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社会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选举
政治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3.11.10
17
:
48
陶傑:由柏林圍牆倒塌說世界亂局的根源
社会
全球化
思想
战争
暴力
自由主义
今日的空前亂局,冰凍三尺,要從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說起。
CUP
/
文化
/
2023.11.10
17
:
43
Moyashi:你今天捐血了嗎?
日本
社会
捐血
纪念品
血液
医疗
為了吸引年輕人捐血,日本紅十字近年出盡法寶,與當紅的動漫作品 —— 例如「SPY × FAMILY」和「鬼滅之刃」等合作,推出捐血紀念品。手段非常有效,的確吸引了許多人衝著紀念品來捐血,但同時有人把紀念品放上網炒賣。
CUP
/
文化
/
2023.11.09
17
:
48
低谷過後,Netflix 如何重振訂閱數?
社会
串流
企业
娱乐
管理
订阅
去年首三個月 Netflix 失去了 20 萬訂閱者,為十年來首次下跌,拖累股價表現。不過公司似乎很快重上正軌,根據上月 Netflix 向股東發的公開信,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新增 880 萬訂閱者,加上第二季度的 590 萬,現時全球訂閱者總數為 2.472 億。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社會學教授 Jean Chalaby 近日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分析,Netflix 究竟是如何扭轉劣勢。
CUP
/
科技
/
2023.11.09
17
:
46
AI 替身成中國帶貨直播新寵?
中国
社会
人工智能
法律
营销
直播
网红
规管
中國帶貨直播主為得到更多收入,開始使用虛擬化身增加出鏡時間,此舉令網民質疑他們「躺著賺錢」並不敬業,亦有律師懷疑是否合法。
CUP
/
文化
/
2023.11.09
17
:
45
孟加拉罷工潮 —— 國際品牌與工廠雙重剝削
孟加拉
社会
剥削
品牌
工人
工业
工资
成衣
时装
东南亚
权益
罢工
孟加拉成衣廠近日爆發罷工潮,工人要求加薪,衝突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孟加拉是僅次於中國的成衣生產大國,為 Levi’s、Zara 和 H&M 等國際品牌長期供貨。儘管這些品牌公開表態支持提高工資,但實際上,當成本上漲,品牌卻威脅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工廠反過來壓榨工人,反映了重重剝削,到底誰該為工人權益負責?
CUP
/
文化
/
2023.11.08
17
:
47
為了環境,寧願減人工 —— 英國「氣候辭職」潮
社会
企业
价值观
工作
打工仔
气候变化
石油
职场
职业
氣候變化是各國長期面對的問題。經過數十年討論,有關議題亦融入教育體制之中,不少西方年輕人視環境公義為他們核心價值之一,例如近年爆發的「反抗滅絕」運動。有學者近日就發表研究,探討英國出現的「氣候辭職」潮(climate quitting)。
CUP
/
文化
/
2023.11.08
17
:
46
到海外尋找便宜沒保障的醫學美容,後果可以是一世
社会
精神健康
感染
抗药性
抽脂
疾病
细菌
美容
近日本港有十多名女士到美容打針消脂後,懷疑群體感染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而涉事美容院更疑似無牌行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及傳染病學教授 Claire Panosian Dunavan 就曾撰文指出,合資格及經驗豐富的整容外科醫生通常會做好預防措施,以防病人在進行手術或注射的過程中受惡菌感染。但患者往往選用更便宜,但沒有保障的美容機構,因此令身體受嚴重傷害。
CUP
/
文化
/
2023.11.08
17
:
45
時間不同步,閏秒該怎麼加?
