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纽约时报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时事
/
2022.08.03
14
:
08
佩洛西的中国“往事”:曾在天安门声援“六四”死难者
中国
六四
30多年来,佩洛西持续在人权等问题上挑战中国政府。她曾在天安门举横幅声援“六四”死难者,经常推动立法支持香港和西藏,接见过达赖喇嘛,还曾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
时事
/
2022.08.03
13
:
39
佩洛西抵达台湾,美官员25年来对台最高级别访问
台湾
中国曾警告佩洛西不要访台,美国则警告北京不应把这次访问变成危机。佩洛西此次访问将为美国与中国的紧张对峙埋下伏笔,可能导致中国更激进的军事姿态。
时事
/
2022.08.02
23
:
46
台湾人如何看待佩洛西访台行程?
台湾
台湾民众基本上从容看待这次多方瞩目的访问,漠不关心的态度之下掩盖着一个现实:许多人对中国的威胁日益感到厌倦,渴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台湾当局则表现较为谨慎。
时事
/
2022.08.01
22
:
12
中国市场神话破灭?在华外企谨慎调整增长预期
中国
市场
在政府严格的新冠防控政策下,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现在看起来摇摇欲坠。那些涌入中国、参与繁荣时代的外国企业如今面临严峻考验,不得不谨慎调整增长预期。
时事
/
2022.08.01
18
:
19
佩洛西访问亚洲多国,避谈是否将前往台湾
台湾
亚洲
佩洛西表示此行将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但未确认是否访台。此前,她在亚洲行期间在台湾可能停留一事引发外界对美中紧张局势加剧的担忧。
时事
/
2022.08.01
13
:
26
“政治雷区”:为何佩洛西可能的访台行程如此敏感
政治
台湾问题一直是美中关系最大的导火索,也是华盛顿的政治雷区。习近平将两岸统一视为其执政的首要目标。多年来曾数次激怒中国的佩洛西被北京视为敌对势力。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9
16
:
32
中国成功制造7纳米芯片,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
芯片
拜登政府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确保中国无法获取生产此类芯片所需的特种设备,但中国仍然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近日美国两院通过了一项产业政策法案,旨在抗衡中国。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9
14
:
24
拜登与习近平通话逾两小时,台湾问题成焦点
台湾
拜登
习近平
焦点
这是两人四个月来首次直接对话。习近平警告不要干预台湾事务,拜登称其对台政策未变,无意破坏局势。中国外交部称对话富有成效,但未提及佩洛西访台计划。
时事
/
2022.07.29
14
:
22
澳洲反外国干预首案:一男子被控意图影响对华政策
澳大利亚
对华政策
杨怡生被指意图培养与一位联邦部长的关系,影响对华政策制定。分析人士认为该案体现出澳洲反外国干预法的广度,并表示只要警方能证明意图,即便行为无害也被视为有罪。
时事
/
2022.07.28
17
:
53
危机时期,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孰优孰劣?
民主
大流行和气候变化考验各国政府,民主和专制这两种制度在危机时期的表现也再次引发关注。民主是否具有明显优势?专制制度在应对挑战时又是否更高效?本文是一份分析。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8
16
:
29
内忧外患之际,习近平将和拜登谈些什么?
拜登
习近平
习近平与拜登通话在即,两人在关税、乌克兰和台海等多个问题上都存在分歧。但一些美国官员认为,中美近期摩擦的根源是习近平希望转移对国内经济和疫情问题的注意力。
时事
/
2022.07.28
13
:
59
美参议院通过2800亿美元法案,意在制衡中国
中国
法案
该法案旨在打造美国制造业和技术优势,得到两党压倒性支持,也反映两党共识:支持制定长期战略以应对与北京的地缘政治竞争。拜登最早可能在本周将其签署成为法律。
时事
/
2022.07.27
18
:
20
美国参议院推进产业政策法案以抗衡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参议院
法案
法案将为在美制造半导体的公司提供约520亿美元补贴、投资约2500亿美元用于关键技术研发,以对抗中国在技术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这项立法最早可能在本周颁布。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7
14
:
18
IMF:全球经济或面临50年来最疲弱一年
经济
IMF下调全球增长预期,并调高膨胀预期。该机构指出,在乌克兰战争、通胀和大流行等因素威胁下,美国、中国和欧洲经济比预期放缓,世界可能很快再度进入全球衰退期。
时事
/
