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社会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选举
政治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9
關繼威反映的越南船民危機真貌
越南
香港
社会
奥斯卡
历史
难民
电影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台譯:媽的多重宇宙)成為今屆奧斯卡大贏家,兩位得獎者與香港甚有淵源 —— 馬來西亞籍影后楊紫瓊在港出道,最佳男配角關繼威(Ke Huy Quan)是昔日逃港的越南船民。翻查報道,關繼威與家人曾經在 39 年前談及逃難經歷,其中提供了幾個線索,足以破除主流對船民危機的普遍誤解。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8
陶傑:奧斯卡甚麼時候不政治
美国
社会
奥斯卡
政治
自由主义
进步
电影
奧斯卡幾乎歷年都涉及政治,由 50 年前「教父」主角馬龍白蘭度拒絕領獎,改由一名印第安少女上台宣讀平權宣言開始,奧斯卡就逐步陷入政治。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6
醉駕的另類功用:車直送烏克蘭當後勤
乌克兰
社会
充公
前苏联
拉脱维亚
汽车
波罗的海
自去年 2 月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得到各國軍事援助,包括美國承諾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英國的軍事訓練、德國計劃提供豹 2 坦克(Leopard 2)等,最近更收到來自拉脫維亞的醉駕充公車,用於當地軍事後勤工作,讓違法司機被沒收的車輛可重用於正途上。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3
鴻若遠:MH370 消失的馬航客機 —— 你和深層政府之間的距離
社会
政治
真相
纪录片
调查
阴谋论
马航
當最近所有人都忙著討論 Netflix 剛上線的韓國邪教紀錄片時,我更關心的是另一個紀錄片「MH370:消失的馬航客機」(MH370:The Plane That Disappeared)。 雖然兩者都有獵奇成分(先申報利益,本人兩個都看了),但相對地「MH370」 更讓我著迷。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2
Moyashi:戲內戲外的天馬行空
社会
亚裔
地缘政治
奥斯卡
翻译
電影其中一個高明之處是對於「多重宇宙」的詮釋,能夠貫通戲內戲外,假作真時真亦假,連電影本身甚至觀眾也體現了這個概念。「亞裔」是個貌似統一的稱呼,但從語言文化、國族認同、地政衝突、到世代差異,實際包裹的元素卻是雜亂多元。電影以貌合神離的家庭作為隱喻,安排每個成員都操不同語言或方言,體現了所謂的「亞裔」其實是一群自說自話的不同人。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1
紳士大哥:一句「亞洲人吐氣揚眉」—— 暴露種族歧視根深柢固
亚洲
社会
奥斯卡
平权
歧视
民族主义
种族
楊紫瓊在奧斯卡摘下影后桂冠,社交平台被全面洗版,大家鼓掌祝賀這位我們熟悉的老朋友,站在演員生涯的巔峰,我亦有所感動。不過有句說話我一定不會講的,就是「亞洲人終於吐氣揚眉」。
CUP
/
文化
/
2023.03.13
18
:
46
3.11 十二週年:河豚成福島漁民福星
日本
社会
水产
河豚
海鲜
渔业
福岛
河豚是一種處理不當就能致命的美食,對被 2011 年核災破壞的福島漁業來說,牠們則是救星。當地漁民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自 12 年前日本東北部發生災難級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熔毀後,已沒太多好消息,被稱為「福虎」(福とら)的虎河豚再次點燃他們的希望。
CUP
/
文化
/
2023.03.10
17
:
50
3.11 十二週年:日本人準備重啟核電
日本
日本
社会
政策
核能
核电厂
福岛
能源危机
3.11 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災重創經濟,引起各國省思與警惕。12 年後,一場全球能源危機使該國計劃重啟核電,首相岸田文雄更強調將推進開發新一代反應堆,意味著推翻 3.11 後零核政策。這個冬天面對不斷上漲的供暖費用,令更多民眾開始重新評估使用更便宜、更穩定能源的好處,甚至有些住在核電站附近的人已放下恐懼。那麼,日本要重新擁抱核電嗎?
