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2.07.11
18
:
47
成年版過度活躍症:常被忽視卻又影響深遠
精神健康
大脑
专注
成人
治疗
药物
提起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很多人都會聯想起一個上課不專心、經常坐不住的小朋友。不過,ADHD 症狀未必在童年時代就能發現,可以到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但到此時,患者的生活已深受影響。心理學家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細述如何辨識成人 ADHD 的徵狀以及治療方法。
科技
/
2022.07.11
18
:
46
酒塞的軟木:球場、太空也會用
可持续
物料
软木
軟木(Cork)過往通常用於酒塞、告示板及地板,但過去 15 年間,世界對可持續物料的需求不斷增長,軟木因具彈性、耐用、天然耐水和阻燃而備受關注,這類具有 3,000 年歷史的材料開始應用於更多層面。世界上最大的軟木生產商 Amorim 自 2018 年以來,每年投資 1,000 萬歐元研發更多軟木產品,目前已開發出大約 20 種新材料,像清潔漏油的軟木粒,以及可以吸收火車振動的軌道墊等。
文化
/
2022.07.11
18
:
45
【Soul Monday】紙偶戲教兒童善待野生動物
印尼
保育
儿童
动物
教育
犀牛
在印尼一個小漁村,前教師 Samsudin 用紙偶角色,配以滑稽表情及誇張聲線,向孩子講解極危物種爪哇犀牛(Javan rhinoceros)的困境,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下保育的種子。
文化
/
2022.07.11
18
:
43
林喜兒:We Own This City —— 真實的重量
影评
改编
犯罪
警察
贪污
劇集以非線性的敘事手法出發,在 2003 至 2017 年的時間線上遊走,來回在 FBI、律政的審問、小組的日常工作、多次的「犯案」過程。因為來自真實事件,從調查報告出發,其實有點像紀錄片……
文化
/
2022.07.11
18
:
42
吳蚊蚊:山下的人
印度
克什米尔
婚礼
拉达克
旅游
昨天晚上,拉達克朋友 A 突然給我發邀請,原來他要結婚了。我當然是很高興,也很想去參與。畢竟在印度的婚禮我也不是首次參加,可以祝福友人,順道旅遊,這是最好的事了。
文化
/
2022.07.11
18
:
41
綠色和平:百日 KPI 不能缺少的棕地政策
香港
土地
大自然
环境保护
特首李家超剛上任,他會如何處理房屋問題這個「燙手山芋」,坊間已有不少討論。他在 4 月公佈政綱時,已提出設立「百日 KPI(關鍵績效指標)」,即上任 100 日內,為各範疇的政策制訂目標;乃至近日他接受訪問時,稱有決心處理棕地發展,並計劃由司長級領導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共同研究棕地如何達至短期效益,盡快釋放土地價值。
文化
/
2022.07.08
18
:
50
陶傑:科幻小說要多「科學」?
香港
倪匡
小说
幻想
科幻
倪匡逝世,有人質疑他的科幻小說是否科學。這一點他本人早已否認,並指出,幻想為主,科學其次。
文化
/
2022.07.08
18
:
49
【約翰遜辭職】首相的繼任人之爭
英国
政治
约翰
首相
面對派對門醜聞、國內通脹問題嚴重、工潮又一浪接一浪,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雖然在 6 月 6 日黨內的不信任動議勝出,但到 7 月 7 日始終還是抵不住超過 55 名官員辭職逼宮,宣佈辭職,預計會出任看守首相至秋季。英國廣播公司(BBC)、「金融時報」等主要媒體都開始預測下任首相人選,這次我們就介紹當中大熱的五位。
文化
/
2022.07.08
18
:
48
保守黨為何急割席,把約翰遜拉下台?
英国
政客
政治
约翰逊
丑闻
首相
英國首相約翰遜上月才避過不信任動議,殊不知一個月後,超過 55 名內閣成員與高官突然辭職,昨日成功迫令約翰遜同意下台。套用那句老套話「政治一日都嫌長」,究竟約翰遜是如何走到這個地步,以致一日間保守黨上下都與他割席?
