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国际关系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选举
政治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科技
/
2023.10.17
18
:
48
強國太空競賽,月球南極為何成兵家必爭之地?
印度
国际关系
太空
宇宙
月球
资源
月球南極被認為是月球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印度月船 3 號月球探測器在 8 月底登陸,成功探測硫、鐵、鈣等多種物質,目標是尋得水冰的跡象,同時研究大氣並分析南極的組成;惟探測器目前已進入休眠狀態。而若在月球表面發現水冰,其價值將不可估量。
CUP
/
文化
/
2023.10.13
18
:
50
以巴戰爭|普京是左右戰局的隱藏角色
俄罗斯
以色列
伊朗
巴勒斯坦
乌克兰
巴以冲突
哈马斯
国际关系
外交
恐怖分子
战争
普京
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後,普京遲遲未有聲援以色列,週二卻開腔支持巴勒斯坦立國,翌日又批評以色列奪取巴人土地。回顧過去 10 多年,普京與內塔尼亞胡關係非常密切,如今卻掉轉槍頭,相信與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泥足深陷,愈益依賴伊朗支援有關,而伊朗正是哈馬斯主要靠山。有西方評論認為,普京取態可能使以巴戰爭更難測,以巴戰爭也反過來改變俄羅斯外交。
CUP
/
文化
/
2023.10.10
18
:
50
以巴戰爭︱當進入戰爭狀態,以色列沙特關係難前行?
美国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中东
巴以冲突
哈马斯
国际关系
外交
战争
拜登
沙特阿拉伯
哈馬斯武裝分子 10 月 7 日大規模突襲以色列,以色列宣佈進入戰爭狀態,衝突已造成逾千人死亡,如同 50 年前「贖罪日戰爭」重演,專家警告局勢可能演變成跨境衝突。外界同時關注事件會否對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正常化構成影響,挑戰美國拜登政府的新中東政策。
星洲网
/
时事
/
2023.10.08
11
:
50
陈吉宁晤舒默代表团强调 “中美关系稳 利两国 世界”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上周六(7日)会见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舒默率领的代表团时强调,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既有利于两国,也利于世界。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3.10.07
21
:
15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與中美學者座談 論中美關係未來走向
未来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國駐美使館網站7日消息,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當地時間4日應約會見由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分別牽頭組織的中美學者代表團,向近30位中美兩國知名學者介紹了中美關係近況及中方政策
DW
/
时事
/
2023.10.07
18
:
00
中美关系缓和?美国参议院多数派领袖访华
美国
中国
美国参议院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这是2019年之后首次有美国国会代表团到访中国:在国会参议院多数派领袖舒默的率领下,总共3名民主党议员、3名共和党参议员当地时间10月7日下午飞抵上海。中美关系近期出现明显缓和迹象,两国元首可能在11月的APEC旧金山峰会期间会晤。
星洲网
/
时事
/
2023.10.05
10
:
54
谢锋喊话美国工商界 为稳定美中关系发声出力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近日向美国工商界喊话,强工商界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希望工商界能为稳定发展中美关系尽心发声出力,争取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CUP
/
文化
/
2023.10.05
18
:
41
Ryan Fung:國土經濟強勢崛起,ESG 只是棋子?
保护主义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政策
产业
经济
近年美國又以推動降低通脹和綠色經濟為由,大規模補貼和實施政策優惠,以奪回「戰略產業」的控制權,如晶片、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不單止美國,各國政府也正投入大量資金,以誘使企業在其國家設立或擴展業務。由西方率先提倡的 ESG 概念,就是發達國家的一記妙著,既能站在道德高地,亦能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本。
CUP
/
文化
/
2023.10.03
18
:
49
阿塞拜疆兼併爭議領土,還不是終局之戰?
