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3.08.07
18
:
41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2 —— 到底是麻雀還是麻將?
文字
语言
读音
麻雀
關於麻雀發源地,一直眾說紛紜,普遍認為是起源於寧波。古時寧波稱為明州,是跟日本通商的重要口岸,而寧波話的「麻雀」與「麻將」同音,所以日本亦保留了「麻雀」作書面稱呼,讀音就是「マージャン」,可見受寧波影響之重。
文化
/
2023.08.04
18
:
50
【好老公形象受損】杜魯多與妻子分居,將斷送政治前途?
加拿大
社会
分居
婚姻
家庭
形象
政治
竞选
选举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與妻子蘇菲(Sophie Grégoire Trudeau)前日宣告分居,標誌著維繫 18 年的婚姻破裂。縱然這是私人家庭事務,可以說無關公眾利益,但杜魯多經營多年的「好老公」形象,確實為他贏過不少政治本錢。如今夫妻關係破裂,究竟會否衍生政治危機,危及競選連任機會?
文化
/
2023.08.04
18
:
48
把丈夫送到猶太集中營的人:羅莎施納利茲
德国
人性
婚姻
家庭
历史
犹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
背叛
亲人
迫害
集中营
納粹黨掌權前,包括猶太人和當地日耳曼人等的跨民族通婚在德國並不罕見。到了極權時期,這類婚姻成為重大考驗,當猶太丈夫的生意和財產被沒收,配偶的生活同樣會變得艱難。有些人堅守婚姻承諾,但有許多人會選擇離婚。當中一些人是為保護他們的「半猶太」孩子,一些單純因為沒有錢了,有人希望融入「雅利安」社會,也有人出於自我保護,甚至種族仇恨。
文化
/
2023.08.04
18
:
48
陶傑:杜林普被控甚麼罪?
美国
司法
大选
政治
总统选举
阴谋论
美國聯邦檢控官控告杜林普四項刑事罪行,包括「欺詐美國」,最高可以判囚 20 年…… 事件廣泛被認為是政治行為,因為杜林普高調宣佈參選。即使不是政治檢控,事隔兩年,時機上也太「巧合」。
文化
/
2023.08.04
18
:
47
Taylor Swift、Beyoncé 的「巡演通脹」是真的嗎?
新加坡
社会
住宿
娱乐
市场
旅游业
机票
歌手
消费
演唱会
物价
通胀
酒店
音乐
今年 5 月,美國樂壇天后 Beyoncé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巡迴演唱會,瑞典的酒店價格隨即飆升,5 月該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 9.7%,高於預期。當地一位經濟學家戲稱「Beyoncé 要負責」,巨星巡演和娛樂文化真的能刺激通貨膨脹嗎?
文化
/
2023.08.04
18
:
46
海鮮進口管制,在華日本餐廳如何求存?
中国
日本
社会
出入口
国际关系
外交
排放
海关
海鲜
辐射
进口
食材
餐厅
面對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明言相信安全,韓國政府亦支持計劃。至於中國,至今仍要求日本撤回決定,更祭出當地進口海產需經全面輻射檢測來施壓。據報有關產品清關前,要先在海關保留長達一個月,有見及此,部分進口日本食材的餐廳亦要尋找其他供應來源,但就似乎不太順利。
文化
/
2023.08.04
18
:
45
【愛在左右】出書的信仰 呂嘉俊
香港
影片
书籍
本土
纪录
饮食
呂嘉俊做了 20 年的雜誌飲食記者和編輯,直到 2021 年所工作的媒體結業,以個人身份繼續書寫,追溯各種飲食文化的根源。近日,他將其飲食專欄結集成書,決心為香港菜留下更完整、更有系統、更活靈活現的記錄。
文化
/
2023.08.04
18
:
44
【展覽】「一一重構:楊德昌」其影像世界的深度解密
台湾
导演
展览
电影
近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共同主辦楊德昌導演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與影展同步於兩館進行,團隊用了三年時間整理及研究楊德昌導演遺留下來的文本,於是次展覽中首度公開展示這些珍貴文獻與影音檔案,呈現歷來最齊全的楊德昌電影作品以及特別主題放映。
文化
/
2023.08.04
18
:
43
Moyashi:原子彈真的有把日本炸得投降嗎?