文化
/
2022.07.08
18
:
47
香港後六七的社運先聲:公務員工會運動
香港
社会
公务员
工会
打工仔
政府
历史
7 月 5 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高、中、低層公務員一律加薪 2.5%,多個公務員工會發表聲明表達不滿,認為升幅無法彌補通脹,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更炮轟有關決定「離地」、「好傷同事心」。香港有多個歷史悠久的公務員工會,港英政府在六七暴動後加強對公民社會的控制時,公務員工運就一度站在香港社運的前沿。
文化
/
2022.07.08
18
:
46
斯里蘭卡「破產」:逃走是唯一出路
斯里兰卡
社会
燃料
破产
移民
经济
過去數月,斯里蘭卡經濟陷入死亡螺旋。受公債危機加劇及烏克蘭戰爭影響,當地糧食、藥物以至燃料均嚴重短缺,被形容為「全球危機震央」。總理 Ranil Wickremesinghe 更於本週宣佈,這個南亞島國「破產」。面對絕望的未來,很多國民認定逃走乃唯一出路,把印度以至歐美視為目的地。
文化
/
2022.07.08
18
:
45
在圖書館打工的貓
美国
动物
图书馆
社区
猫
如果你曾在某地的圖書館遇過貓,看到牠們在一排排書架之間遊走或打盹,那麼你已見證了一個可追溯至幾千年前的傳統。而數世紀以來,貓都是世界各地的圖書館要員。牠們至今仍是 —— 儘管一直有反對聲音要將牠們趕走。
文化
/
2022.07.08
18
:
44
【展覽】創作歷程的凝鍊:Chocolate Rain「長大一瞬間」
香港
展览
成长
艺术
法天娜(Fatina Dreams)總是以「冬菇頭」、合上雙眼做著美夢的形象示人,近年以不同形式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出現。這個由麥雅端(Prudence)創作的角色,漸漸發展成為其筆名及本地品牌 Chocolate Rain。Prudence 喜歡縫紉,同時亦喜愛作畫,最初以手作作品與獨特的拼布設計、插畫起家,及後發展至不同創作。近日,於發現號 V Gallery 舉辦的「長大一瞬間」展覽,便以畫作分享她的成長經歷、藝術路上的各種啟發及對藝術的執著。
文化
/
2022.07.08
18
:
43
Moyashi:閱讀衛斯理的方法
香港
作家
倪匡
书籍
科幻
每當有作家過身,必定會牽起一陣閱讀的潮流,首推都是幾本代表作,但要數倪匡的代表作「衛斯理」,那是整套有 145 本的巨型小說系列,還未數與有關連的原振俠系列等,應該不少人看到數字已經打退堂鼓。
文化
/
2022.07.08
18
:
42
紀浩基:「接駁靈聲」的真正暗黑主題
奇幻
影评
恐怖
改编
电影
惊栗
許多人都以為 Joe Hill 只是個剛冒起的新晉小說作家,出版各種短篇奇幻恐怖故事,但大家可能並不知道這只是其筆名,他真正的身份可說是「血統純正」,因為他是恐怖小說大師史提芬京兒子 Joseph Hillstrom King,只是怕被父親之名造成的壓力,才將名字中的 King 拿走。但要是有實力,玫瑰變成甚麼名字,也一樣芬芳。
文化
/
2022.07.08
18
:
41
莫坤菱:今生不再的「玻璃之城」
香港
回忆
导演
电影
得悉香港導演羅啟銳過身的晚上,我把舖塵的光碟送進播放器,重溫一段段在香港大學或許荒唐但無垠的年月,戲內也側寫了 97 回歸一刻的璀燦煙火,耳邊徐徐響起黎明唱的「今生不再」。燈滅人逝,此生不再是愛情,是電影,也是我城。那場雨,撲毀了煙花,25 年後,雨只有下得更無情。
文化
/
2022.07.07
18
:
50
倪匡遇見的衛斯理村,與英國神學家衛斯理
香港
倪匡
基督教
房屋
历史
1963 年,倪匡以筆名衛斯理開始寫科幻小說,洋洋灑灑寫 156 本書,但原來衛斯理之名得來相當隨便,只因倪匡坐巴士經過大坑道的衛斯理村,覺得譯名「古怪」,適合科幻題材。他當時還不知道,衛斯理村之名,來自 18 世紀英國神學家衛斯理(John Wesley)。究竟這條村何以出現?具體環境又是如何?