社会
度量衡
时间
计时
人類一直尋找準確計時的方法,有以天文學為基準的天文時間(Astronomical Time)、有上世紀 50 年代面世的原子鐘,以原子振動頻率為依據的原子時(Atomic Time);時間流逝速度似乎已在人類掌握中。不過,天文時間及原子時本身有極微小差距,假以時日天文時間就會比原子時慢。11 月 20 日在杜拜舉行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其中議程便要討論兩個時間的同步問題 —— 如何加入閏秒。
CUP
/
文化
/
2023.11.07
17
:
46
高齡窮國:泰人的困頓老年
泰国
社会
储蓄
理财
老人
退休
退休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泰國現為社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逾 1,200 萬國民超過 60 歲,佔全國人口約 18%。然而,收入低微、積蓄有限及「生果金」不足,意味著將有很多長者陷入極度貧困。與此同時,納稅人數目正日漸減少,醫療開支卻預料會增加兩倍,為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
CUP
/
文化
/
2023.11.06
17
:
49
以哈戰爭|為報道真相,多少記者獻出了性命?
以色列
巴勒斯坦
社会
巴以冲突
传媒
战争
新闻
记者
以哈戰爭的消息鋪天蓋地,背後全賴戰地記者付出的汗水,還有性命。非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初步調查顯示,自 10 月 7 日戰爭爆發以來,至少證實有 36 位新聞工作者喪生,但不少記者依然緊守崗位,努力向外界提供準確的戰爭消息。
CUP
/
文化
/
2023.11.06
17
:
47
未到聖誕,為何一街都賣聖誕糖果?
社会
商品
市场
消费
节日
糖果
经济
圣诞节
购物
零售
萬聖節一結束,歐美市面就開始售賣迷你拐杖糖、棉花糖聖誕老人。為何聖誕糖果愈來愈早上架,與人們的消費模式有甚麼關係?
CUP
/
文化
/
2023.11.03
18
:
49
同性戀危害國安?時光倒流 70 年的美國恐慌
美国
社会
同性恋
国家安全
书
历史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指控「香港同樂運動會」屬於危害國安的「軟對抗」,又有單張形容同志運動是「美國為首的性解放活動」。事實上,美國政府亦曾經視同性戀為國家安全威脅,背後的恐懼稱為「薰衣草恐慌」(Lavender Scare),是 70 年前的上世紀記憶,與反共的「紅色恐慌」情緒同時彌漫美國。去年出版的論著 Secret City: The Hidden History of Gay Washington 便重構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CUP
/
文化
/
2023.11.03
18
:
48
NBA 轉播權之戰:串流平台要進來了……嗎?
美国
社会
亚马逊
企业
媒体
市场
比赛
篮球
运动
电视
NBA 全新賽季上月 25 日開鑼,由丹佛金塊主場對戰洛杉磯湖人,但場外消息似乎比場內比賽更受關注。現有轉播權即將到期,NBA 賽會正在洽商未來賽季的轉播權,由於愈來愈多觀眾透過串流平台而非付費有線電視觀看直播體育賽事,外界正猜測 NBA 轉播模式會否革新,引入科技企業加入轉播,而這些協議將如何改變觀看比賽的方式、影響美國媒體未來?
CUP
/
文化
/
2023.11.03
18
:
43
Moyashi:優生與被優生
日本
社会
人权
优生学
政府
法律
生育
绝育
支持政府主導優生政策的人都有一種潛在的假定,就是自己不是「被優生」的對象。大家對自己的生理優勢都異常地樂觀,沒有想過其實自己都是劣質人口的一部分。香港網絡有一名句:「窮人生仔正仆街。」優生的基準可以不是生理,而是基於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CUP
/
文化
/
2023.11.02
18
:
48
如果動物有合法權益,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社会
伦理
动物
畜牧业
人類利用動物的範圍十分廣泛,除了食物、衣物及作為勞動力,某些避孕套品牌會含有牛奶蛋白成分,有些國家的銀紙會滲雜牛脂,現代紙張也可能會加入動物明膠來提高質量。李斯特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Steve Cooke 最近發表新書 What Are Animal Rights For?,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如果動物有合法權益,世界會變成怎樣。
CUP
/
科技
/
2023.11.02
18
:
45
害蟲入侵,洛杉磯用果蠅對付果蠅
美国
社会
入侵物种
昆虫
果蝇
生物
农业
地中海實蠅只長約 6 毫米,但 3 隻果蠅卻足以令加州當局禁止整個洛杉磯社區輸出農產品。官方有一個阻止果蠅蔓延的計劃,就是用數百萬隻不孕果蠅,阻止果蠅持續繁殖。
CUP
/
文化
/
2023.11.01
18
:
49
【烏克蘭戰爭】尼泊爾人上前線打自己人?