CUP
/
科技
/
2023.03.10
17
:
49
3.11 十二週年,防災數碼化
日本
社会
城市
灾害
疏散
防灾
3.11 日本東北大地震踏入 12 週年,在悼念死難者及重建受災區的同時,各界還致力研究及提升防災技術,盡量減少下一場災害的傷亡及破壞。數碼對映(digital twin)、無人機攝影、即時通訊軟件、都市人群疏散系統…… 防災數碼化成最新趨勢,還擁有龐大商業潛力。
CUP
/
文化
/
2023.03.10
17
:
47
【BBC 都報了】喜多川性醜聞,為何日本主流傳媒保持沉默
日本
社会
偶像
娱乐
媒体
性侵
新闻
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推出專題節目,探討日本男偶像搖籃 Johnny’s 事務所創辦人 Johnny 喜多川多年來的性侵醜聞。雖然醜聞流傳已久,雜誌「週刊文春」早已刊登過涉及多位受害人的報道,但日媒大多選擇沉默。即使這次節目令人嘩然,仍沒有日本主流電視及報章願意多作報道。
CUP
/
文化
/
2023.03.10
17
:
46
緬甸政變後,他們成為了「河流清潔工」
缅甸
社会
回收
塑胶
河流
经济危机
维生
职业
军事政变
自緬甸軍事政變以來,歐美國家實施一波波經濟制裁,加劇緬甸經濟危機,國內失業率攀升。不少民眾失業後轉行做「河流清潔工」,每日在受污染的河流和溪水收集塑膠物料,這份工作已成為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CUP
/
文化
/
2023.03.10
17
:
43
Moyashi:廁所爭奪戰
社会
公平
厕所
性别
跨性別女廁論其實是半桶水的命題,如果真的要打破固有的性別概念,則沒有必要區分男女,男女廁之分根本是多餘的。於是,最終邏輯不是「跨女能不能進女廁」,而是「廁所不分性別」。
CUP
/
文化
/
2023.03.09
17
:
45
威士忌與真菌:天使的分享,居民的噩夢
美国
社会
企业
威士忌
真菌
酒厂
酿酒
威士忌為愛酒之人帶來快樂,但其生產過程卻令一些人極度困擾。在美國一間威士忌酒廠附近,房屋、汽車及樹木被酒精揮發引起的黑色真菌覆蓋。首位對此類「威士忌真菌」進行分類的真菌學家 James Scott 指出:「我會說這不僅僅是一種麻煩,而是確實具破壞力。」居民即使不斷清潔,也趕不及其生長速度。
CUP
/
文化
/
2023.03.08
17
:
49
【AI 時代求生指南之五】老師應該教些甚麼?
社会
人工智能
功课
学生
学习
教师
教育
课程
隨著 AI 工具普及,教育界首先擔憂的是學生作弊問題,不少院校都以封殺 AI 強硬回應。然而,AI 作為未來發展大勢,不少技能不再是人類專利,「AI 清零」未必是出路,有教育部門毅然決定「與 AI 共存」,但問題是老師應該教學生甚麼?有甚麼無可替代的技能,值得我們在 AI 時代裡用心栽培?
CUP
/
文化
/
2023.03.08
17
:
47
西巴布亞民族解放軍爭取獨立,脅持人質可行嗎?