亚美尼亚
土耳其
主权
国家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战争
阿塞拜疆
领土
高加索
俄羅斯陷於烏克蘭戰事自顧不暇,改變了高加索的勢力平衡。阿塞拜疆早前以「反恐」名義兼併有領土爭議的「納卡地區」(Nagorno-Karabakh),當地最少過半數亞美尼亞裔人口正在逃難,令民族分佈大洗牌。數十年的領土糾紛看似走到盡頭,但很多分析都預料,未來形形色色的小衝突還會持續。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9.28
21
:
50
中国驻美大使: 出现止跌企稳迹象 中美关系“三个没有变”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指出,抵美工作4个月来,一方面明确感受到中美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又真切体会到中美关系有“三个没有变”。
VOA
/
时事
/
2023.09.28
2
:
52
中美关系紧张之际 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为熊猫送行
美国
中国
熊猫
动物
动物园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年底前将归还园内三只熊猫,动物园正为熊猫举办欢送派对,吸引许多游客参加。尽管由于租借协议,这些熊猫的离开已在预料中,但不少人仍将归还熊猫视为北京和华盛顿关系日益紧张的印证。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3.09.25
1
:
07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美关系已有基本运作框架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曹辛:中美两国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实际上构成了未来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即“小院高墙”+正常经贸,同时管控双边冲突。
CUP
/
文化
/
2023.09.25
18
:
47
陶傑:為甚麼「馬歇爾計劃」中國無法複製
中国
美国
一带一路
二战
国际关系
外交
战后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
美元
金本位
马歇尔
中國的「一帶一路」,十年前康熙大帝式的藍圖,背後沒有成熟的經濟學家,也沒有盟國協商合作。中國單方面的撒幣,沒有美國在戰後的道德高地,也沒有美國戰前的雄厚經濟實力。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9.21
10
:
44
担心批习言论伤美中关系 白宫官员要驻日大使住嘴
美国
白宫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在社媒平台连番抨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报导,美国总统拜登的幕僚已要求伊曼纽“住嘴”停止发布批评习近平的贴文;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官员近期告知伊曼纽团队,伊曼纽的言论可能破坏当局修补与中国紧张关系的努力,甚至影响今年秋天的拜习会晤。
CUP
/
文化
/
2023.09.21
18
:
48
全球南方之主,巴西也來爭?
印度
巴西
国际关系
外交
莫迪
國際政治重新洗牌,除了舊有的東西陣營,還有「全球南方」(Global South)這股新勢力,在今年的 G7 廣島峰會及金磚國家峰會成為焦點所在。印度以全球南方代言人自居,被視為與中國爭奪領導地位。但欲當盟主者,又豈止此亞洲兩國?南美的巴西及其再任總統盧拉,同樣虎視眈眈。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9.19
7
:
00
韩正会见布林肯 盼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中国
美国
布林肯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一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场边举行会晤,这是美中两国高层近期最新的一次对话。韩正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惠及两国并造福世界。布林肯则呼吁“负责任地”管控两国之间的关系。
财新
/
时事
/
2023.09.19
3
:
19
韩正会见布林肯: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既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中国
美国
布林肯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古特雷斯表示,感谢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倡议,期待中国引领世界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VOA
/
时事
/
2023.09.19
17
:
28
布林肯会晤韩正,强调“负责任地”管控美中关系
布林肯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一(9月18日)在联合国大会的间歇会晤了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两国今年秋季有可能举行元首峰会,目前拜登政府正在与北京加紧高级别的联络。
CUP
/
文化
/
2023.09.14
18
:
49
【普京會晤金正恩】選址太空發射站,有甚麼意義?
俄罗斯
朝鲜
北韩
国际关系
外交
太空
卫星
军事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自 2019 年以來首次會面俄羅斯總統普京,日漸被西方孤立的兩國有望聯手對抗制裁。向北韓尋求武器供應成為普京的主要目標,為回報北韓,普京表示將協助平壤製造人造衛星。「華盛頓郵報」專文指出,二人選址在東方太空發射場「聯盟-2」號運載火箭的工程車間會晤別具意義,因該中心正正代表俄羅斯在太空事業上的獨立自主,不受其他國家干預。
CUP
/
文化
/
2023.09.13
18
:
50
G20 印度戰略:「新香料之路」抗衡「一帶一路」
中国
印度
一带一路
国际贸易
国际关系
外交
在普京和習近平缺席下,G20 峰會週末結束,以東道主印度的收獲最豐厚。印度不但鞏固作為發展中「南方世界」的領導角色,還趁機宣佈建立印度、中東與歐洲經濟走廊,通過鐵路和海路連接,以「新香料之路」(New Spice Route)抗衡以絲綢之路為靈感的「一帶一路」。
CUP
/
文化
/
2023.09.11
18
:
48
讓烏克蘭加入,歐盟準備好了嗎?