科技
/
2022.07.07
18
:
49
「AI 造圖」軍備競賽的最新戰況
人工智能
图像
談到 AI 造圖,很多人都知道 Deepfake,但過去一年湧現的多個 AI 程式,已經將造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層次。由 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 到 DALL·E 2 測試版,用家只要輸入連串文字,便能夠無中生有多幅圖像,由大師風格的畫作、到紀實風格的照片全都能應付。這場 AI 造圖的軍備競賽,遠遠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文化
/
2022.07.07
18
:
48
絕對忠誠:俄羅斯嚴打「不夠」愛國人士
俄罗斯
忠诚
爱国
拘捕
普京
知识分子
俄羅斯安全部門近日大張旗鼓,在全國展開連串拘捕行動,收押的卻是知識分子、奧運獎牌得主,甚至乎建制派企業高層。「紐約時報」指出,有別於早已收監的反對派領袖,他們不曾公開狠批政權。奈何普京如今要的,是百分之百忠誠、全心全意愛國。一旦稍有親西方之嫌,也足以成為嚴打對象,好弄得人心惶惶,起殺雞儆猴之效。
文化
/
2022.07.07
18
:
47
擺脫中國壟斷,稀土供應鏈去風險
中国
欧洲
美国
欧盟
稀土
金属
风能
稀土包括 17 種化學元素,當中多種於屬轉型潔淨能源的關鍵元素,例如用於製造永久磁鐵,供應予電動車和風力渦輪。如此重要的礦物資源,目前來源集中在中國,惟其先前已有以稀土供應作政治籌碼的前科,加上近年當地因應開採污染而控制開採規模,對其他稀土消費國家構成不可忽視的供應風險。
文化
/
2022.07.07
18
:
45
泰國大麻合法化,等於可以來個「毒品假期」?
泰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吸毒
大麻
毒品
药物
医疗
医药
泰國大麻合法化,香港有立法會議員就憂慮市民會來個「毒品假期」,到泰國「享受一下大麻然後再回港」。事實上,目前全球只有烏拉圭及加拿大能合法消閒使用大麻,泰國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亦表示,該國不會成為外國遊客的「大麻天堂」。
文化
/
2022.07.07
18
:
45
遊戲大國日本鬧「機荒」?