日本
二战
原爆
战争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
嚴格來說,雖然原子彈投下與日本投降兩件事有先後次序,但從來沒有實質證據證明兩者存在因果關係。當然這不代表原子彈完全沒有關係,但頂多只是間接原因,當代學界傾向認為投降的決定是多重因素導致。
文化
/
2023.08.04
18
:
42
書店們:照護與被照護
书籍
照护
阅读
近期有書店貓因為邁入老年,而讓店員面對各種照護上的問題,另外有網媒製作關於動物照護的影片,也引起網民一番討論,令我們萌生談論照護問題的念頭。以下節錄 3 本有關「照護與被照護」的書籍。
文化
/
2023.08.04
18
:
41
趙子龍:岳飛當時如何大破金人的拐子馬!?
漫画
文化
/
2023.08.03
18
:
50
奧本海默原先估算,原爆死亡人數僅 2 萬?
日本
二战
原子弹
原爆
核弹
核武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電影「奧本海默」引起全球熱議,廣島與長崎原爆週年紀念亦即將來臨。由奧本海默領導研發的兩顆原子彈,在 1945 年 8 月 6 日投向廣島、8 月 9 日投向長崎,死難人數總共多達 12.9 萬至 22.6 萬人。有歷史學家翻查記錄,原來當年奧本海默團隊原先估算死亡人數只有 2 萬人。落差為何如此巨大?
科技
/
2023.08.03
18
:
49
人工反射陽光有效解溫,為何至今無法實行?
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
地球
天气
太阳
气候变化
全球暖化,極端高溫天氣頻率增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案?太陽地球工程一直備受科學界討論,遮暗陽光可能是扭轉氣候問題方法之一,但具體如何運作?既然地球工程的方法能改變全球暖化的趨勢,為何仍有人反對?
文化
/
2023.08.03
18
:
48
大胃王接連出事,揭示娛樂節目的代價
日本
精神健康
厌食症
娱乐
糖尿病
电视节目
日本藝能界有一類藝人以食量驚人,卻能保持苗條身材聞名,大胃王比賽多年來亦是當地電視台的王牌節目。但鏡頭背後,正常人的身體其實以承受長期進食過量。當大胃王高橋知成在上月離世,加上傳出大胃王「魔女」菅原初代因大腸癌於 3 月病逝的消息,令人更關注大胃王的健康危機。
文化
/
2023.08.03
18
:
47
美國大學的中國分校熱,正在退卻
中国
美国
分校
外交
大学
学府
学生
投资
高等教育
十年前,美國老牌學府杜克大學在中國崑山市開設校區,當時美國學界正值一股中國分校熱。然而去年 11 月一次教職員會議上,杜克大學校長 Vincent Price 一方面表示自己為崑山杜克大學感到驕傲,很高興能幫到一些希望前往美國的學生,但另一方面指領導層考慮是否在 2027 年約滿後繼續與武漢大學合作時,必須要「明確看待」各種問題,例如地緣政治局勢不明朗,以及 COVID-19 期間的校園管理問題。
文化
/
2023.08.03
18
:
46
合成藥物芬太尼,如何改變墨西哥販毒鏈?
美国
墨西哥
暴力
毒品
犯罪
贩毒
5 月,墨西哥最大港口 Manzanillo 的一名海關主任被殺,為當地兩年內第 4 位遭謀殺的海關官員。製造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的化學原料正是經該處由中國入口,販毒集團為爭奪港口控制權而時有衝突,威脅當地海關人員安全。過去 10 年,芬太尼不但成為美國年輕成年人死亡的主因,還令墨西哥的非法毒品貿易從植物類藥物,轉向成本更低、利潤更高的合成藥物,惟暴力事件並未減少。
科技
/
2023.08.03
18
:
45
按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妨礙科學研究?