2022.07.26
22
:
20
中国在非洲开展新一轮外交活动
中国
非洲
外交
随着与美欧关系持续恶化,中国加强了在非洲培植忠诚伙伴的行动。北京调整了做法,不再仅仅依靠“一带一路”倡议,而是将金融和外交努力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时事
/
2022.07.26
18
:
00
缅甸军政府秘密处决四名民主活动人士
缅甸
民主
政府
秘密
这是缅甸三十多年来首次执行处决,被视为当局对抵抗运动灌输恐惧的最新行动。军方去年政变夺权,对反对派进行了血腥镇压。此次处决也无视了西方和联合国的敦促和谴责。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6
16
:
33
佩洛西访台计划加剧拜登政府对台海问题担忧
拜登
政府
美国官员称,随着对台海问题的担忧加剧,拜登政府正私下劝阻佩洛西的访台计划。一些人认为,在中共筹备“二十大”的敏感时刻,佩洛西访台存在更大的冲突和误判风险。
时事
/
2022.07.26
15
:
21
中国留学生遭前男友杀害,犹他大学承认处理失当
中国
学生
留学
受害者是一名19岁的中国留学生,她曾向校方报告自己被前男友袭击,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告知校园警察。在她被杀前几天处于失踪状态时,校方也未能及时与她取得联系。
时事
/
2022.07.25
17
:
33
面对中俄威胁,拜登选择延续特朗普关键外交政策
拜登
特朗普
外交
拜登曾誓言要打破特朗普的道路,但面对美国全球地位下降和中俄的威胁,拜登延续了大国竞争的路线,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两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愈发趋向一致。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5
16
:
23
安倍遇刺案与统一教会:巨额捐款和长期争议
嫌犯的母亲向统一教会捐出了巨额捐款。这在日本并非孤例,许多家庭因为对该组织的大笔捐款陷入贫困、产生纠纷。统一教会则凭借这些收入在全球获得商业和政治影响力。
时事
/
2022.07.21
15
:
58
俄罗斯寻求建立“正直轴心”对抗美国
美国
俄罗斯
基于反对美国等共同点,俄罗斯与伊朗、中国的关系正在加深。但它们的彼此关系存在更强的交易性,紧张关系与矛盾难以掩饰,也很难形成真正持久的联盟。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20
0
:
22
后安倍时代,岸田文雄将带领日本走向何方?
日本
岸田文雄
岸田文雄表示将推动包括修宪和增加国防开支等安倍最重视的目标,但他也在试图将自己与前任区分开来,证明自己有能力走出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留下的政治影响。
时事
/
2022.07.20
17
:
16
面对西方孤立与遏制,普京在伊朗找到新盟友
伊朗
普京
西方
普京与伊朗领导人的会面旨在巩固两国联盟,后者对俄罗斯入侵的支持远超中国。此次会面也向世界发出信号:对彼此充满不信任的两个国家可能正在缔结真正的伙伴关系。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9
22
:
52
美国谴责中国“缺席”粮食危机援助行动
美国
中国
粮食
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表示,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国家有可能加速全球粮食危机,并指中国正囤积化肥和粮食。这一言论凸显出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支持普京感到愈发愤怒。
时事
/
2022.07.19
17
:
47
在美国小城,一座中资玉米加工厂引发的问题与忧虑
美国
工厂
一家中企的美国子公司计划在北达科他州一座小城建厂,当地政府称之为机遇,但一些居民因为该公司与中国的关系反对建厂。这凸显出美中关系恶化带来的后果。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8
17
:
34
全球经济遭受多重冲击,加剧滞胀担忧
经济
大流行的影响尚在,乌克兰战争更加剧了各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当前决策者需要解决的是增长放缓和物价飙升的罕见组合。而疫情仍然是决定未来的最大变数。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8
15
:
54
普京改革俄罗斯教育,培养下一代爱国“小战士”
俄罗斯
普京
教育
改革
普京正在利用战争动员全社会,并消除任何潜在异议,他还对公立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向儿童灌输军事化和反西方版本的爱国主义。这些行动对年轻人的影响已初见成效。
时事
/
2022.07.18
13
:
01
与独裁者共舞:拜登与中东重建关系,意在遏制中俄
拜登
中东
独裁
拜登此行强调要加强与海湾地区盟友的关系。为惩罚俄罗斯,拜登就增加石油产量进行谈判,他还力图推动与沙特达成更紧密的电信协议,以对抗中国在该行业的海外影响力。
时事
/
2022.07.15
14
:
28
79岁的拜登还能当好美国总统吗?