俄罗斯
古巴
尼泊尔
乌克兰
社会
士兵
失业
工作
战争
东南亚
犯罪
经济
军队
青年
俄烏戰爭持續逾一年半,俄羅斯曾揚言要擴大軍力,但招兵困難重重,普京的「局部動員令」一度引發國內男性逃亡潮,於是開始招募外國人入伍。「紐約時報」報道,來自尼泊爾的年輕人正同時在俄軍和烏軍之中服役,再這樣下去,戰爭中可能會出現「尼泊爾人對戰尼泊爾人」的場面。
CUP
/
文化
/
2023.11.01
18
:
43
Hong Kong Infosphere:港鐵的政治經濟學 —— 打破積極不干預的迷思
香港
社会
地铁
房地产
政府
港铁
经营
港鐵 R+P 營運模式的優勢在於香港獨特的行政立法關係、高密度人口結構、與地產商之間的互惠關係,使得港鐵在對比倫敦、紐約的地鐵公司下更具競爭力。惟近年疫情後旅客數量驟降,香港人口流出及香港選舉制度改革,會否影響港鐵的營運模式以及未來的鐵路規劃,一切尚是未知之數。
CUP
/
文化
/
2023.10.31
18
:
49
梨泰院慘案一周年:AI 檢測系統能阻事件重演?
韩国
社会
事故
人工智能
南韩
安全
监控
节日
万圣节
闭路电视
去年萬聖節南韓梨泰院聚集人數過多,最終發生人踩人事故,造成 159 人死亡,逾百人受傷;事隔一年,很多家屬和生還者仍活在陰影創傷中。首爾正在測試智能人流檢測系統,於今年萬聖節前夕投入運作,借助科技之力避免慘劇重演。
CUP
/
文化
/
2023.10.31
18
:
47
俄羅斯擬禁墮胎,倒退到史太林時期
俄罗斯
社会
精神健康
堕胎
女性
怀孕
历史
生育
节育
苏联
在史太林統治下,蘇聯在 1936 年立法禁止墮胎,婦女要終止懷孕,就只能接受非法及不安全的手術。大半個世紀過去,立場日益保守的普京政府正考慮重施故技,以扭轉俄羅斯人口下降的趨勢。
CUP
/
文化
/
2023.10.31
18
:
46
「開放科學」倡導者警告:學術欺詐仍難以杜絕
社会
大学
学者
审查
论文
造假
月前,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兼神經科學家 Marc Tessier-Lavigne 和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Francesca Gino,分別被查出曾使用經篡改的數據來發表論文。開放科學中心合辦人 Brian Nosek 於 10 年前開始提倡共享及公開審查學術研究數據,惟至今學術詐騙依然普遍。
CUP
/
文化
/
2023.10.31
18
:
45
鹿兒島公寓,終結老人孤獨問題
日本
社会
共享
居住
老人
长者
鹿儿岛
人口老化帶來各種問題,其中一種是老人獨自生活、甚至在屋中孤獨死去。孤獨人人都會有,但也確實需要他人關懷。日本鹿兒島 6 層公寓 Nagaya Tower 就提供空間,讓非親非故的跨世代住客共同生活,排解孤獨。
CUP
/
文化
/
2023.10.31
18
:
42
Moyashi:便宜莫貪中國製
日本
社会
中国制造
学校
平板电脑
维修
日本德島縣在 2020 年花了 8 億日元,向 29 間高中派發了 16,500 台平板電腦。今年 7 月開始頻頻故障,至今壞了 3,500 部,新聞說是名為「馳為」(Chuwi)的中國牌子。網民一同嘲笑德島縣,時事評論員西村博之也諷刺,德島縣教育委員會是身教「貪平買得個吉」的道理。
CUP
/
文化
/
2023.10.31
18
:
41
夏海安:淺淡加拿大安老服務 —— Nursing Home(下)
加拿大
社会
照护
移民
医疗
长者
雖然說到 Nursing Home 的服務看似不錯,但不少 Nursing Home 的等候入住人數都多於病床數目,普通的院舍兩百多張床卻有六、七百人輪候,多倫多的華人院舍更是有數千人輪候數百床位,最新的輪候中位數已是 7 個月。這個輪候時間顯示,政府仍然有空間改善安老服務的質素。
CUP
/
文化
/
2023.10.30
18
:
50
中國電影市場:愛國主義題材熱度不再?