人类
动物
演化
生物学
研究
科学研究
科研
使用工具,曾經被視為人類獨有技能,後來接二連三有研究證明,有個別物種同樣懂得運用工具。這些研究看似挑戰人類中心主義,但演化生物學家 Marlene Zuk 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指出,如此以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只會曲解生物演化原理,長遠不利科學研究。
文化
/
2023.08.03
18
:
44
【故宮書摘】祝勇:故宮的書法風流
中国
故宫
书法
苏东坡
苏轼
王鞏當年因受蘇東坡「烏臺詩案」牽連而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他的歌妓柔奴不離不棄,隨他遠行,此次,他們自南國北歸,路過黃州,與老友蘇東坡見面。蘇東坡驚訝地發現,柔奴這柔弱的女子,飽經磨難之後,依舊是那麼年輕和漂亮,而且增了幾分魅力。蘇東坡心有不解,弱弱地問一聲:「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柔奴坦然相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文化
/
2023.08.03
18
:
43
林喜兒:The Bear 第二季 —— 美食當前 苦澀在後
厨师
厨房
影评
美食
餐厅
The Bear 第一季口碑強勁,把廚房拍成戰場一樣,主角 Carmy 是星級廚師,從紐約回到芝加哥的家族三文治小店,既收拾爛攤子也要修理自己與家人的心理創傷。隨著上一季意大利三文治店「The Beef」結束,預告了新餐廳「The Bear」誕生。
文化
/
2023.08.03
18
:
42
Ryan Fung:海洋開採,中國「水裡水裡去」
中国
采矿
海洋
资源
金属
太平洋的最深處幾千年來一直未受干擾,但在可見的未來,居住在數千米海底的生物似乎會迎來新的訪客,觸發點是 2021 年,太平洋島國瑙魯觸發一項規則,要求 ISA 在兩年內制定深海開採規定。
文化
/
2023.08.03
18
:
41
月巴氏:1994(16)——「真實謊言」
小说
我和健離開學校。七年,就這樣度過。 沒有去 Pizza Hut,畢竟時間還早;改去蘭香閣,坐在窗旁卡位,各自吃了一個午餐。那個蘭香閣午餐,是我吃過最好味的午餐。 健提議去看「真實謊言」。我沒異議。
文化
/
2023.08.02
18
:
50
【算賬】人類建立工業文明,為何要犧牲鯨魚?
工业化
工业革命
捕猎
捕鲸
历史
海洋
鲸鱼
見證鯨魚慘死,不少香港人大表痛心,並指控觀鯨的市民、遊客和船家是罪魁禍首。在這個保育意識成熟的世代,殺害鯨魚被視為野蠻象徵,但其實工業革命爆發後,鯨魚曾經被視作取之不盡的廉價資源,被提煉成機器零件的潤滑劑。橫跨兩個世紀的捕鯨業,幾乎把地球上的鯨魚獵殺殆盡,令海上最具威嚴的巨獸,一度淪為工業文明的廉價品。
文化
/
2023.08.02
18
:
49
觀鯨學:外國有甚麼法例和指引?
社会
保护
动物
噪音
海洋
责任
鲸鱼
進入本港西貢海域的布氏鯨已經死亡。儘管死因仍待解剖確認,但一些專家認為布氏鯨生前可能被駛來觀鯨的船隻撞擊,如設立禁船區或可避免其死亡。而最終,負責任的觀鯨行為,也是希望湊熱鬧的人需要思考的一環。
文化
/
2023.08.02
18
:
48
日本祭典疫後沒落,努力傳承的人們
日本
社会
传统
社区
祭典
节庆
邻里
全日本每年舉辦約 30 萬場祭典,但隨著人口迅速老化及萎縮,社會關係不如以往緊密,類似儀式愈來愈難吸引人參加。對缺乏自發組織者及資源的地方節慶活動而言,COVID-19 及聚會限制更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化
/
2023.08.02
18
:
47
除了不明飛行物,美國領空還有更多潛在威脅
美国
不明飞行物
国家安全
天空
领空
即使並非確實有外星生物來訪地球,空中仍潛藏著各種值得關注的飛行物,如 2 月曾飛越整個美國大陸的中國氣球。然而,美國國內領空超過 1,370 萬平方公里,還未計海洋上領空,要有效監視並找出 UAP 或其他物體,可謂一大挑戰。
文化
/
2023.08.02
18
:
46
移民路長:等候無期的澳洲父母簽證
社会
家庭
澳洲
父母
移民
签证
澳洲向來是移民熱門地,不少人以「付費型父母簽證」方式,花上大筆金錢讓雙親盡快赴澳團聚,但內政部積壓了逾 8.6 萬份申請,審理時間增至 12 至 15 年。若申請「非付費型」,更可能要等數十年。這種「永久臨時」的局面,令他們以至全家在身心及經濟上陷入困境。獨立研究員 Peter Mares 就發表報告「父母難題」,並改編成文章在「衛報」刊出。
科技
/
2023.08.02
18
:
45
跟 ChatGPT 聊天的機械人,會進化成怎樣?