日本
社会
娱乐
游戏机
电子游戏
黄牛
天還未亮,東京電玩商店門外就已大排長龍,排隊的遊戲迷只為購得苦候多時的新版 PlayStation 或 Xbox。據「法新社」報道,兩款遊戲主機自 2020 年 11 月公開發售以來,全球都出現「機荒」,但情況以日本最為嚴重,因廠商 Sony 及 Microsoft 正優先考慮其他市場。日本電玩迷只好成立「報料」討論平台,集群眾之力獲取供貨資訊。
文化
/
2022.07.07
18
:
44
【消失的香港建築】德國會所:殖民時代的上流娛樂場
香港
影片
城市
专访
建筑
历史
设计
若曾經歷 50、60 年代的香港,便有機會見過一棟充滿殖民地特色的新古典主義建築 —— 德國會所。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經歷過日佔時期,從德國上流社群的聚腳點,變成聖若瑟書院的校舍,隨著 1962 年拆卸,它背後的故事也漸漸被忘記。今集「消失的香港建築」,建築師黎雋維就帶大家回到過去,看看這棟風光一時的德國會所。
科技
/
2022.07.07
18
:
43
Ryan Fung:碳關稅峰迴路轉獲成功爭取
欧盟
气候
纳税
碳關稅(又稱之為「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意義甚大,實施後,歐盟未來將向其他國家進口的電力、水泥、鋁材、化肥、鋼鐵、有機化學品、塑料、氫、氨產品等產品徵稅,進口商未來將必須購買特別許可證,並按歐盟碳排交易系統的碳價納稅,預料將影響對一些與多貿易往來的國家,包括報稱發現大量稀土的土耳其、出產大量有機化學品和塑料的中國、已脫歐的英國等。
文化
/
2022.07.07
18
:
42
呂嘉俊:被網絡包圍的飲食年代
价值观
手机
网络
习惯
饮食
人類本該有吃喝的自由,這是與生俱來最基本的自由,但在網絡成癮的今日,飲食的自由,或許同樣需要花上力氣,始能爭取。
科技
/
2022.07.07
18
:
41
唐明:倫敦地鐵很陳舊,So?
中国
英国
交通工具
器物
地铁
洋务运动
铁路
他立即遭到皇帝斥責,民眾也覺得國家級專家說這種話,太小家子氣了,到處鋪鐵路,無非是乘了工業技術革命之便,有甚麼好吹噓的?同樣道理,北京的地鐵比倫敦新淨,又有甚麼好吹噓的?曼谷、雅加達、杜拜、多哈,哪裡不是呢?這些城市,包括中國在内發展的地鐵,摘取的不都是來自同一棵樹的果子,那棵樹就叫英國工業革命。
文化
/
2022.07.06
18
:
50
邪教與一般宗教有甚麼分別?
精神健康
信仰
宗教
洗脑
邪教
過去,不少藝人曾捲入疑似邪教風波,最知名事件有日本傳奇樂隊 X Japan 主音 Toshi,被洗腦奴役 12 年,家財盡散,也賠上了事業黃金期。可是,有人認為這些所謂的「邪教」,其實與一般宗教差別不大,有時候「邪教」標籤很容易會被某些政府挪用來打壓宗教自由。有學者就嘗試解釋邪教與一般宗教的區別,讓受害者及其親友注意。
文化
/
2022.07.06
18
:
49
從「人頭戀+10」,倪匡看「自己」
香港
作家
倪匡
理想
短篇小说
作家倪匡逝世,日前遺體已火化,不設儀式不發訃聞。長存讀者心中的倪匡,或許是言談幽默、哈哈大笑的他,但他曾表示:「性格就如靈魂一樣虛無縹緲,解剖一個人,解剖得怎樣仔細也找不到性格出來。」「衛斯理」系列一再強調,人性複雜難以估計,甚至成為外星人的研究觀察對象。人性其中一個複雜之處,在於「自己」是甚麼。其小說集「人頭戀+10」裡,10 個以『自己』為主題的短篇,或者可以一窺倪匡對「自己」的理解。
文化
/
2022.07.06
18
:
48
首席降溫員:每個城市都需要一個
社会
全球暖化
城市
气候变化
温度
热浪
高温
許多政府都設有應對自然災害的部門,解決颶風、火災或暴雨等威脅,卻鮮有針對極端高溫帶來的影響。在西非塞拉利昂首都,Eugenia Kargbo 被任命為當地首位 CHO(Chief Heat Officer),專門處理經常被忽視的高溫危機。
文化
/
2022.07.06
18
:
47
長壽神話破滅:沖繩人為何命短了?