印尼
社会
人质
独立
纽西兰
绑架
2 月 7 日,紐西蘭籍機師 Philip Mehrtens 在印尼巴布亞被武裝分離組織西巴布亞民族解放軍(TPNPB)脅持,事件至今已持續一個月。TPNPB 向 BBC 印尼表示,在西巴布亞獲承認獨立前不會釋放人質;但當地坐擁各類豐富資源,難以想像印尼政府會為毫無瓜葛的外國人而放棄。
CUP
/
文化
/
2023.03.08
17
:
47
【烏克蘭戰爭】性暴力:令人髮指的「隱形」罪行
俄罗斯
社会
性侵
暴力
虐待
军事
军队
聯合國去年 9 月發表報告,指俄羅斯軍隊侵略烏克蘭以來犯下 30 宗性暴力罪行,包括 8 宗強姦婦女案,以及 15 宗針對男性的虐待行為。烏府官員及人道組織指,哈爾科夫及赫爾松等俄軍佔領區獲解放後,舉報數目飆升至數百宗,至少 10 名未成年人士受害。戰爭縱未結束,公義急需彰顯。但如何撫平創傷及搜證提控,總是敏感、複雜而艱鉅。
CUP
/
文化
/
2023.03.08
17
:
46
日本放寬電動滑板車限制,環保還是新亂源?
日本
社会
交通
污染
环保
日本將在 7 月起實施修訂版道路交通法,允許 16 歲以上的人免執照駕駛最高時速 20 公里的電動滑板車。電動滑板車方便出行且不會造成污染,但這到底是環保的代步工具,還是容易引致交通混亂的新風險?
CUP
/
文化
/
2023.03.07
17
:
50
【以神之名】聲名狼藉的攝理教,如何向日本大學生傳教?
日本
社会
信仰
传教
南韩
大学生
性侵犯
邪教
Netflix 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揭露南韓新興宗教「攝理教」(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教主鄭明析的性侵惡行,當中現身說法的受害者是香港人,並為男星方力申女友,因此引起廣泛關注。2006 年鄭在性侵民事訴訟敗訴,其中一位受害者為日籍前信徒。案件引起日本民眾騷動後,全國大學開始設法防止攝理教滲入校園。然而,日本的攝理教信徒卻是有增無減,專家認為這與其獨特的傳教手段有莫大關係。
CUP
/
科技
/
2023.03.07
17
:
48
【新詞】矽谷價值:科技巨頭與言論自由能相容嗎?
社会
书籍
网络
言论自由
阅读
相信無論是讀者抑或社交媒體版主,都感受到網絡演算法如何左右了公共討論。除此之外,社交媒體不透明的檢舉和封號政策,以及大眾對「政治正確」的憂慮,都令人反思在電子世代,言論自由如何被蠶食。社運家 Jillian York 在 2021 年出版的著作 Silicon Values,就提出矽谷價值一詞,反思在科技巨頭的壟斷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CUP
/
文化
/
2023.03.07
17
:
47
移民家庭最關心的問題:在哪裡養育孩子最好?
日本
芬兰
荷兰
西班牙
社会
儿童
学生
家庭
爱沙尼亚
移民
育儿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最近發表一項有關兒童福祉的報告,根據全球最富裕國家的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環境、教育體系、育兒假政策等進行排名。英國廣播公司(BBC)參考了其中一些評分,為準備移民家庭尋找養育孩子的理想地。
CUP
/
文化
/
2023.03.07
17
:
45
PMC Ryodan:俄烏戰事中,神秘的青少年次文化正在冒起
俄罗斯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年轻人
打斗
殴斗
冨樫義博漫畫 HUNTER×HUNTER 裡,有個實力強大的強盜組織幻影旅團,每個成員的蜘蛛紋身上有個數字,組織也有別稱「蜘蛛」(クモ)。受這個專門搶劫盜竊的旅團影響,俄羅斯青少年之間最近興起一種名為 PMC Ryodan 或 PMC Redan(ЧВК Реданом)的次文化。他們通常會穿全黑的 4 號蜘蛛制服,聯群結隊行動,但有傳各地的 PMC Ryodan 成員參與毆鬥,甚至一切都是烏克蘭方面建構的偽次交化,危害俄國國家安全,政府要嚴厲打擊。
CUP
/
文化
/
2023.03.07
17
:
44
【CUPodcast】ESG 傾呢啲:城市應對氣候風險的方案
社会
方案
極端天氣為全球帶來種種自然災害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城市政策,各地專家有何創新方案,去應對氣候風險,並提升城市處理氣候問題的能力?