中国
社会
娱乐
市场
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
票房
电影
今年國慶檔期,多部電影在中國上映,但陣容最強、製作成本高達 6 億人民幣的愛國主義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票房不如預期。分析認為,中國影迷對這類電影開始感到疲勞,題材缺乏新鮮感,且疫情過後,他們傾向反映日常生活的作品,而不再是「長津湖」或「戰狼 2」般的中國式英雄大片。
CUP
/
文化
/
2023.10.30
18
:
49
梨泰院事件一週年:沒有問責,難平傷痛
韩国
社会
南韩
问责
家属
惨剧
节日
万圣节
调查
萬聖節將至,全球「嘩鬼」準備盡情狂歡,除了南韓以外。去年 10 月 29 日晚上,首爾梨泰院發生人踩人慘劇,造成 159 人死亡、逾 150 人受傷,當中多是到來預祝玩樂的年青人。如今一年已過,真相依然未明,倖存者和遺屬得不到獨立調查、官員問責和正式道歉,只剩下無盡的恐懼、悲痛和怨憤。
CUP
/
文化
/
2023.10.30
18
:
47
退休社區:印度地產新興市場
印度
社会
居住
照护
老人
退休
长者
养老
聯合國預計到 2050 年,在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65 歲以上長者所佔比例將增至 15%。但隨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出國工作和定居,他們的父母縱然有錢養老,身邊卻無親人照顧,退休社區便成可取之選。這類為銀髮族而設的屋苑正於印度蓬勃發展,數量在 3 年疫情間將近翻倍,即使存在隱憂,前景仍被看好。
CUP
/
文化
/
2023.10.30
18
:
46
放寬員工儀容規定,日超市更易招聘員工
日本
社会
企业
员工
打工仔
职场
超级市场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認為員工的外型是公司的門面,所以會規定員工的髮色及服裝必須端莊。但連鎖超市集團 Belc 正打破舊有觀念,在超市門外張貼海報:「員工的儀容開始多元化,我們對頭髮、指甲等的標準大幅放寬,感謝顧客的理解與配合。」
CUP
/
文化
/
2023.10.30
18
:
42
小灰:以巴衝突短評
以色列
加沙
巴勒斯坦
社会
巴以冲突
哈马斯
战争
起初,面對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徑,主流媒體一面倒支持以國的報復行動。以色列作為在中東地區唯一一個民主國家,受到穆斯林恐怖分子的襲擊,原本是一件很容易被西方社會理解的事情。但隨著事態發展,社會輿論變得愈來愈複雜。
CUP
/
文化
/
2023.10.27
18
:
50
從舊報紙,認識香港尼泊爾人才:啹喀兵
尼泊尔
香港
社会
偷渡
士兵
历史
施政報告提出要向尼泊爾「搶人才」,其實作為尼泊爾軍事人才的啹喀兵,對香港早就貢獻卓著。他們是冷戰期間駐港英軍的主力擔當,1967 年沙頭角槍戰後鎮守邊界,1970 年代堵截湧港偷渡潮,在香港的黃金時代維護疆界。究竟當年報章是如何報道他們的事蹟?內容又如何反映他們的身份轉變?