欧洲
乌克兰
国际关系
欧洲议会
欧盟
农业
隨著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可能性愈來愈大,成員國開始擔心歐盟是否已為擴大做好準備。「衛報」評論預測,烏國一旦加入歐盟,財政預算、議會議席及農業政策均需作調整。
VOA
/
时事
/
2023.09.10
9
:
41
习近平打民间外交牌 能挽救美中关系吗?
习近平
外交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美中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40多年来的低谷,双方在国家安全、经贸、台湾、人权、南中国海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和分歧。尽管今年6月以来美国四位高官相继访问北京,试图修补双方关系,防止其继续呈螺旋式下滑,但是两国关系似乎并没有实质和太大的改善。习近平不出席9月在新德里举行的20国峰会,让外界瞩目的拜习会成为泡影。在失去美中最高层领导人面对面会晤改善双边关系机会之际,习近平大搞民间外交,寄望于民间力量能对推动中美关系缓和发挥作用和影响。
财新
/
科技
/
2023.09.08
20
:
42
T早报|美国半导体协会CEO:中美关系缓和是产业最大希望;联发科3纳米芯片流片成功;腾讯发布超千亿参数混元大模型
美国
中国
腾讯
芯片
半导体
参数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推荐:腾讯云总裁:大模型的推理是比训练更大的市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如何应对大模型时代的安全问题;日本发射月球探测器
财新
/
科技
/
2023.09.07
9
:
03
美国半导体协会CEO:中美关系缓和是产业最大希望
美国
中国
半导体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诺伊弗认为,半导体产业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全球供应链发展,而美国出口管制推动中国决心在芯片业扮演更重要角色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3.09.07
1
:
21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系前景恐不乐观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曹辛:中国敏感部门发文谈美国对华战略,中国领导人正式不参加本届G20峰会,这两件事都与中美关系密切相关。
CUP
/
文化
/
2023.09.07
18
:
48
中俄首腦擬缺席 G20,印度趁勢鞏固國際地位
印度
国际关系
外交
市容
竞选
莫迪
G20 峰會將於本週六舉行,不少傳媒都報道中俄首腦擬缺席峰會,反而忽略印度作為東道主的角色。為迎接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辛偉誠等元首貴賓,印度為新德里展開大規模美化工程,以巨型雕像粉飾太平。不少分析亦相信,印度正利用 G20 鞏固國際地位,繼續駕馭壁壘分明的國際形勢,總理莫迪亦會趁勢為明年大選造勢。
CUP
/
文化
/
2023.09.04
18
:
43
Moyashi:福島及時雨
中国
日本
社会
中日关系
反日
国际关系
地产
外交
政府
辐射
福島核廢水經處理排放後,中國隨即掀起一陣反日潮。日本社會對這波反日行動存在兩大誤解,一是錯把政治事件當作文化衝突和科學問題,二是誤會中國政府是真心反對廢水排放。在新中國的語境中,反日反美運動從來都是社會動員的藉口,而動員則是服務另外的政治目的,其中最常見就是用來轉移視線。
CUP
/
文化
/
2023.08.30
18
:
49
戰虎外交:印度極端民族主義,正觸發國際間衝突?
印度
印度教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外交
宗教
民族主义
莫迪
在強硬民族主義當道的世界,外交愈來愈少談判讓步的餘地。當中國以「戰狼外交」聞名國際,印度新聞工作者 Kunal Purohit 就在雜誌「外交政策」撰文,批評印度總理莫迪的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並將其衍生的強硬外交稱為「戰虎外交」(Tiger Warrior),指這種作風正引發區域與國際關係緊張。
CUP
/
文化
/
2023.08.25
18
:
48
陶傑:「金磚五國論壇」的虛無主義
美国
国际关系
外交
峰会
会议
条约
历史
今日世界充斥著許多沒有太大意義的「高峰會」和「國際論壇」,上海合作會議,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還有所謂的金磚五國,就屬於這類。
CUP
/
文化
/
2023.08.24
18
:
49
俄烏戰爭持續,巴西從中發財?