美国
人工智能
過往,實體機械人不太能掌握不認識的東西,亦難以將塑膠恐龍跟絕種動物聯繫起來。據「紐約時報」報道,Google 的新機械人已應用推動 ChatGPT、Bard 等聊天機械人發展的大型語言模型,突破舊有限制,更可透過大量互聯網文本持續學習。
文化
/
2023.08.02
18
:
43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3
伦敦
古典音乐
铁路
音乐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 of my current series of articles, I have discussed the quintessence of six London tube lines and likened each of them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I am excited to continue this musical explor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network in the British capital.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e Northern and District Lines and explore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qualities.
文化
/
2023.08.02
18
:
42
曾詩敏:女足世界盃的人生哲理
日本
女子
女性
足球
运动
女子足球世界盃繼續如火如荼進行,具娛樂性和意義的話題和賽果連連上演。其中一個震撼賽果來自日本女足。
文化
/
2023.08.02
18
:
41
筆是港媽:在日出產 —— 照顧低出生體重兒
出产
怀孕
母亲
育儿
体重
女兒終於順利出生,但體重只有 2,330 克,因為低於 2,500 克,被列為低出生體重兒而需要密切醫療監察。經醫生診斷後,幸運地一切正常,只需要主力增重。然而,女兒始終體重過低,體溫調節上會比較差,需要用電板、戴小帽子和毛巾等來額外保暖。即使屬於低出生體重兒,出生後第三日需要開始由媽媽親自主力照顧,每天早上都會有兒科醫生診察,有問題也可以隨時請教助產師。
文化
/
2023.08.01
18
:
50
原子彈降世前:東京大轟炸
日本
美国
二战
战争
历史
火灾
灾难
炸药
空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往評論傾向認為原爆是日本在二戰投降的關鍵,不過近年愈來愈多人質疑日本在原爆前已處於崩潰邊緣。同年稍早的 3 月 9 日至 10 日晚上,美軍就以燃燒彈大規模空襲東京,造成超過 10 萬人死亡,把首都夷為平地,是人類史上最血腥的空襲行動。
文化
/
2023.08.01
18
:
49
政治兩極化,美國選舉官員現辭職潮
美国
政治
总统选举
选民
选举
美國明年舉行總統大選,各州的縣級選舉官員責任重大,但政治兩極化令很多人萌生去意。美國投票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在亞利桑那、賓夕凡尼亞和喬治亞等激戰州份,過去 4 年選舉官員流失率飆升。另有民調指出,部分現職者計劃在大選前請辭。北卡羅萊納州的情況特別嚴峻,急速變化的選舉法卻使新人更難接手。
文化
/
2023.08.01
18
:
48
地球真的比 10 萬年前更熱?
社会
气温
温度
热浪
考古
酷热
高温
全球正經歷極端高溫,有媒體甚至聲稱日常溫度已達至 10 萬年來最高,使人不禁疑惑:地球可曾如此熱過?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古氣候學家 Darrell Kaufman,最近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談及有關論述,因缺乏可追溯至 10 萬年前的詳細記錄而難以定斷,並就地球上一次面臨如此高溫提供了一些較可靠的根據。
文化
/
2023.08.01
18
:
47
瑞典為何成為穆斯林國家的頭號敵人?
丹麦
伊拉克
伊朗
瑞典
信仰
北欧
北约
可兰经
国际关系
外交
宗教
穆斯林
难民
瑞典近月發生多宗焚燒「可蘭經」事件,惹來穆斯林國家抨擊,更觸發連串外交風波,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先後召見瑞典外交官,伊拉克下令驅逐瑞典大使,加劇瑞典與穆斯林國家的緊張關係。但有分析認為,伊朗和伊拉克政權正利用事件來轉移國民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俄羅斯也在背後發功協助傳播虛假消息,企圖擴大瑞典與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之間的矛盾,阻礙其加入北約之路。
文化
/
2023.08.01
18
:
46
大腦甚麼時候運作最佳?