CUP
/
文化
/
2023.10.27
18
:
49
紐西蘭牛奶,經濟放緩的中國不想買了
中国
社会
出口
奶制品
牛奶
纽西兰
农场
农业
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在 2030 年放緩至 3.5%,到 2050 年更將放緩至接近 1%。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放緩影響的範圍自然不限於自身,與其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都能感受到中國各材料、商品進口下滑帶來的打擊。世上最大乳製品出口國紐西蘭的農夫,現在就苦惱本應出口到中國的乳製品何去何從。
CUP
/
文化
/
2023.10.27
18
:
47
為何荷里活演員罷工逾百天,仍未終止?
美国
社会
串流
劳工
工会
演员
罢工
薪酬
电影
电视剧
代表超過 15 萬名演員的演員工會-美國電視及廣播藝人聯合會 (SAG-AFTRA)自 7 月起開始罷工,外界原本預期 9 月尾編劇結束罷工後,影視演員的問題也很快能解決,但他們到目前仍維持這場史上最長罷工。100 多天過去,演員長期無工作、製片商拒絕讓步,整個行業都期盼勞資雙方日內恢復的談判會帶來轉機。
CUP
/
文化
/
2023.10.27
18
:
46
陶傑:戰地記者在昨天的中國
社会
中华民国
报道
战争
抗日战争
新闻
新闻自由
民国
记者
長沙會戰的經過,因為有中外記者隨行,留下了珍貴的紀錄。至於今日的中國,上一場戰爭是 1979 年所謂「懲越戰」,有沒有記者跟隨解放軍進入越南、報道真相?一旦爆發台海戰爭,那時中國人和香港特區市民,又會知道多少實情?
CUP
/
文化
/
2023.10.27
18
:
42
Moyashi:解散一個教會
日本
社会
安倍晋三
宗教
法庭
自民党
10 月 13 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向東京地方法庭提出申請,要求批准對統一教會(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實施解散命令。如獲得法庭批准,統一教會將失去宗教法人的地位。
CUP
/
文化
/
2023.10.26
18
:
50
2050 年將達至全球 1.5 億人?失智症背後的政治問題
社会
精神健康
公共卫生
失智症
诊断
长者
阿茲海默症
10 月 21日,英格蘭足球名宿卜比查爾頓(Sir Bobby Charlton)離世,多位體壇名人發文悼念;在 2020 年,當時年屆 83 歲的卜比查爾頓向外界宣佈患上失智症,其晚年一直與病魔纏鬥。近日台灣傳奇導演侯孝賢也傳出因失智症而退休,消息震撼影壇。到今天,專家對失智症仍然有很多不解的地方,而疾病除了是醫學,也跟政治有關,很多人因為資源和政策問題而耽誤病情。
CUP
/
文化
/
2023.10.26
18
:
48
綠色能源熱潮下,被迫遷的印尼受害者
中国
印尼
社会
制裁
太阳能
就业
岛屿
环境
邁向綠色能源的轉型過程,未必人人受益。像印尼政府計劃在倫龐島(Rempang)發展生態城,包括興建一家中資太陽能玻璃廠,為印尼生產更多太陽能板鋪路,但這個決定讓島民成為了受害者,因被迫搬遷而爆發示威。
CUP
/
科技
/
2023.10.26
18
:
46
數以百萬計的廉價勞工正在訓練 AI
社会
人工智能
劳工
工资
打工仔
数据
2016 年,委內瑞拉通脹率高達 800%,年僅 26 歲的 Oskarina Fuentes 生活拮据,只能靠多份兼職維持生計。就在此時,她得悉澳洲數據服務公司 Appen 正招聘眾包工人,為人工智能演算法標註培訓數據,包括識別網上驗證碼中的交通燈和公共汽車圖像等。這些包括圖像、影片和文字的 AI 訓練素材,正是由全球薪酬最低的勞工所標註完成。
CUP
/
文化
/
2023.10.26
18
:
42
紳士大哥:NFT 已經無得救?三種最後生存方案
社会
创作者
投资
收藏
NFT 起得快跌得快,聲譽至今已經可以說是完全被毀,作為投資產品已經很難吸引一些對產品不熟悉的投資者。這個由神話變成過街老鼠的名字是否已經沒有未來?抑或還有翻身機會?