巴西
出口
国际关系
外交
战争
投资
粮食
能源
金磚國家(BRICS)峰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五國之中,中國正面對國內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南非近期失業率高達 33%、工人不滿國家當前經濟困境;仍深陷戰事的俄羅斯面對西方制裁、資本持續外流、盧布暴跌,經濟可能已到極限。相對而言,印度總理莫迪矢言當地將成為世界增長引擎、5 萬億美元經濟體;而剩下的巴西,則是另一個在烏克蘭戰爭、世界經濟不穩中獲益的國家。
CUP
/
文化
/
2023.08.22
18
:
50
金磚五國集團,可抗衡美國領導的 G7 嗎?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外交
由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組成的「金磚五國」(BRICS),準備今天起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第 15 屆峰會。沉寂多時的金磚集團,似乎在中國領導下重振聲勢,超過 40 個國家有意加入,更有指中國試圖以金磚集團,全面抗衡美國領導的七國集團(G7),但不少評論質疑金磚內部有嚴重利益衝突,要對抗 G7 集團仍然相當困難。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8.21
11
:
49
李强:中美关系与经贸合作困难 需双方都拿出诚意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国跟美国的经贸关系持续波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和经贸合作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双方都拿出诚意,同时强调中美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美完全可以共同发展。
CUP
/
文化
/
2023.08.17
18
:
43
戰爭教室:為甚麼國際間的戰爭正在減少?
和平
国际关系
战争
文明
发展中国家
的確,俄烏戰爭是自二戰以來在歐洲爆發的最致命常規戰爭,規模遠超過上世紀的南斯拉夫和車臣戰爭。這個「大規模」的衝突,雙方總共動員了超過兩百萬士兵。然而作為學者,基於統計數字及現實情況的研究,我們仍可以得出國際間的戰爭正在減少這結論。
CUP
/
文化
/
2023.08.14
18
:
50
【南海爭議】仁愛礁衝突,是甚麼一回事?
中国
菲律宾
主权
南海
国际关系
外交
海域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及外交官員上週一指,6 艘中國海警船及兩艘民兵船隻,攔截兩艘菲律賓海軍租用、向仁愛礁上駐守菲軍運送物資的民用船隻,中國海警的水砲在衝突中擊中其中一艘補給船。是次衝突位於南沙群島的仁愛礁,是中菲有主權爭議的島礁。1999 年,菲律賓將破舊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擱淺仁愛礁礁石,自此成為兩國仁愛礁主權衝突的導火線,爭議包括菲律賓有沒有承諾過要拖走艦艇。
CUP
/
文化
/
2023.08.10
18
:
48
【晶片法案一週年】美國晶片製造業復興了嗎?
中国
美国
三星
半导体
国际关系
晶片
制造商
在中美新冷戰下,拜登去年簽署「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務求要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廠回歸美國。儘管晶片企業對美國確實投資大增,但設廠仍然有諸多困難,有開廠計劃被迫押後。事隔一年,美國晶片製造業真的復興在望嗎?
CUP
/
文化
/
2023.08.04
18
:
46
海鮮進口管制,在華日本餐廳如何求存?
中国
日本
社会
出入口
国际关系
外交
排放
海关
海鲜
辐射
进口
食材
餐厅
面對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明言相信安全,韓國政府亦支持計劃。至於中國,至今仍要求日本撤回決定,更祭出當地進口海產需經全面輻射檢測來施壓。據報有關產品清關前,要先在海關保留長達一個月,有見及此,部分進口日本食材的餐廳亦要尋找其他供應來源,但就似乎不太順利。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3.08.03
21
:
39
華南美商投資信心跌至近三年新低 專家:受中美關係影響
投资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華南美國商會近日發表調查報告顯示,在華南地區的美資企業對投資營運的信心跌至從2020年起的最低點。該商會針對185所美國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只有60%的受訪企業對中國大陸增長前景表示「樂觀」或「
CUP
/
文化
/
2023.08.01
18
:
47
瑞典為何成為穆斯林國家的頭號敵人?
