次显示了一些最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对两种类型的肠道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粪肠杆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致病作用。
cnBeta
/
2021.06.27
20
:
35
研究:地球辐射收支失衡 在14年期间翻了一番
研究
据外媒报道,大气层正在发生变化,从太阳捕获更多的热量。海洋在这种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从2005年到2019年的14年间,地球的能量不平衡大约增加了一倍。
cnBeta
/
2021.06.27
20
:
18
科学家将新的和改进的CRISPR 3.0系统用于植物的高效基因激活
科学家
在《自然-植物》杂志的一项研究中,马里兰大学(UMD)植物科学副教授Yiping Qi介绍了一种新的和改进的植物CRISPR 3.0系统,专注于基因激活而不是传统的基因编辑。这个第三代CRISPR系统专注于多重基因激活,意味着它可以同时提升多个基因的功能。据研究人员说,这个系统拥有目前最先进的CRISPR技术的四到六倍的激活能力,显示出同时对多达七个基因的高精确度和效率。
cnBeta
/
2021.06.27
20
:
13
SpaceX星链互联网活跃用户达到近7万人 马斯克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马斯克
SpaceX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Starlink)互联网在轨道上大约运行1800颗卫星,正尝试向全球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但在该网络覆盖全球之前,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其最近取得了一个重要里程碑。马斯克通过推特宣布,星链卫星互联网的活跃用户最近超过69420个,这是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门槛。对于正在完善的星链系统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成就,有效地将该卫星互联网服务推向了更多用户。
cnBeta
/
2021.06.27
19
:
54
印度与英国报告接种COVID-19疫苗后出现罕见吉兰·巴雷综合症病患
英国
印度
新冠疫情
疫苗
在《神经病学年鉴》的两篇独立文章中,印度和英国的临床医生报告了当地部分民众接种COVID-19疫苗后出现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吉兰·巴雷综合症。两份报告都描述了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个不寻常的变种,其特点是突出的面瘫症状。印度喀拉拉邦的一个地区医疗中心报告了7个病例,那里大约有120万人接种了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
cnBeta
/
2021.06.27
19
:
54
新研究揭示了SARS-CoV-2变种Alpha和Beta的结构变化
研究
据外媒报道,新的SARS-CoV-2变种正在迅速传播,人们担心目前的COVID-19疫苗不能保护它们。由波士顿儿童医院的陈冰博士领导的对SARS-CoV-2变种的刺突糖蛋白的一系列结构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揭示了Alpha(以前的英国)和Beta(以前的南非)变种的新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它表明目前的疫苗对Beta变种可能不太有效。
cnBeta
/
2021.06.27
13
:
57
一颗神秘的彗星首次回到内太阳系 550万年才出现一次
每隔一段时间,天文学家就会在宇宙中发现一些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近期,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物体,最近才被证实是一颗彗星。这颗新彗星被称为Bernardinelli-Bernstein,调查该物体的天文学家已经确定它的轨道,需要550万年才能绕行太阳一圈。
cnBeta
/
2021.06.27
11
:
45
NASA正全力以赴地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
NASA
太空
哈勃太空望远镜目前仍无法正常使用。然而,美国宇航局表示,所有科学仪器和航天器本身都处于完美的工作状态。问题是负责航天器操作的80年代的计算机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使其无法退出安全模式。NASA继续诊断载荷计算机的问题,并宣布在6月23日和24日完成了另一系列测试。
cnBeta
/
2021.06.27
9
:
52
火星上的水可能比科学家想象的要多
火星
科学家
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火星上就被发现有位于地表下的湖泊。这些数据来自欧空局的一艘名为火星快车的航天器。该航天器向红色星球的表面发射雷达信号,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该星球的南极似乎有液体的地下湖。自2018年以来,后续研究发现火星上应该有着比想象还要多的地下湖泊。
cnBeta
/
2021.06.27
9
:
35
夜光云:地球上最高、最干燥、最冷和最稀有的云
白天被太阳照亮或晚上被月亮照亮的云层是一种常见的景象。然而,更罕见的是,在大气层中形成的云层如此之高,以至于在日落后数小时仍能继续反射太阳光,在夜间的天空中创造出壮观的景象。而有一种特殊的云叫夜光云,也被称为极地中间层云最常出现在两极附近,偶尔也出现在低纬度地区。这种现象是季节性的,并取决于大气条件的正确组合。
cnBeta
/
2021.06.27
9
:
31
潜在的新COVID-19应对方法:主角是一种治疗绦虫病的药物
新冠疫情
来自柏林夏里特大学德国感染研究中心(DZIF)和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SARS-CoV-2重新规划宿主细胞的代谢以获得整体优势的方式。根据他们在《自然通讯》上的报告,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四种抑制SARS-CoV-2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物质:精胺、MK-2206,一种实验性癌症药物以及一种绦虫药物烟酰胺。Charité目前正在进行一项试验,以确定烟酰胺是否对人类的COVID-19也有效。
cnBeta
/
2021.06.27
9
:
22
专家展望:地球如何才能完全由可持续能源提供动力?