CUP
/
文化
/
2023.10.25
18
:
50
派錢鼓勵生育,為何日本難成功?
日本
亚洲
社会
婚姻
婴儿
家庭
工资
施政报告
津贴
生育
福利
补助
港府今天(25 日)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一環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有傳政府擬派兩萬來鼓勵夫婦生仔。不過觀乎日本的生育津貼,學者認為成效有限;另有研究顯示,現金轉移補助未能有效影響亞太地區生育率,原因何在?
CUP
/
文化
/
2023.10.25
18
:
49
以哈衝突|失去 Twitter,資訊危機惡化
以色列
加沙
社会
巴以冲突
传播
社交媒体
资讯
马斯克
在超過 10 年前的民主運動「阿拉伯之春」中,Twitter 成為提供實時資訊的可靠平台,負責在危難時收集及傳播關鍵資訊,以及協調緊急救援。但在馬斯克入主後,平台改名為 X,不僅取消內容審核、恢復被停用的極端帳戶,更讓用戶輕易訂閱帳戶認證,令不實消息更易傳播。當前以色列及哈馬斯局勢演變迅速,專家憂慮平台這些改變,使辨別消息真偽成為巨大挑戰。
CUP
/
文化
/
2023.10.25
18
:
45
實踐永續的啟示:樂高放棄回收膠樽積木計劃
社会
供应链
回收
塑胶
投资
材料
减排
玩具
环保
兩年前,全球最大玩具商樂高(Lego)提出了一個宏大目標,就是使用回收膠樽的材料製造積木,以實現環境保護,但經過兩年研究後,最終不得不放棄這項計劃,因為研究顯示生產過程並不環保,長遠來看,製造新材料產生的碳排放量更高,只能找其他替代方案,這樣對實踐永續供應鏈帶來甚麼啟示?
CUP
/
文化
/
2023.10.25
18
:
42
夏海安:淺淡加拿大安老服務 —— Nursing Home(上)
加拿大
社会
照护
长者
若果家中的兩老經濟條件有限,又想有安老服務,自然就需要考慮安老院,即 Nursing Home。雖然說是 Nursing Home,但提供的醫療服務規格一點也不低。
CUP
/
科技
/
2023.10.24
18
:
48
新加坡機場明年免護照入境,預告未來旅行模式?
新加坡
社会
入境
旅游
机场
签证
航空
护照
身份证
香港喜歡跟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明年又將領先香港一步,為全球頭幾個完全不用護照過境的機場。從 2024 年初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將啟用自動邊境檢查站,旅客僅靠生物識別數據即可過關。究竟這項智能機場的自動流程,是否預告實體護照將會消失?這種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的世界冠軍,又是否存在甚麼安全隱患?
CUP
/
文化
/
2023.10.24
18
:
45
風力貨船是回到過去,還是減排希望?
社会
全球暖化
投资
气候
温室气体
物流
能源
航运
货轮
风力
幾個世紀前,船舶在大海中航行,主要的動力來自風。為應對氣候變化,現在航運業愈來愈多船開始使用風力發電,利用風能減少碳排放量,更可能成為未來趨勢。風力船舶的模式看似回到過去,但它仍需要備用燃料才能在港口航行或在空氣靜止時發揮作用。
CUP
/
文化
/
2023.10.24
18
:
42
Moyashi:澀谷沒有萬聖節
日本
社会
商店
活动
混乱
节日
万圣节
每年的萬聖節,裝扮成各種鬼怪的人都會大量湧入日本澀谷,把一般街頭變成露天狂歡派對,但區長長谷部健在 9 月 12 日召開記者會,請所有人在 10 月底不要再來。平常賣廣告的巨型招牌都換成標語,以日英雙語寫著「澀谷不是萬聖節活動會場」。
CUP
/
文化
/
2023.10.20
18
:
47
平均只用 2.5 年,各界如何延長智能電話壽命?