精神健康
信息
大脑
思考
神经元
過去數十年,神經科學家一直以「臨界大腦假說」探討大腦如何處理信息。它假設大腦活動總是徘徊於「隨機」和「有序」兩個階段之間,前者是指大腦活動並不活躍,後者則是指過度活躍並處於癲癇發作的邊緣;兩者之間有一種稱為「臨界點」的平衡狀態,最有利於大腦同時處理多種複雜信息,如計算、傳輸和儲存信息等。
文化
/
2023.08.01
18
:
45
頭皮太多好尷尬?你可以做的是……
精神健康
外表
皮肤
真菌
护理
头皮屑
头发
发型
「綿綿頭上飛花」,在冰天雪地可能十分浪漫,不過若在平日恐怕就很尷尬。頭皮屑問題數千年前已有古希臘醫生描述,如今更估計近半成年人曾有相關問題。雖然算不上嚴重損害健康,但頭皮屑有礙觀瞻,或影響社交、髮型設計、穿著打扮等等。南澳大學臨床與健康科學副教授 Lorraine Mackenzie 及博士候選人 Sean Mangion,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分享跟頭上飛花說再見的方法。
文化
/
2023.08.01
18
:
43
Moyashi:集體回憶凋零後,香港會是個神話
香港
移居
移民
有人認為入鄉隨俗,盡力融入當地社區是應該的;有人認為政治訴求也許無法長期維持,但香港人起碼需要保留自身的文化和語言。兩者未必矛盾,只不過現實執行之際多有衝突,因為每個人對「融入當地」的意義都有差異,更基本的問題是所謂「自身文化」到底是甚麼。
文化
/
2023.08.01
18
:
42
Ryan Fung:碳足迹,銀行只認 3 分 1?
责任
资本市场
金融
银行
銀行是百業之母,在個人和企業融資擔任關鍵角色,間接影響著全球的碳排放,但路透社最新報道,銀行業只打算承擔箇中所涉碳排放的 3 分 1,做法公允與否,未來相信有排拗。
文化
/
2023.08.01
18
:
41
Hong Kong Infosphere:紀錄片作為研究方法
学术
影片
纪录片
电影
在眾多影片類型當中,紀錄片一向是比較冷門的選擇,但過去十幾年裡,世界各地觀眾對於這創作類型的興趣持續提高,就連 Netflix、Hulu、Disney+ 等大型串流媒體平台也逐漸增加紀錄片選擇。近年紀錄片亦慢慢打進學術界,成為可承認的研究方法之一。愈來愈多學者開始將紀錄片製作應用於他們的研究,以生產和傳播知識(Fitzgerald & Lowe, 2020)。
文化
/
2023.07.31
18
:
50
蘇格蘭大擱淺:為何救鯨這麼難?
英国
社会
动物
拯救
搁浅
救援
鲸鱼
最近香港海域出現鯨魚蹤影,吸引大批巿民出海觀鯨。半個月前,蘇格蘭西北部海岸則發生有記錄以來最大宗鯨魚擱淺事故,55 條鯨魚驚現海灘,大批義工前仆後繼,幫助鯨魚重返大海。究竟拯救過程為何如此艱鉅?鯨魚的最後命運又如何?
科技
/
2023.07.31
18
:
49
勞動力短缺,日本政府改用 ChatGPT 處理公務?
日本
人工智能
安全
工作
政府
数据
职场
許多人擔心人工智能(AI)會令自己飯碗不保,日本政府怕的卻是勞動力短缺。「日經亞洲」報道,當局將採用生成式 AI 聊天機械人 ChatGPT 來處理文書事務和分析。其實類似做法在當地已試行一段時間,原因是該國人口下降、員工人手不足,實驗結果亦顯示使用 ChatGPT 處理公務有助提升工作效率。這會否成為未來趨勢?