日本
精神健康
年龄
冲绳
生命
长寿
饮食
沖繩人素以長壽聞名,各國醫學專家遠赴當地,研究本土人口延年益壽的秘訣後,多歸因營養飲食和定期運動,加上家庭和社區網絡支援。然而這些看法怕已落伍,隨著新生代遠離島民的傳統習慣,近年沖繩人的平均壽命較過去為短。上一輩認為現代生活「危及」生存,但長命百歲可能亦非年青人所願。
文化
/
2022.07.06
18
:
46
英國新郵票,為何會令人不安?
英国
传统
邮政
邮票
皇家郵政自 1840 年推出郵票「黑便士」開始,通用郵票上都不會出現國名,而是以君主頭像代表國家。多年來,除了君主及顏色改變,設計亦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直到今年初推出的新郵票,英女王頭像旁新增一條條碼,用於追蹤信件及讓用戶連接影片,做法雖然象徵皇家郵政進入數碼時代,卻令收藏家及希望保留傳統的人不安。
文化
/
2022.07.06
18
:
45
比起「動物會痛嗎」,更應該問「動物的感覺」?
人类
伤害
动物
感官
生物
疼痛
知觉
烹煮活蝦時,蝦在沸水中跳動的模樣,看在人的眼中,或者代表承受疼痛的表現。近年也有研究證明魷魚及蝦類在內的頭足綱和十足目甲殼類動物均有知覺。但「疼痛」對一隻蝦而言,意味著甚麼?2021 年普立茲獎得獎者、科學記者 Ed Yong 在新著 An Immense World 提出,比起「動物是否有感覺」,更應該問的是:「牠們的感覺,是怎樣的?」
文化
/
2022.07.06
18
:
43
曾詩敏:走著一段又一段自己憧憬的路
排球
球类
运动
运动员
体育
在這個不會為任何人停下來的世界,每天有千萬個小故事在上演。我們為著自己想做的、要做的,自覺或不自覺地一步一步走著。有時走著,回頭也不知走了多遠。宏大的初衷,有時會變成例行的日常,而這些日常,又有可能成就不知甚麼時候會發生的蕩氣迴腸。
文化
/
2022.07.06
18
:
42
科學狗:阿切氏籠頭菌 —— Stranger Things for real
植物
生态
真菌
科学
细菌
何方妖怪?是否有異形侵襲地球?非也。這鬼東西雖然有點像 Stranger Things 隻 Demogorgon,又有點像八爪魚觸手,但牠絕對是來自地球的本土生物。牠的名字叫阿切氏籠頭菌(Clathrus archeri)!
文化
/
2022.07.06
18
:
41
英國的必修課:員工的命也是命
英国
工人
打工仔
效率
罢工
职场
來到英國短短 10 個月,我經歷了多場罷工。今個學年,大學教職員工會的罷工,令我損失大約 3 個星期的課堂;英國的鐵路罷工更加是司空見慣了。在 6 月,英國鐵路工會就發動了 33 年以來,最大型的罷工行動,導致英國至少一半列車停運 3 天。此外,教師、律師、醫護人員,也很可能加入工潮。
文化
/
2022.07.05
18
:
50
陶傑:繁華化為塵土,他回歸了星空
香港
作家
倪匡
在殖民地時代,倪匡提供了有香港特色的一筆巨大的精神文化遺產。倪匡高壽,含笑而逝,他活得夠長,能目睹自己一生最主要的科學預言成為現實,香港真的成為了一座文化價值觀的空城,這是大師的小幸,更是香港的大不幸。
文化
/
2022.07.05
18
:
49
港產片功臣:編劇兼臨時演員倪匡
作家
倪匡
编剧
电影
倪匡前日與世長辭,很多人都記起身為小說家的倪匡,特別是其名著「衛斯理」系列。但其實倪匡亦是港產片功臣,小說不但改編成電影,更撰寫過超過 300 部電影劇本,高峰期每 3 至 4 天完成一個;他還擔演過 10 多部電影的臨時演員,最為他津津樂道的,是演歡場嫖客一角,據說拍攝期間醉得不省人事,經歷一如小說般傳奇。
文化
/
2022.07.05
18
:
48
困於魔鬼和深藍大海之間:地緣政治中的所羅門群島
中国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外交
所罗门群岛
援助
澳洲
太平洋島國成為地緣政治角力場,其中,所羅門群島早前與中國簽訂安全協議,便引發澳洲等國對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日益增強、可能在其附近建立軍事基地的擔憂。所羅門群島廣播公司首任總經理 Ashley Wickham 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訪問時,就認為中國在當地首都霍尼亞拉(Honiara)的影響力已不容忽視,澳洲可能會被拋離。
科技
/
2022.07.05
18
:
47
推出一日即暫緩的 AI 碳信用項目 CarbonCrop