CUP
/
文化
/
2023.03.06
17
:
50
長命百歲不是夢,一輩子太長怎麼辦?
社会
精神健康
中年
人生
寿命
工作
成人
改革
教育
生涯
老人
长寿
一個人大約接受 20 年教育,工作 45 年,到 65 歲退休享受餘下人生;三階段人生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不過人類預期壽命一直延長,香港一個 2020 年出生的男嬰,平均預期壽命 82.9 歲已算低估,超過 90 歲實在不足為奇。更漫長的人生,或者需要另一套活法。
CUP
/
文化
/
2023.03.06
17
:
48
教師大舉「消失」,俄羅斯教育制度崩潰
俄罗斯
俄罗斯
社会
动员
教师
教育
移民
教師不足問題困擾俄羅斯多年,不少年輕後晉需要「下鄉」填補空缺。但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俄國各地更是「人去校空」,有指約有數百名教育界人士移居別國,部分同業則因反戰而被革職。普京去年秋天頒佈動員令後,再有大批男教師被徵召上陣,他們不是逃命便是喪命,成為壓垮教育制度的最後一根稻草。
CUP
/
文化
/
2023.03.06
17
:
46
【漂綠】以回收為名,轉賣運動鞋到印尼二手市場
印尼
新加坡
社会
企业
回收
运动鞋
近年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不少企業致力推動循環經濟,但成效備受質疑。以美國老牌化工巨擘陶氏化學(Dow)為例,陶氏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回收運動鞋,對外宣稱鞋底的橡膠材料回收後,會製成操場跑道或遊樂場。不過路透社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運動鞋並未被回收再造,而是被二手商轉賣到印尼市場出售。
CUP
/
文化
/
2023.03.03
17
:
47
為何美國未能解決難民童工問題?
美国
美国
社会
企业
强迫劳动
童工
难民
非法
美國「紐約時報」早前調查發現,當地多間企業涉嫌無視法例,非法僱用難民童工。這些童工需要長時間通宵工作,且有可能發生工傷事故,為何美國勞工部發現違規行為亦難以執法,童工打熱線求助也解決不了問題?拜登政府又做了些甚麼防止難民兒童受到勞動剝削?
CUP
/
文化
/
2023.03.03
17
:
46
紅色黃金:地中海珊瑚走私猖獗
社会
捕捞
海洋
珊瑚
珠宝
走私
在地中海及紅海水深數百呎之地,住了大批迴避光照的紅珊瑚,促進生態系統發展。而在珠寶商眼中,它們卻是搶手的原材料。人類捕撈用的拖網長年摧毀珊瑚礁,氣候變化使海洋急劇升溫亦帶來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將紅珊瑚列入其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但地中海周邊興起的珊瑚走私生意,加速其消亡。
CUP
/
文化
/
2023.03.03
17
:
45
為何星期日恐懼變得更嚴重?
社会
精神健康
上班族
工作
情绪
焦虑
职场
一般打工仔在星期日晚上或多或少會感到有些憂鬱焦慮,因為一覺醒來會再次墮進工作輪迴中。西方以「Sunday scaries」形容休假完結快要上班的不安,這種愁苦感覺已逐漸成為困擾,2,000 名受訪美國上班族中,高達 75% 都在經歷星期日恐懼,估計是因為經濟不確定性增加、財務壓力和就業問題。
CUP
/
文化
/
2023.03.03
17
:
43
Moyashi:內容農場的社會意義
社会
文章
社交媒体
网络
讨论区
资讯
如果要為內容農場分類,基本上有兩種,一是純粹把網上已有的文章轉載,藉大包圍的方式登上搜尋頁面的前端;二是輯錄社交媒體上的熱話及留言,借聳動的標題獲取流量。無論是哪一種,通常都被認為是垃圾資訊的源頭,人人得而誅之。
CUP
/
文化
/
2023.03.02
17
:
49
在家工作模式,如何打擊曼克頓經濟?