你能想象一个由100%可再生电力和燃料驱动的世界吗?这似乎是一种幻想,但一个科学家合作小组刚刚表明这个梦想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如果我们能够获得全球的合作与支持。新发表的研究由南澳大利亚大学的詹姆斯·沃德教授领导,并由包括Trinity自然科学学院的卢卡-科西埃梅在内的团队共同撰写,解释了可再生的未来是如何实现的。
cnBeta
/
2021.06.27
5
:
03
“萌翻”火星 天问一号解密最萌合影如何得来?
天问一号
火星
6月1日,火星车WIFI分离相机拍摄着陆平台与火星车合影,相机记录了火星车后退移动和原地转弯过程,这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在摆放好相机位置之后,“祝融号”火星车朝着着陆平台的方向后退,但是并不是朝正后方向行进的。
cnBeta
/
2021.06.27
4
:
54
太空要用的水哪里来?揭秘星辰之上的“净化器”
太空
6月17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之后顺利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需要解决吃喝拉撒这些基本需求,这其中要满足饮水需求成本不低:人每天正常的饮水量为1500毫升至2000毫升,根据当前国际航天平均运载成本,1千克水的发射成本约为14万元至35万元不等。
cnBeta
/
2021.06.27
4
:
45
NASA用改进后的 猎户座火箭向太空发射RockSat-C学生实验材料
NASA
太空
6月25日星期五,40名大学生联合进行的实验项目搭载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亚轨道探空火箭上从弗吉尼亚州的沃勒普斯飞行设施成功发射。这次发射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32进行,是RockOn!和RockSat-C计划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学习和应用构建亚轨道空间飞行实验的技能。
cnBeta
/
2021.06.27
4
:
41
南极洲东部的一个巨大湖泊在冰架断裂后消失 大量湖水排入海洋
南极
海洋
一个的水量是加州圣地亚哥湾两倍的南极湖已经消失了。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卫星图像显示,在南极洲东部的阿默里冰架上,一个含有约6亿至7.5亿立方米(2100万至2600万立方英尺)水的湖泊在2019年南极洲的冬天通过冰层排入海洋。
cnBeta
/
2021.06.27
3
:
12
公蚊子首次被发现也爱吸血 但吸完不消化
夏季到来,蚊子又开始在耳边嗡嗡直叫了。此前有科学研究发现,吸血的蚊子是母蚊子,这是由于母蚊子在繁殖期内为了更好的产卵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而吸血无疑是获取蛋白质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血液和甜食的选择中,公蚊子对“甜食”尤为感兴趣。它们主要吸食的是含糖量较多的植物的汁液、花蜜、露水等。
cnBeta
/
2021.06.27
0
:
05
净化不良突变 雄性之间激烈的竞争有助于保持种群的遗传健康
少数雄性足以让所有雌性受精。因此,雄性的数量对一个种群的增长没有什么影响。然而,它们对于清除种群中的不良突变非常重要。乌普萨拉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了这一点,该研究深入了解了性选择可能带来的长期遗传后果。该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进化通讯》上。
cnBeta
/
2021.06.26
22
:
15
惊人发现让科学家重新思考哪些基因控制着衰老
科学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团队在一项针对果蝇的研究中发现,只有 30% 的基因是可以设置动物内部时钟、作为衰老标志的基因。科学家发现,细菌或许可以驱动苍蝇中许多标志衰老基因的活动。
cnBeta
/
2021.06.26
21
:
16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
天问一号
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包括着陆巡视器开伞和下降过程、“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声音及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火星全局环境感知图像、火星车车辙图像等。截至27日上午,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338天,地火距离3.6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42个火星日,累计行驶236米。
cnBeta
/
2021.06.26
20
:
55
Science子刊:神秘的中国山猫可能与猫的驯养家化无关
中国
基因组数据分析表明,甚少被研究的中国山猫是野猫的一个亚种,它们与中国驯养家化的猫无关;这些山猫的分类学地位仍有争议。这些研究发现支持这样的推测:家猫纯粹起源于驯化的非洲野猫。这项研究还发现,中国山猫的基因可能因古代亚洲野猫的基因渗入及与现代家猫的基因混合而不完整。
cnBeta
/
2021.06.26
20
:
31
我国首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首次获得飞秒尺度的X光照片
记者从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获悉,我国首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调试工作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1日凌晨成功获得首批实验数据,首次获得飞秒尺度的“水窗”波段X光照片。
cnBeta
/
2021.06.26
20
:
25
四川发现中国最小恐龙足迹 最长处仅10.2毫米
中国