森林
温室气体
紐西蘭的自願性碳抵銷公司 CarbonCrop 在 6 月 28 日正式發售,其 AI 協助的碳信用額 Native CarbonCrop Units(CCU),惟推出市場一日後,即遭該公司暫緩發售。其發放準則的致命問題,是並未採用基線來計算可抵銷額。
文化
/
2022.07.05
18
:
46
人在非洲,白化身體帶來的厄運……
非洲
社会
巫术
治疗
犯罪
白化病
谋杀
迷信
马拉维
據估計,非洲每 5,000 至 15,000 人,就有 1 人患有白化病,在撒哈拉以南國家最常見。由於膚色原因,白化病患者在非洲甚為顯眼,所遭受的歧視及攻擊尤其頻繁,在迷信巫術的地區更有可能遇上殺身之禍。非洲東南部國家馬拉維法院,最近就裁決 2018 年一宗謀殺白化病患者案件。
文化
/
2022.07.05
18
:
45
神經科學家透過「連身裙」,解釋人們各持己見的原因
大脑
意见
争议
理解
颜色
2015 年,一幅間條連身裙(#TheDress)照片,將網民分成了兩大陣營:有些人看見裙子是黑色和藍色的,有些則認為是白色和金色。有趣的是,雙方也無法看到對方聲稱所見的顏色,更質疑彼此視力有問題。這幅圖一度在 Twitter 以每分鐘過萬條推文瘋傳,還引起紐約大學研究意識和感知的神經科學家 Pascal Wallisch 注意,意圖解釋箇中原理,及人們經常處於二元對立、意見分歧的原因。
文化
/
2022.07.05
18
:
44
【圖解】為何演唱會門票愈來愈貴?
社会
娱乐
演唱会
票价
门票
黄牛
月前,人氣男團 MIRROR 紅館開演唱會,無數「鏡粉」撲飛落空、「哀鴻遍野」。其實除了 MIRROR,近年不少本地歌手演唱會亦一票難求,若真的要去求,有人唯有買「黃牛」,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有錢才有資格追星?Fans 們,放眼世界:You are not alone!
文化
/
2022.07.05
18
:
43
Moyashi:在家工作,不如搬去滑雪場
日本
人口
工作
东京
疫情
移居
當 2 年前疫情開始之際,筆者曾經跟日本的朋友開玩笑,說到鄉下避疫的民眾可以重構日本的人口分佈,為東京一極集中的城鄉差距問題帶來希望。豈料一語成讖,真的出現了從市中心向地方城市移出的人群。雖然數量並沒有大到可以稱為「人潮」,但的確打破了東京的集中定律。
文化
/
2022.07.05
18
:
42
廖康宇:英國人的訴求不只有返工
英国
伦敦
工会
罢工
通胀
铁路
在英國,罷工是一件等閒事。在英國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發現每年有一些日子必定會遇上罷工工潮。讀者如果居於倫敦的話,通常最容易留意得到的,就是地鐵工人罷工,然後某一條鐵路路線在當日取消。筆者撰稿當日正要往倫敦辦事,恰好遇上鐵路工人罷工,然後整條由劍橋到倫敦利物浦街(London Liverpool Street)的鐵路需要停駛。
文化
/
2022.07.05
18
:
41
鴻若遠:「貓王」—— 知名演員的雙面刃
影评
猫王
电影
自「羅密歐與茱麗葉之後現代激情編」(Romeo + Juliet),到「情陷紅磨坊」(Moulin Rouge!),你就知道只要有巴茲雷曼(Baz Luhrmann),便是大型視覺盛宴和連場歌舞場景,因此觀眾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後,久候 9 年之多,巴茲雷曼終於推出新作 ——「貓王」(Elvis)。
文化
/
2022.07.04
18
:
50
在淪陷區生活的大英子民:二戰時的德佔海峽群島
英国
二战
占领
战争
历史
海峡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
1939 年 9 月 1 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初時德軍勢如破竹,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幾乎攻下整個西歐。不過,面對德軍大規模空襲,英國沒有屈服,後來更成為反攻歐陸的最大基地。然而戰爭期間,還是有英國本國範圍的皇家屬地不幸失陷,要經過五年的艱辛歲月才得以光復 —— 那就是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
文化
/
2022.07.04
18
:
49
聯合國宣佈海洋緊急狀態,代表甚麼?