美国
社会
消费
经济
在過去 3 年的疫情,各地政府推出多項社交距離,反而意外地令到在家工作模式普及起來。無論僱主抑或是僱員,部分日子在家工作可能是好事,前者可以節省辦公室資源,後者可以省卻交通時間和費用。不過,專家仍未完全掌握在家工作模式對宏觀經濟的具體影響。在 2 月中,美國「彭博社」就刊登一篇詳盡的數據新聞報道,講述曼克頓過去一年如何因在家工作損失 120 億美元。
CUP
/
科技
/
2023.03.02
17
:
47
不懂用影印機?社會新鮮人的「科技恥辱」
社会
年轻人
打印机
办公室
IT 達人、科技擔當、上網專員…… 社會新鮮人的職場定位,恐怕離不開這些。在年長同事眼中,小至手機設定,大至建立網站,他們都能輕鬆解決。但對 Z 世代白領來說,辦公室的尋常電子用品反而難懂,傳真機、掃瞄器、外置硬碟,用起來都一頭霧水,請教前輩又怕被嫌棄,為此感到「科技恥辱」(tech shame)。
CUP
/
文化
/
2023.03.02
17
:
46
突破官媒一言堂,公民記者「落區」報新聞
委内瑞拉
社会
传媒
媒体
新闻
言论自由
记者
委內瑞拉的言論自由大幅收窄,新聞業由官媒或親政府機構主導,獨立媒體難覓生存空間。美國「華盛頓郵報」發現,當地一些公民記者效法政治人物「落區」,拿起一枝咪高峰和自己所寫的報道,站在街道、露台,甚至巴士車廂,直接向街坊讀出新聞內容。
CUP
/
文化
/
2023.03.02
17
:
45
對抗光污染:一個蘇格蘭小鎮的黑夜實驗
社会
光源
天空
灯光
能源
自然
苏格兰
黑夜
光污染除了浪費能源,也會影響生態,例如雀鳥和一些夜行動物的活動,以及人類的作息與生理時鐘。專家們都想辦法應對光污染,在蘇格蘭,有一個小鎮就進行了一連串的黑夜實驗,讓星空再次變得澄明。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50
【圖解】疫情 3 年,時光機上看他們
香港
社会
回顾
疫情
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 3 年,3 年是個怎樣的概念?若要回想過去這幾年,到底是如何走過的,或者也會赫然一片空白,不知從何說起。當日香港出現由內地輸入的第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那是 2020 年 1 月 23 日。後來首次出現本地確診個案,那是 2 月 4 日,就此正式掀起疫情序幕。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49
疫情後遺症:即棄口罩糾纏野生動物
社会
口罩
垃圾
塑胶
野生动物
雀鸟
鸟类
「後口罩時代」下,選擇的自由終於回到個人手上。口罩令撤銷,或者有人仍會外出佩戴口罩,但野生動物似乎沒有選擇。近年全球人人使用即棄口罩,遺下大量塑膠垃圾。疫情大流行期間產生數十億計個口罩、手套,令塑膠污染問題更趨嚴重,並對野生動物構成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的風險。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48
在人類歷史中,吃人肉曾經是神聖而普及
社会
人肉
南美洲
印度教
历史
在現代文明中,同類相食(cannibalism)一直被視為禁忌。在近代,一些發達國家的傳媒和流行文化產物,會透過食人族的故事,把南美、非洲、太洋洲等發展中地區,塑造出野蠻和落後的形象。其實吃人肉的習俗,遠比我們想像中普及,而且在某些時空曾被喻為神聖。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46
日本蛋供應不穩,餐廳菜式愈見減少
日本
社会
短缺
禽流感
鸡蛋
饮食
餐厅
烏克蘭戰爭持續,雞飼料及燃料費增加,全球雞蛋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上禽流感肆虐各地,更令雞蛋供應出現不穩。從去年 10 月尾開始,日本爆發歷來最大規模高病原性禽流感,至本年 2 月 20 日已發生 76 宗感染案例,當局撲殺超過 1,300 萬隻蛋雞,相當於總數的 1 成。在無蛋不歡的日本,大部份食店亦因為雞蛋短缺,而要減少菜式選擇。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45
保障孩子心理健康,控告社交媒體可行嗎?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互联网
儿童
成瘾
父母
社交媒体
诉讼
Laurie 發現女兒從 12 歲開始,經常瞞著她瀏覽社交媒體,並陸續出現焦慮、失眠、飲食失調、自尊低落,甚至有自殺念頭。去年 8 月,她代表女兒入稟洛杉磯高等法院,指控 TikTok、Instagram 和 Snapchat 危害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為現時美國數十宗類似訴訟之一。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44
英國家庭燒木取暖,成空氣污染來源?