社会
回收
市场
手机
消费者
减排
维修
电器
完全停用智能電話並不現實,但盡可能延長一部電話的使用時長,減慢消費者換新的頻率,或是降低智能電話產業排放的最佳方法。
CUP
/
文化
/
2023.10.20
18
:
46
美國勞動力不足,是因為少了「工作狂」
美国
社会
就业
工作
打工仔
职场
办公室
過去 3 年進入後疫情時代,美國工人短缺,企業難以請人。人們普遍歸咎於失業救濟金過於慷慨、外地輸入勞工不足、太多工人患有長新冠,或純粹因為人類愈趨懶惰。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去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發現減少了的工時,大部分來自就業人士,反映了工人還在,他們只是不再如以往般拼命地工作。
CUP
/
文化
/
2023.10.20
18
:
42
Moyashi:大阪沒有世博
日本
社会
世博
奥运
建设
成本
经济
通胀
1964 年東京奧運以及接著的 1970 年大阪世博,都是戰後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的代表象徵。在 2020 年代重新舉辦這一系列的活動,就是企圖在令和召喚昭和的亡魂,讓日本「重新偉大」。
CUP
/
文化
/
2023.10.19
18
:
49
生活迫人,英國人取回退休金應急
社会
储蓄
投资
理财
退休
退休金
通胀
养老金
很多發達國家亦會指定國民購買私人退休金,但部分國家就留有更多彈性予國民,例如英國。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經濟不景氣,當地退休金制度也遭遇重大挑戰,市民要加快取回退休金應急。
CUP
/
文化
/
2023.10.19
18
:
47
納粹監獄改造成豪華畫廊,留得住歷史嗎?
德国
社会
建筑
改建
柏林
发展
纳粹
美术馆
设计
在真正留下大量納粹時代建築及記憶的柏林,如何處理這些「負罪」建築亦同樣棘手。市內的塔赫萊斯美術館(Kunsthaus Tacheles)於 1930 年代曾是納粹機關所在,現已再次改建成新商業及文化區 Am Tacheles 的中心,用途一改再改,爭議也隨之浮面。
CUP
/
文化
/
2023.10.19
18
:
46
美國押注的氫能,真的是最好低碳替代品?
美国
社会
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
天然气
减排
能源
补贴
美國氫能產業處於起步階段,拜登政府近日斥資設立 7 個區域氫能中心,並公佈可獲補貼的名單,旨在刺激氫能發展。美國補助氫能投資,以應對氣候變遷,但為何環保組織不太支持做法?
CUP
/
科技
/
2023.10.18
18
:
49
【專訪】全球量子競賽開跑,量子電腦初創 Q-CTRL 專注實用
社会
交通
初创
国防
专访
澳洲
物流
计算
软件
Q-CTRL 近期與澳洲國防部簽署合約,協助開發量子導航系統,以提升軍事和安全應用能力,反映量子技術的運算優勢能加速推動各種應用。Q-CTRL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Michael Biercuk 日前來港出席活動,他接受 *CUP 媒體訪問時談到公司最新開發的軟件產品,並分享他對全球量子競賽的看法。
CUP
/
文化
/
2023.10.17
18
:
47
「非宗教」迫害:以沉默保命的無信仰者
社会
中东
伊斯兰教
信仰
司法
宗教
无神论
穆斯林
言论自由
迫害
宗教自由本是人權,要信甚麼以至甚麼也不信,也該全憑一己決定。但在穆斯林佔多數的中東和北非國家,針對「非宗教」的施壓和迫害如影隨形。無論是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抑或以上皆非,這類無教派人士(nones)為免惹怒家人、引起民憤甚至刺激政府神經,只能沉默以自保,甚至是陽奉陰違。
CUP
/
文化
/
2023.10.17
18
:
46
日本自衛隊:不值得自豪的職業?