社会
海平面
海洋
粮食
联合国
6 月 27 日至 7 月 1 日,來自全球 120 個國家的代表,共數千名政府官員、海洋專家以及環保人士,雲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席「聯合國海洋峰會」,討論海洋保育議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開場發言中宣佈,世界正陷入海洋緊急狀態(Ocean Emergency),呼籲各國政府一同捍衛海洋健康。
文化
/
2022.07.04
18
:
49
陶傑:中國為甚麼陷入了瓶頸,而不是拐點?
中国
欧洲
封建
皇室
贵族
集权
今日的香港,西九故宮文物展覽,康熙雍正的帝王龍袍,吸引大量香港老百姓參觀:但珍寶海鮮舫則被某些「學者」指為象徵帝皇畫舫的享受,兼有東方獵奇色彩,堆砌而庸俗,應該拆毀。中國人對於所謂「封建」,在百年前的左傾知識分子扭曲之下,一直一知半解。
文化
/
2022.07.04
18
:
48
自己疏忽造成意外,自行承擔救援費用
西班牙
社会
意外
救援
海滩
若有人在惡劣情況下仍選擇登山下海,出現意外需要救援的話,通常會被視為佔用寶貴資源,而救援人員亦要因不負責任的行為而面臨危險。有見於這種情況愈來愈嚴重,西班牙城市聖塞巴斯提安(San Sebastián)正起草立法,計劃向因魯莽及疏忽造成意外者收取救援費用。
文化
/
2022.07.04
18
:
47
【制裁俄羅斯】外勞天堂變色,危及中亞國家
俄罗斯
中亚
劳工
吉尔吉斯
塔吉克
由於生活成本低、求職容易,加上語言相近,俄羅斯向來吸引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外勞。他們的匯款養活了全家,更成為此這兩國家的經濟支柱,去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多達 3 分 1。惟「經濟學人」分析,西方社會就烏克蘭戰爭對俄制裁,想要施壓以令普京停止侵略,卻連帶危及在俄工人的生計,以至中亞多國的命脈。
文化
/
2022.07.04
18
:
45
【Soul Monday】落單需時咖啡店,讓口吃者好好開口
日本
口吃
咖啡店
沟通
社会
最近,在日本富山市一間咖啡店,4 位年輕侍應戴著口罩工作,口罩上寫著「請多多跟我說話」及「請讓我說完」等字句。光顧的客人要遵守一個規則 —— 即使服務員在落單時偶有停頓結巴,也不要催促或打斷他們,並可嘗試給予鼓勵,例如請他們「放鬆」或「慢慢來」。
文化
/
2022.07.04
18
:
44
雲有了自己的形狀
插画
我解開一片雲 讓他 自由 讓他 漂流 讓他 記起自己的形狀
文化
/
2022.07.04
18
:
43
莫坤菱:「呼~」刮起的一陣風 —— 時代吹散了人,吹不散意念
香港
影评
短片
移民
维多利亚港
离别
电影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日前頒獎,一齣刻畫本地離散潮的短片「呼~」奪得今屆大獎。在得悉賽果前,恰好在戲院觀賞過這齣作品,故此也想執筆寫寫。
文化
/
2022.07.04
18
:
42
張樂芹:迎接疫後經濟,印尼峇里推出數碼遊牧簽證?