文化
/
2023.07.31
18
:
48
為愛對抗極權:納粹德國的玫瑰大街示威
德国
婚姻
妇女
抗议
历史
犹太
犹太人
示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
盖世太保
集中营
1933 到 1945 年納粹德國時期,是人類歷史黑暗的一頁。納粹德國對外發動血腥戰爭,令歐洲陷入一遍火海;對內建立極權統治,種族清洗猶太人。在鐵腕管治加上強大文宣機器支持下,「玫瑰大街示威」(Rosenstrasse protest)乃當時國內罕見的大型反抗活動。一班勇敢的女性站出來,要求當局釋放自己的猶太丈夫、孩子和親友。
文化
/
2023.07.31
18
:
47
在俄羅斯,沒有 Barbie 電影的 Barbie 派對
俄罗斯
交流
制裁
派对
潮流
盗版
粉红色
电影
今個夏天,Barbie 與「奧本海默」(Oppenheimer)在全球多地上映,雙雙成為最矚目電影,更創下疫後美國票房新高,但荷里活主要電影公司正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暫停於當地上映。無緣與世界同樂,有俄人選擇走到外國觀影,亦有人在國內享受沒有電影的 Barbie 派對。
科技
/
2023.07.31
18
:
46
冷鋪路面可以減緩熱島效應?
美国
热岛效应
热浪
道路
降温
高温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氣溫高達攝氏 40 度以上,有攝影記者形容戶外工作宛如地獄,相機和手機要用冰塊降溫以免故障,人如果不慎倒地更有可能燙傷。路面之所以高溫,原因之一是傳統瀝青混凝土吸熱,「冷鋪路面」(cool pavement)這種設計則可反射陽光,減少行人路的熱量,嘗試解決城市熱島效應。
科技
/
2023.07.31
18
:
45
【Soul Monday】穿上特製背心,聽障人士也可感受音樂
失聪
感官
残疾
听觉
触觉
音乐
音乐会
現在,失聰或聽障人士也可在音樂會體驗管弦樂的美妙了。觀眾只要穿上特製背心及穿戴裝置,就可透過震動上背感受小提琴聲,大提琴及低音樂器的聲響在下背位置,號聲會出現在肩膊,獨奏聲則在手腕。
文化
/
2023.07.31
18
:
43
呂嘉俊:用廚師的角度看灌湯餃
香港
传统
师傅
茶楼
酒楼
饮食
餐厅
点心
真正嘗過灌湯餃,試到餃在湯中的鮮味,自此記憶猶新。但出來工作後,晴天霹靂,原來過去吃到的灌湯餃並非傳統款式,那種湯浸著餃的吃法絕非正宗。
文化
/
2023.07.31
18
:
42
戰爭教室:國與國之間為何會發生戰爭?
国家
国际关系
战争
冲突
角力
也許人類社會中衝突的確愈見減少,但為何戰爭仍然無法根絕?
文化
/
2023.07.31
18
:
41
筆是港媽:英國人的後花園 —— 康和
英国
假期
城堡
旅游
景点
亲子
英國人不想乘搭飛機和額外花昂貴的交通費,或想帶同子女來一個遠離城市的假日小旅行,就會選擇這些地方。以下分享西南部康和(Cornwall)三個具歷史文化、可飽覽美景的地方。
文化
/
2023.07.28
18
:
50
收購島國建地堡,可逃過末日浩劫?
主权国家
企业家
加密货币
国家
太平洋
富豪
岛国
新殖民主义
瑙鲁
已申請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上週入稟法院,控告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 與其他三名高層挪用公司 10 億美元,試圖收購太平洋島國瑙魯(Nauru)以建造「末日地堡」,期望在人類大滅絕之時避過一劫。計劃是否妙想天開?瑙魯政府又如何回應?
文化
/
2023.07.28
18
:
49
全球 AI 競賽,監管有何不同?
中国
欧洲
美国
人工智能
企业
公平
数据
欧盟
法规
监管
隨著人工智能(AI)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紛紛討論監管生成式 AI,中美在這方面的競爭也延伸到立法層面。中國將於 8 月起依法監管生成式 AI,其監管模式跟其他國家的準則有何不同?
文化
/
2023.07.28
18
:
48
希臘山火頻發,旅客還會再來嗎?