美国
拜登
对于在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拜登的能量水平已经很了不起,但作为总统,他的健康状况令很多人感到担忧。拜登坚称计划连任,他的年龄越来越让他的团队和政党感到不安。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4
23
:
39
拜登中东行:一次充满政治风险的出访
拜登
政治
中东
风险
拜登此行旨在试图减缓伊朗核计划、加快中东石油向美国输送的速度,并重塑与沙特的关系。此外,这次访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意在阻止中国在中东地区继续取得进展。
时事
/
2022.07.14
13
:
11
斯里兰卡危机发酵:总统出逃,抗议者与警方冲突
斯里兰卡
冲突
抗议
拉贾帕克萨连夜逃往马尔代夫,抗议者占领了临时领导人的办公室,并在议会外与警察发生冲突。民众对谁将接管国家感到困惑,而垮台的总统仍试图抓住权力。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3
16
:
57
俄乌战争分歧凸显中美关系深刻裂痕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拜登和习近平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会晤,如果双方不能取得相对积极的成果,世界可能进一步迈向冷战式分裂。拜登政府对抗与合作并举的对华政策目前并不成功。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3
15
:
24
眼泪和辱骂:一场尝试帮特朗普保住总统之位的会议
特朗普
2020年选举失败后,特朗普与互相对立的两派顾问举行了一场持续六个多小时的会议,试图保住权力。会议的参与者披露了当时混乱的场面和令人震惊的细节。
时事
/
2022.07.13
13
:
51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坏了吗?
疫情、气候变化、俄乌战争等事件容易让我们感到世界正走向动荡和崩塌。数据却显示,从许多指标来看,世界总体上来说正变得更好。为什么人们还是觉得情况越来越糟?
时事
/
2022.07.12
17
:
07
国家陷入危机,斯里兰卡人在绝望中挣扎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曾拥有稳固的中产阶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如今却深陷经济危机。民众难以获得食品、燃料等生活必需品,被迫在绝望中挣扎,为政府的管理不善和失策付出代价。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12
14
:
39
刺杀安倍枪手动机或与宗教团体“统一教”有关
宗教
刺杀
枪手告诉警方,他对“某一组织”怀有“恨意”。统一教周一确认枪手的母亲是一名教众。这一宗教组织与世界各地的保守政党有联系,安倍曾在其附属组织的活动上发表讲话。
时事
/
2022.07.11
0
:
50
经济崩溃、政治王朝倾覆,斯里兰卡将何去何从?
斯里兰卡
经济
政治
债务、疫情与政治阶层内斗引发抗议和愤怒后,该国总统和首相表示辞职并躲藏起来。一个掌权近20年的政治王朝即将被推翻,但斯里兰卡的政治和经济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时事
/
2022.07.11
22
:
34
美国国务卿与中国外长会面,敦促北京调整对俄立场
美国
中国
布林肯强调了中美共同关切的问题,但敦促北京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王毅则做出尖锐回应,敦促美国不要攻击中国的政治体制、重操冷战时的遏制战略。
时事
/
2022.07.11
15
:
20
安倍遇刺事件是日本控枪政策的成功还是失败?
日本
日本的枪支法以严格著称,枪手使用的粗糙手工武器恰好证明了其有效性。这是一起撼动日本的例外事件,但它也提醒人们,像美国那样大规模枪案永远不会发生在日本。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08
23
:
17
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任期最长首相的复杂政治遗产
安倍晋三
遗产
政治
首相
安倍领导日本走出了经济持续萎靡,但在第二个任期内被爆出一系列丑闻。他未能如愿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没有实现他将日本恢复为正常化军事强国的最终目标。
时事
/
2022.07.08
23
:
05
两个落魄的华人男子,一段互相救赎的友情
在纽约的收容所,陈天与林谟在孤独与饥饿中结下深厚友谊。林谟在天安门事件后辗转前往美国,申请政治避难失败后一直艰难度日。陈天的心底则一直藏着一个秘密。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08
17
:
27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时年67岁
日本
安倍晋三
枪击
首相
安倍在奈良街头发表演讲时遭遇枪击,左胸和颈部右侧中枪,送医时已无生命体征。媒体报道称嫌疑人已被拘捕,是一名40多岁的男子。
时事
/
2022.07.08
17
:
01
约翰逊的首相生涯:因反传统上台,在混乱中离场
传统
首相
约翰逊曾代表英国政治中的新气象,事业也因此发展,但接连的危机和丑闻耗尽了其政党和选民的耐心。他留下了参差不齐的政策遗产,从未摆脱人们对他只受利益驱动的怀疑。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07
16
:
57
丑闻、倒戈与幕后压力:约翰逊如何走到辞职这一步
丑闻
约翰逊的麻烦始于“派对门”,虽然他挺过了不信任投票,但地位开始动摇。本周多名内阁成员辞职后,BBC今日报道称他将辞去保守党党魁一职。
时事
/
2022.07.07
16
:
35
乌克兰战争如何重创“俄罗斯最酷的公司”
俄罗斯
乌克兰
央捷科斯曾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之一,但俄乌战争开始后,该公司市值暴跌,关闭了多项业务。它的命运是对威权国家企业的警示,也成为俄罗斯社会分歧加剧的象征。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07
13
:
25
FBI局长:中国正采取行动预防国际制裁影响
中国
FBI
FBI局长称,面对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北京正在从西方对俄制裁中吸取教训,寻找方法以免受类似经济惩罚,包括试图让在华经营的外国公司更难配合国际制裁等。
时事
/
2022.07.05
17
:
31
前白宫助理证词曝光后,特朗普还能全身而退吗?