英国
英国
社会
取暖
木材
空气污染
能源
踏入冬季,英國能源價格飆升,雖然政府會提供電費補貼,但許多英國人選擇減少能源的使用,改為傳統的燃木取暖。此舉不僅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人類吸入燃燒後的顆粒物到肺部後,或會出現健康問題。當地政府該如何應對,就市區的燒木行為監督執法?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50
對於肢解,為甚麼我們反應特別強烈?
社会
精神健康
大脑
尸体
杀人
犯罪
肢解
肢体
谋杀
殺人容易毀屍難。為了毀屍滅跡,有人會大海沉屍、荒山埋屍、石棺藏屍,但相對而言碎屍、肢解總令人更覺兇殘。人已離世,被害者實際上已無法感受到分屍痛苦,為何人們仍會更厭惡隨後的肢解行為?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49
陶傑:兇殺的世界性和本土風
社会
凶杀
恐怖袭击
暴力
犯罪
谋杀
全球化之下價值觀的嚴重扭曲,比起美國特色的校園槍擊案,香港雖然禁止槍械,但命案也有「本土化」的特色,殺人動機,世上只此一家,別處所無。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48
【單身友善】南韓企業的不婚福利
韩国
社会
企业
两性
南韩
婚姻
生育
社会
福利
结婚
南韓出生率持續下降,去年出生人口只有 24.9 萬,女性人均生育數為 0.78。在嚴重少子化以外,加上勞動力迅速老齡化之下,該國青壯年卻無意趕快結婚生子,以解決國家危機。反之,「不婚」(불혼)風氣更是日漸興盛,南韓企業甚至開始為保持單身的員工提供與已婚員工同樣的福利。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47
火車出軌,為何能引來 TikTok 這麼多陰謀論?