日本
社会
士兵
自卫队
军事
军队
最近位於東京附近的軍事基地舉行開放日,成為家庭遊覽玩樂的好去處,但當中徵兵站卻乏人問津,一輛綠色裝甲車旁邊的桌子上放著沒有人要的傳單。兩名當值士兵指出:「這就是現實,活動總是擠滿了人,但沒有人來應徵。」據法新社報道,日本自衛隊對於士兵及大眾而言,不是值得自豪的職業。
CUP
/
文化
/
2023.10.17
18
:
45
英政府的憂慮:在農田安裝太陽能板
英国
社会
太阳能
环保
发电
能源
农田
太陽能板可以把光能轉為電能,既環保成本又低,在全球不斷普及,但英國卻似乎例外。去年時任首相卓慧思試圖阻止英格蘭大部分農地使用太陽能,措施隨她下台才擱置,但近來現屆政府擬重啟計劃,如限制在農田上安裝太陽能板等。環保人士批評英國在綠色能源方面走回頭路,到底政府為何要這樣做?
CUP
/
文化
/
2023.10.17
18
:
43
夏海安:淺談加拿大安老服務 —— Retirement Home(下)
加拿大
社会
照护
退休
长者
不少號稱退休城市的地方,只要有一兩間較有規模和名氣的醫院坐陣,對不少退休人士又更吸引了。小城市的生活節奏比大城市悠閒,同時精打細算的退休人士也明白,小城市各樣開支都便宜一點,退休後由大城市搬到小城市退休,也更有條件入住 Retirement Home。
CUP
/
文化
/
2023.10.16
18
:
45
【Soul Monday】戰場上的希望教育
社会
学生
学习
战争
教学
教育
網上授課是疫情下的權宜之計,卻也是戰地裡的希望之光。在敍利亞西北部,長期武裝衝突加上今年初的強烈地震,數百間學校受到破壞,過百萬兒童嚴重缺乏、甚至可能全被剝奪教育機會。非牟利機構 Masarat Initiative 遂提供錄製以至直播課程,以解決失學問題。
CUP
/
文化
/
2023.10.13
18
:
49
陶傑:不止巴勒斯坦,人類的下一代再也回不去了
英国
社会
学校
学生
学习
教师
教育
纪律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自從哈馬斯恐襲以色列,巴勒斯坦將永不能回到昔日的狀態。同理,一場新冠狀病毒,也很可能令全世界的一代人,不可能回到人類在瘟疫前的心理性格精神狀況。
CUP
/
科技
/
2023.10.13
18
:
48
以 AI 搜索失蹤人口,調查國家級「被失蹤案」
墨西哥
社会
人工智能
失踪
犯罪
香港男生曾憲哲失蹤 8 日後,前日在馬鞍山尋回,消防處指行動採用 AI 技術,以圖像識別系統分析地理形勢,縮小搜索範圍。環顧世界各地搜救與執法部門,以 AI 協助搜索失蹤者的例子愈趨常見。累計失蹤人口多達 11 萬的墨西哥,近年亦有團隊開發 AI 應用程式 Angelus 2.0,分析數據與識別失蹤者,以清算獨裁年代的國家級「被失蹤案」。
CUP
/
文化
/
2023.10.13
18
:
45
日本人獨自吃飯,食得更少
日本
社会
精神健康
孤独
市场
营养
独居
老人
长者
食物
饮食
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有時會覺得日本食物分量較細,畢竟飲食文化和習慣不同,本地人眼中的正常餐食,對他國人來說或者未能飽腹。不過另一方面,日本人確實愈吃愈少,民眾人均卡路里攝取量從 2007 年的 1,911 卡路里,輕微下滑至 2017 年的 1,907 卡路里,原因可能與人口老化、獨居生活人數增加有關。
前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