希腊
社会
山火
岛屿
旅客
旅游
旅游胜地
旅游业
景点
气候变化
火灾
燃燒超過一週的希臘羅德島(Rhodes)大火,已疏散超過 2 萬人,包括數以千計遊客。與此同時,埃維亞島(Evia)和另一熱門旅遊地點科孚島(Corfu)的火災也還待撲滅。當地旅遊業界擔心,大火破壞嚴重,氣溫上升又加劇山火風險,過後旅客可能不再來。
文化
/
2023.07.28
18
:
47
陶傑:為甚麼暑假 Barbenheimer 的「雙戲消費」不能成立
美国
文学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电影
對於知識分子:有如在教堂裡,不可聽完牧師講道之後,在後室看脫衣舞。不是不可以看,而是要走出教堂,拜託,過兩三天可以嗎?
文化
/
2023.07.28
18
:
46
要報俄國事實,先得離開俄國
俄罗斯
报道
审查
打压
挪威
新闻
新闻自由
言论自由
记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與克里姆林宮意見不同的獨立媒體相繼被結業,記者亦被迫逃至海外,包括部分領土位於北極圈以北的挪威。鄰近俄國邊境、總部位於城鎮希爾克內斯(Kirkenes)的網媒 The Barents Observer ,便接收了不少流亡的俄國記者。他們在挪威繼續本業,為在俄讀者報道國內真實情況。
文化
/
2023.07.28
18
:
45
美國多個地區供水,證實含永久化學物質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水
水龙头
污染
淡水
饮用水
最新研究發現,美國 45% 的自來水供應,可能含有至少一種 PFAS。專家指出要根治問題,需靠如美國化工公司杜邦(DuPont)和製造商 3M 等減少使用 PFAS 或承擔其去除費用;供水商也須遵守安全法規,惟現時各州對 PFAS 的政策各有不同。
文化
/
2023.07.28
18
:
44
【展覽】藝術家劉棟「布的幻想」—— 纖維編織的萬千世界
香港
展览
布
拼贴
色彩
艺术
如何利用不同色彩及圖案的布料,創作獨特、富動感而精緻細膩的「畫作」?「布的幻想 —— 劉棟纖維藝術展」將讓你對纖維藝術有更多想像。
文化
/
2023.07.28
18
:
43
Moyashi:邏輯建構中 —— 艾未未作品展
展览
文物
艾未未
艺术
设计
為何藝術展會在一個關於設計的空間中舉行?原來這與展覽的主題有關。是次展覽中,展品基本上有兩種:別種物料造出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物以別種形式展現。
文化
/
2023.07.28
18
:
42
書店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书籍
极权
昆德拉逝世,令人回想他的小說中豐富的主題,這些主題也反映了昆德拉在生命不同階段中關注的問題。最初的「玩笑」、「可笑的愛」以玩笑對抗極權,「笑忘書」梳理極權生活下的笑與遺忘:80 年代發表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則關注存在的輕與重,也涉及到同時存在於極權與民主社會的媚俗問題。爾後,昆德拉一直從中擴展他的小說母題,比如「賦別曲」、「不朽」、「身份」等。到了封筆之作「無謂的盛宴」,昆德拉告訴我們,只能把荒誕狂暴的世界當成無意義般忽略。
文化
/
2023.07.28
18
:
41
趙子龍:你這種犯罪者別污染我們的運動!
漫画
文化
/
2023.07.27
18
:
50
原子彈誕生地:洛斯阿拉莫斯
美国
实验室
核
核弹
核武
机密
历史
物理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
名導基斯杜化路蘭新作「奧本海默」(Oppenheimer)成為全球熱話,讓更多人了解「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複雜一生。提到這位一代物理天才和他領導的「曼哈頓計劃」,不能不提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最近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旗下雜誌就以專題報道,講述實驗室的人和事。
文化
/
2023.07.27
18
:
49
【聯合國呼籲】校內禁用手機,實際可行嗎?
英国
社会
学校
学童
学习
手机
数码
智能手机
智能電話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少學校都默許學生攜帶手機回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新報告卻主張,學校應禁止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減少課堂上的干擾,提高學習效率,又保護兒童免受網絡欺凌。一些教師同意禁令有助課堂管理,亦有同業認為禁令形同虛設,更可能錯失難得的教學工具。
前页
1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