美国
社会
事故
权威
社交媒体
阴谋论
2 月 3 日,一列運載高度易燃和有毒化學品氯乙烯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出軌。事故發生三個星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 23 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惟在此之前,關於事故的陰謀論已在社交媒體滿天飛,其中 TikTok 成為散播錯誤信息及陰謀論的溫床。即使身處受事故地區以外的人,也因此擔心受化學品洩漏影響。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46
日本溫泉危機:水量激減,水溫下跌
日本
社会
可持续
旅游
水源
温泉
好不容易捱過疫情,等到外國遊客重來,作為溫泉大國的日本,卻面臨兩大危機 —— 水量劇減、水溫大跌。從青森縣的溫泉鄉到北海道的二世古,多個泡湯名勝無一倖免。就連溫泉湧出量及源泉數目均首屈一指的大分縣別府市,亦同樣受到威脅。不少歷史悠久的旅館也被迫停業,有的甚至面臨破產。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44
【CUPodcast】ESG 傾呢啲:氣候風險對企業營運和投資的影響
社会
企业
投资
气候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愈來愈多企業關注氣候風險(climate risk)。氣候風險分為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氣候變遷對企業和投資者造成的風險。過去一年,氣候問題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CUP
/
文化
/
2023.02.28
17
:
43
Moyashi:左鬥左鬥左
社会
同性恋
女性
女权主义
杯葛
电子游戏
部分性別多元的支持者不樂見遊戲暢銷,因為該系列的原作者 J.K. 羅琳曾發表不少具爭議性的言論,被批評是「恐跨」和「恐同」,結果身為作者卻在遊戲作品中被「取消」。即使是次的遊戲製造商多次聲明 J.K. 羅琳沒有參與開發,仍惹來不少人呼籲杯葛遊戲,雖然從銷售成績來看,這並沒有成功。
CUP
/
文化
/
2023.02.27
17
:
45
【Soul Monday】為災民送一碗熱騰騰的扁豆湯
土耳其
社会
地震
救灾
汤
食物
饮食
土耳其及敍利亞發生強烈地震後,扁豆湯成為重要救援物資。這種簡單易煮的濃湯為流離失所者提供溫暖及營養、為救援人員提供體能所需,成為受災居民的安慰
CUP
/
文化
/
2023.02.24
17
:
50
【俄烏戰爭一週年】專訪:留守烏克蘭的年輕人,重新思考未來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专访
平民
年轻人
战事
战争
未来
青年
在戰爭衝突中求存的年輕一代,這一年來過著不安穩的生活,*CUP 訪問了 7 名仍留在烏克蘭的年輕人,從前線救援到民間義工,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目睹戰爭殘酷,承受失去至親好友的傷痛,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難以想像。年輕人被迫一夜成長,戰爭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隨著交戰時間拉長,他們如何重新思考未來?
CUP
/
文化
/
2023.02.24
17
:
49
拜登訪烏,要的是美國民眾支持?
美国
乌克兰
社会
外交
大选
拜登
民意
行程保密的拜登突然訪烏,一方面著實如他在基輔所言,向國際傳遞「美國在戰爭中毫無疑問支持烏克蘭」的訊息,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意爭取援烏熱情漸退的美國公眾繼續支持。惟同時俄亥俄州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發生出軌事故,拜登未能盡早前往當地視察,一度被國民批評「選擇烏克蘭而不是我們」。
CUP
/
文化
/
2023.02.24
17
:
47
從亞馬遜事件,看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
社会
亚马逊
企业
员工
打工仔
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員工從 5 月起每週最少有 3 日前往辦公室工作,有員工不滿安排,在 Slack 頻道起草内部請願書。事件引起社會對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之討論,也在重新定義何謂「好工作」。
CUP
/
文化
/
2023.02.23
17
:
49
【俄烏戰爭一週年】俄羅斯網絡戰為何未如預期?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战事
战争
網絡戰被視為現代戰爭的新常態,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網絡攻擊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歐洲國家,但戰爭開打近一年,有分析認為俄國發動的網絡攻擊成效有限,沒有令烏國陷入全面癱瘓。網絡戰並未在這場戰爭中決定生死,原因為何?
CUP
/
文化
/
2023.02.23
17
:
47
斯里蘭卡禁即棄塑膠製品,拯救野生動物
斯里兰卡
社会
塑胶
大象
野生动物
在斯里蘭卡,由於大量野生動物因吃進塑膠製品中毒死亡,當地政府宣佈從 6 月起全國禁止使用即棄塑膠製品,包括禁止製造或銷售塑膠餐具、調酒器和假花,希望能減少塑膠垃圾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影響。
CUP
/
文化
/
2023.02.23
17
:
46
把冰山水,帶到缺水的地方,可行嗎?