6月26日,由自贡恐龙博物馆江山副研究馆员、彭光照研究馆员、叶勇研究馆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等中外古生物学家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在四川自贡富顺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其中包括一个长仅10.2毫米的微小恐龙足迹,可能揭示了兽脚类恐龙的早成或超早成发育策略。
cnBeta
/
2021.06.26
14
:
48
宇航员太空行走完成了空间站太阳能电池阵列的第二次安装
太空
太阳能
空间站
NASA宇航员Shane Kimbrough和欧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宇航员Thomas Pesquet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37分,经过6小时45分钟,结束了他们的太空行走。在今年国际空间站外的第九次太空行走中,这两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主干桁架结构(P6)左侧(端口)的远端安装和部署了一个新的国际空间站滚出式太阳能阵列(iROSA)。
cnBeta
/
2021.06.26
14
:
43
“化学开关”触发了涉及阿尔茨海默病的蛋白质的毒性
来自东京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tau的关键蛋白质的特定化学特征可能导致它在大脑中积累,并引发像阿尔茨海默氏症这样的疾病。他们发现,某些氨基酸上的二硫键起到了稳定tau的作用,并导致其积累,这种影响随着氧化压力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识别触发tau积聚的化学目标可能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法。
cnBeta
/
2021.06.26
14
:
40
变废为宝:科学家利用小龙虾壳储存能量
科学家
除了麻辣的夜宵之外,小龙虾还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中国科学院(CAS)中国科技大学(USTC)的朱锡锋教授团队使得使用小龙虾壳作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生物模板成为可能。这项工作发表在《碳》杂志上。
cnBeta
/
2021.06.26
14
:
24
NASA提醒:在春天的尾声中不要忘了观察甜美的“草莓月”
NASA
许多文化都为满月命名,虽然名称不同,但我们都同意,6月的满月是一道甜蜜的风景。作为春天的最后一个满月或夏天的第一个满月被称为 "草莓月",它的名字来自一年中浆果成熟的时候。然而,这个名字并不一定意味着月亮是红色的,尽管它在升起或落下时确实呈现出一种红色的颜色。
cnBeta
/
2021.06.26
9
:
39
物理学家利用超短激光脉冲探测光辐射的动态变化
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LMU)和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MPQ)的物理学家使用超短激光脉冲来探测钨晶体中光电子发射的动态。几乎一个世纪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其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的理论发表于1905年,其中包含了光是由称为光子的粒子组成的观点。
cnBeta
/
2021.06.26
9
:
36
天文学家在天蝎座发现一个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大质量星团
由阿利坎特大学(UA)恒星天体物理学小组、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研究所(IAC)和瓦尔帕莱索大学(智利)领导的一个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小组在天蝎座方向发现了一个中等年龄的巨大星团。这个被命名为瓦尔帕莱索1号的天体距离太阳约七千光年,包含至少一万五千颗恒星。
cnBeta
/
2021.06.26
9
:
00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子装置研制成功 获首批实验数据
数据
近日,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调试工作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继实现532米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全线调试贯通、带光运行后,装置于6月21日凌晨首次实现了2.4纳米单发激光脉冲的相干衍射成像,获得了首批实验数据,并完成了对衍射图样的快速图像重建。
cnBeta
/
2021.06.26
5
:
54
最近发现的爱因斯坦写的信曾讨论物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联系
最近发现的爱因斯坦写的信讨论了物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联系,在证据出现之前70年就已经出现了,这位物理巨匠和在1949年的信中讨论了蜜蜂、鸟类,以及新的物理学原理是否可以从研究动物的感官中获得。这是一个至今仍在物理学界实现中的立场,随着对鸟类和蜜蜂等动物的研究和理解不断增加。
cnBeta
/
2021.06.26
5
:
03
载人登陆火星:中国最终希望进行航班化探测
中国
火星
核热推进火箭、天梯、地球-火星经济圈......这些以往只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名词,已被纳入中国未来火星计划的蓝图。近日,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 2021)在俄罗斯召开。受疫情影响,中方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
cnBeta
/
2021.06.25
20
:
50
科学家开发世界上最小的鱼类追踪标签 将跟踪美洲鳗和八目鳗幼体
科学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如果要检查鱼类如何受到水电站大坝的影响,监测微小的、脆弱的个体尤为重要。这就是美国科学家开发了据称是世界上最小的鱼类追踪标签的原因。