印度
疫情
隨著不同地方解封,全球各地旅遊業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數碼遊牧民族」這個概念亦必然會乘勢再起。
文化
/
2022.07.04
18
:
41
方俊傑:「接駁靈聲」—— Scott Derrickson 低成本拍精彩恐怖片
影评
恐怖
电影
看「接駁靈聲」(The Black Phone)之前,我想起了「殺人犯」。當年,看見「殺人犯」的電影海報,郭富城一臉陰森,深深著迷,看完電影,當然知道是另一回事。「接駁靈聲」的海報,一個男人戴上恐怖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化
/
2022.06.30
18
:
50
在何文田,尋找失落的葡萄牙人花園城市
葡萄牙
香港
九龙
城市规划
历史
澳门
社区
何文田勝利道一帶,如今只是平凡的住宅區,但背後其實有著不凡身世。這裡曾經是香港首個「花園城市」實驗場地,由熱衷園藝的葡萄牙人發起,居民亦以葡裔為主,發展自給自足的互助社區,戰時更一度是葡萄牙領事館所在地,憑藉中立國地位接濟過大批難民。究竟這場城市規劃實驗何以誕生,最後又何以落幕?
文化
/
2022.06.30
18
:
49
為何獨裁者總是自毀?
个人
政体
独裁者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家 Daniel Treisman,在一篇論文中分析了 1800 年至 2015 年間共 218 次民主改革,發現大部分是由專制統治者為保政權而鑄成的錯誤引起,提醒我們即使是最有能力的專制統治者,也會為其政權帶來災難。
文化
/
2022.06.30
18
:
48
人間失格:為何從南韓到美國,躺平青年都愛讀?
美国
社会
小说
心理
文学
文豪
日本文豪太宰治怕沒想到,自殺前所發表的小說「人間失格」,70 多年後會受外國青年歡迎。韓國出版商民音社本月宣佈,該公司在 2004 年 5 月發行的版本,創下第 100 刷的紀錄。英譯本 No Longer Human 亦出現在美國書店的當眼處,銷量一度冠絕美國亞馬遜的日本文學類。無賴派大師的灰暗絕望,與美韓 Z 世代的憂鬱躺平,如何通過這本頹喪之作連結起來?
文化
/
2022.06.30
18
:
47
墮胎權判決被推翻,美國醫生從此左右為難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堕胎
女性
婴儿
孕妇
怀孕
法律
医生
医疗
医护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不再視墮胎權利受憲法保障,把規範墮胎的權力還給各州。這意味著 50 州會各自詮釋,醫療程序當中何謂恰當及犯罪。美國婦產科學院警告,這將影響墮胎以外的醫護處理、為患者帶來新風險,並可能增加孕產婦死亡率。部分醫生更憂慮,新禁令的灰色地帶迫使他們作抉擇,是要違背誓詞,還是違反法律。
文化
/
2022.06.30
18
:
47
截斷敍利亞人道救援,恐成普京報復西方手段
俄罗斯
人道救援
国际关系
外交
安理会
恐怖组织
联合国
當國際聚焦烏克蘭戰事之際,敍利亞內戰的反政府最後據點,仍然有數百萬人口依賴國際人道物資維生,兩場看似不相干的戰爭將可能互相牽連。有分析警告,本身支持巴沙爾政權的普京,可能利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在下月安理會表決時,截斷敍利亞人道救援通道,以報復西方國家的制裁。
前页
1
...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