美国
特朗普
白宫
特朗普能够从诸多丑闻中幸存,部分原因是当局无法明确其意图。但前白宫助理哈钦森描绘了一个为保住权力不惜一切的鲜明形象,被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是极为有力的证据。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05
15
:
32
“就像用头撞墙”:韩国年轻人涌入政坛的障碍与代价
韩国
政治
年轻人
韩国立法者将担任公职的最低年龄从25岁下调至18岁,这使得一批年轻人积极参选,并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但从筹款、争取提名到就任,他们无不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
时事
/
2022.07.05
13
:
34
国际制裁和疫情打击下,朝鲜“金库”资金从何而来
朝鲜
疫情
最近两年,随着朝鲜因疫情而关闭边界,传统银行也加强了黑客防范,朝鲜长期以来获取现金的非法活动难以为继。加密货币盗窃目前已成为金氏政权日益重要的外汇来源。
时事
/
2022.07.04
23
:
58
朝鲜暗示韩国“外来物”将新冠病毒传入该国
韩国
朝鲜
新冠疫情
病毒
当局要求民众对“气球”、风或“其他气候现象”带入的外来物提高警惕。韩国活动人士向边境发送的气球通常载有谴责金正恩的传单、美钞、以及包含外界新闻的U盘等。
时事
/
2022.07.04
22
:
10
被北约列为“挑战”,中国坚持强硬立场
中国
北约
对北京而言,北约的宣言使其愈发相信自己正被敌对势力包围,四个亚太国家参加北约峰会加剧了这种担忧。北京强硬回应,发出了将继续扩大势力范围的信号。
时事
/
2022.07.04
15
:
48
当20多岁的年轻人在白宫左右大局
美国
白宫
年轻人
26岁的哈钦森在国会暴乱听证会上作证一事凸显了关于华盛顿运作方式鲜为人知的一点:首都的权力中心也许主要由一群老年人掌舵,但推动这些权力中心的是一些年轻人。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7.04
15
:
44
日本控制新冠疫情的秘密武器
日本
新冠疫情
疫情
秘密
尽管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佩戴口罩或接种疫苗,也未实施严格封锁,许多日本人仍自愿遵守这些措施并相互监督。专家认为,社会顺应性是日本在预防新冠方面相对成功的关键因素。
时事
/
2022.06.30
23
:
21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商务部表示,这些公司为俄罗斯军事和国防工业基地提供支持,将阻止其购买美国技术。这一举措表明,拜登政府愿意不遗余力地实施对俄制裁,这可能会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时事
/
2022.06.30
16
:
43
TikTok上的养生伪科学与“谣言粉碎机”
TikTok
社交媒体一直都是虚假信息的沃土,TikTok的独特形式则让虚假言论尤为持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医生、专业人士开始利用同样的传播形式来揭穿相关错误健康信息。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6.30
14
:
50
特朗普抢夺方向盘爆料引发争论
特朗普
方向盘
爆料称,特朗普因安全人员拒绝带其回国会大厦而暴怒,试图抢夺汽车方向盘。几名官员对此提出了异议,引发激烈争论。但官员们确认,特朗普曾试图加入冲入国会的支持者。
时事
/
2022.06.30
14
:
13
北约勾勒强硬战略愿景,首次称中国为“战略挑战”
中国
北约
新愿景把俄罗斯列为主要对手,同时宣布中国为战略“挑战”。这标志着该联盟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此前北约将俄罗斯视为潜在盟友,且从未关注中国。
时事
/
2022.06.29
18
:
05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俄罗斯
拜登
石油
西方
拜登政府坚称,这是让普京失去战争资金来源的最佳方案,还可以缓解油价上涨压力。该计划在理论上很强大,但能否真的起作用、各方能否在结构和执行上达成一致仍属未知。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2.06.29
17
:
13
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特朗普
在关于国会袭击事件的听证会上,特朗普前助手描绘了他任期最后阶段的失控言行。他急于前往国会亲自推翻宪法程序,并要求特勤局给携带武器的支持者放行。
时事
/
2022.06.28
22
:
47
中国回应G7基建计划,反驳“债务陷阱”批评
中国
G7
债务
批评
赵立坚称欢迎七国集团促进全球基建的倡议,但驳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参与国陷入“债务陷阱”的批评,称美国的金融政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最大的债务负担。
前页
1
...
26
27
28
29
30
3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