cnBeta
/
2021.06.25
20
:
22
波音公司和NASA将在下个月向太空发射假人Rosie
NASA
太空
波音
美国宇航局(NASA)和波音公司正准备在下个月将一个假人发射到太空,作为商业乘员计划的一部分。这个假人被命名为Rosie;其属于波音公司,波音公司曾在其第一次(无人)轨道飞行测试,即OFT-1期间用这个假人来收集数据。这一次,Rosie将被送入太空,帮助收集有关Starliner设计的数据。
cnBeta
/
2021.06.25
20
:
11
美国政府的非机密UFO报告出炉:五个关键的收获
美国
UFO
经过半年的等待,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不明空中现象(UAPs)的报告,UAPs是被普遍称为UFO的新术语。向公众提供的非保密版本的报告只有9页,而且,它并不像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样令人兴奋。不过,民众还是可以从公布的内容中发现一些东西。
cnBeta
/
2021.06.25
20
:
10
国内外专家点评第一代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
设计
北京时间2021年6月24日晚23时,《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称“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完成的论文——“杂交马铃薯的基因组设计”,这是“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
cnBeta
/
2021.06.25
20
:
08
第一代全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用杂交种子替代薯块繁殖
设计
2021年6月24日23时,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杂交马铃薯的基因组设计”的论文,报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在杂交马铃薯育种领域的研究成果,这是“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
cnBeta
/
2021.06.25
19
:
57
新的DIY显微镜中使用了废弃的iPhone相机镜头和乐高积木
iPhone
据外媒AppleInsider报道,德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方法,利用废弃的iPhone 5相机镜头和乐高积木,在预算内将显微镜送到对科学充满好奇的孩子手中。
cnBeta
/
2021.06.25
19
:
46
五角大楼发布UFO报告:UAP威胁到飞行安全 但仍然无法解释和识别
UFO
五角大楼
据外媒CNET报道,备受瞩目的美国五角大楼的UFO报告终于出炉了,该报告显示,多年来所有那些看到的天空中的怪异事物都分为几类,需要更多的研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解释和识别。
cnBeta
/
2021.06.25
19
:
35
“像笛子一样”:NASA分享“毅力号”拍下史诗般自拍照时的声音
NASA
据外媒CNET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毅力号”探测器在4月伸出机械臂,与“机智号”直升机完成了一张史诗般的自拍,但整个过程比在地球上要复杂得多。这张自拍是用安装在火星车机械臂末端的相机拍摄的62张独立图像拼接而成。NASA周五分享了一段幕后视频,解释了“毅力号”是如何自拍的,还解释了该火星车的机械臂移动相机拍摄图像时的声音。
cnBeta
/
2021.06.25
19
:
32
以色列发现未知人类化石:源自10万多年前的神秘种群
以色列
人类
英国《卫报》24日报道,从以色列一个古老的深坑中发现的骨骼化石可能属于一个先前未知的已灭绝古人类种群,生活在10万多年前的黎凡特地区。研究人员在以色列中部拉姆拉市附近的Nesher Ramla史前遗址发掘时,在石器和马、黇鹿和野牛的遗骸旁发现了相关骨头化石。
cnBeta
/
2021.06.25
14
:
53
新发现的“龙人”物种Homo longi可能是我们的近亲
人类学家从一个头骨化石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人类物种。该物种被命名为Homo longi,或"龙人",似乎是我们已知的最接近的亲属,甚至超过了尼安德特人。这个头骨被称为哈尔滨头骨,以1933年发现它的中国城市命名。
cnBeta
/
2021.06.25
11
:
57
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病毒“高度适应人类”
人类
研究
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建模来研究SARS-CoV-2(引起COVID-19大流行的病毒),发现该病毒最适宜感染人类细胞。在《自然》杂志《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科学家描述了他们如何利用SARS-CoV-2病毒在大流行之初的形态,加上高性能计算机模型来预测其感染人类和一系列12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能力。
cnBeta
/
2021.06.25
11
:
43
一种常见的抗酸剂可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计划
糖尿病
根据发表在内分泌学会《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上的一项新的分析,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抗酸剂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过程,但对降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风险没有影响。2型糖尿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影响着全世界近10%的人。
前页
1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