北极
南极
社会
冰山
水源
淡水
2020 年全球約有 20 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在非洲,人們平均每日走 6 公里才能取得潔淨淡水。但在南北兩極,每年有超過 10 萬座冰山直接融化到海洋裡。Chasing Icebergs 一書作者,法律、文化和人文學科學者 Matthew Birkhold,便認真看待科學家眼中不切實際的計劃 —— 將冰山蘊含的淡水,輸送到缺乏潔淨淡水的地方。
CUP
/
文化
/
2023.02.22
17
:
50
【俄烏戰爭一週年】「戰時新聞部」的誕生 —— 專訪俄羅斯反戰學生雜誌 Doxa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报道
媒体
专访
新闻
新闻自由
普京
记者
资讯
過去一年,這個學生媒體變成了俄烏戰事的報道者,DOXA 編輯 Ivan Solarny(筆名)透過視像接受 *CUP 訪問,在戰時狀態中,一份學生報如何與讀者互通消息,突破網絡審查,和俄羅斯官媒抗衡,將戰爭真實一面傳遞給在俄羅斯的人?
CUP
/
文化
/
2023.02.22
17
:
46
陶傑:虛擬宇宙的三位一體大宗教
社会
人工智能
同温层
家庭
手机
社交媒体
网络
自媒体
人工智能、網絡、自媒體,經全球冠狀病毒蔓延後,自 2020 年起,這三大時代特徵,已經成為全球化生活三位一體的新宗教。
CUP
/
文化
/
2023.02.22
17
:
46
禁止即棄食品包裝,真的更環保?
欧洲
法国
社会
快餐店
环保
重用
餐厅
法國今年起實施新法,禁止快餐及休閒用餐場所為堂食客人提供即棄包裝及餐具。結果,麥當勞為薯條新推出的鮮紅色橡膠容器極受歡迎,有顧客甚至視之為「紀念品」帶回家,使食店頭痛不已。而且重用容器必須再洗及烘乾,令人懷疑是否真的比即棄包裝更環保。
CUP
/
文化
/
2023.02.22
17
:
45
重建還是撤退?颶風過後的紐西蘭兩難
社会
全球暖化
基建
天灾
安全
气候变化
社区
纽西兰
颶風「加布麗埃爾」(Gabrielle)一週前吹襲紐西蘭,釀成該國本世紀最嚴重天災,至今已有 11 人喪生,數千人生死未卜。隨著倖存者開始從淤泥挖出房屋,評估損壞情況,當局還需盡快決定在哪重建、如何重建,甚至應否重建。
CUP
/
文化
/
2023.02.21
17
:
50
日本學校午餐保質素外,更是一場教育
日本
社会
精神健康
儿童
午餐
学校
学生
教育
营养
社区
食材
饮食
在日本,學校午餐不只是提供溫飽,以及為發育中的兒童供給足夠營養,更是與食相關的最好教材,並可作為學童日後健康飲食的參考。日本文部科學省及學校尤其重視午餐,不但嚴格講求營養均衡及衛生,更會提供相關教育配套。
CUP
/
文化
/
2023.02.21
17
:
48
工種電子化,數碼鴻溝日漸擴大
美国
社会
工作
打工仔
职场
软件
电脑
今時今日,大部分工作或多或少都需要電腦技巧和知識,例如學校教師、醫護助理,到寫字樓文書,即使這些職位不會被視為高科技工種,但員工也需要駕馭多款電子軟件和裝置。在就業市場,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已經變得愈來愈明顯,威脅弱勢社群的生存空間。
CUP
/
文化
/
2023.02.21
17
:
46
河流污染:雞肉太廉價,三文魚受害
英国
社会
动物
家禽
污染
河流
磷
粪便
藻
鸡
养殖
养殖业
全長 210 公里、橫跨英格蘭和威爾斯邊界的威河(River Wye)曾盛產三文魚,1967 年有釣獲超過 7,800 條的紀錄,然而 2021 年卻跌至有紀錄以來最少的 326 條。當地垂釣者認為,是養雞場大量養雞導致威河受污染,令魚類數量銳減。
前页
1
...
20
21
22
23
24
2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