丹麦
伊拉克
伊朗
瑞典
信仰
北欧
北约
可兰经
国际关系
外交
宗教
穆斯林
难民
瑞典近月發生多宗焚燒「可蘭經」事件,惹來穆斯林國家抨擊,更觸發連串外交風波,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先後召見瑞典外交官,伊拉克下令驅逐瑞典大使,加劇瑞典與穆斯林國家的緊張關係。但有分析認為,伊朗和伊拉克政權正利用事件來轉移國民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俄羅斯也在背後發功協助傳播虛假消息,企圖擴大瑞典與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之間的矛盾,阻礙其加入北約之路。
CUP
/
文化
/
2023.07.31
18
:
42
戰爭教室:國與國之間為何會發生戰爭?
国家
国际关系
战争
冲突
角力
也許人類社會中衝突的確愈見減少,但為何戰爭仍然無法根絕?
CUP
/
文化
/
2023.07.25
18
:
48
陶傑:烏克蘭、台灣、泰國,和百年前的西班牙
欧洲
西班牙
佛朗哥
国际关系
外交
战争
历史
党派
烏克蘭戰爭,被視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熱身前奏,俄中成聯盟之勢,美國也聯同歐洲日韓,互相擺陣對決。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20
7
:
17
谢锋:“政治正确”弥漫美社会 挺中美关系者不敢发声
中国
美国
政治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抵美履新一个多月的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周三表示,所谓“政治正确”弥漫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他在跟各界人士接触后,深感支持发展中美关系的大有人在,但因为“寒蝉效应”,他们有顾虑、有压力,而在“反华大合唱”背景下,他们不敢公开发声、不敢发表不同意见。
财新
/
时事
/
2023.07.18
7
:
05
李尚福在京会见基辛格:我们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系,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两军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财新
/
时事
/
2023.07.18
5
:
45
王毅会见克里:共同排除干扰,让中美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中国
美国
王毅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王毅表示,世界需要稳定的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成功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要切实落到实处,共同排除干扰,让中美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3.07.18
2
:
22
处理美中关系不能再用老办法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史蒂芬•罗奇:美中之间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接触架构,并设立一个“美中秘书处”作为这个架构的核心。
CUP
/
文化
/
2023.07.18
18
:
48
孔子還不夠,魯班也來了 —— 中國推海外職訓
中国
印尼
一带一路
国际关系
培训
外交
工人
软实力
鲁班
截至 2019 年,分佈在 162 個國家及地區的孔子學院多達 550 所,不過近年歐美各國政府擔心孔子學院有中國政府宣傳機構的色彩,紛紛宣佈關閉或作限制。不過學院在非洲、東南亞地區大致上仍受歡迎,還有另一個由中國資助及提供指導的職業培訓項目 —— 魯班工坊正在冒起。與偏重文化課程的孔子學院不同,魯班工坊主要傳授中國技術、提供職業培訓,「華盛頓郵報」形容,魯班工坊是北京溫和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DW
/
时事
/
2023.07.18
18
:
00
克里:希望以气候合作推动中美关系
中国
美国
气候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本周二,克里和中国总理李强、中央外办室主任王毅见了面,克里表示,希望气候问题可以成为中美合作解决分歧的新开始。两国代表团当天继续磋商,当被问及讨论进展如何时,克里表示现在评估为时尚早。
VOA
/
时事
/
2023.07.17
1
:
51
美中气候问题特使展开会谈 盼通过合作改善整体美中关系
气候
会谈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美国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周一(7月17日)于北京饭店举行会谈,双方旨在重建去年谈判暂停后的互信。
CUP
/
文化
/
2023.07.14
18
:
49
陶傑:百萬元通緝案加強英中外交鬥爭
中国
英国
香港
国家安全
国际关系
外交
影响力
情报
军情五处
间谍
李某如此大膽,但身為律師,怎會不知道此舉是多餘?恐怕另有幕後勢力叫她代表某國上前線多衝殺一次,迫英國軍情處現身,要尷尬、大家一起尷尬。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3.07.10
12
:
30
耶伦对稳定美中关系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美国财长耶伦在结束访华之际对稳定美中关系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这次访问标志着几个月来几乎降至历史冰点的美中关系有所缓和。
CUP
/
文化
/
2023.07.10
18
:
50
南海波及荷里活:越南菲律賓的「九段線」禁片名單
中国
菲律宾
越南
南海
国际关系
审查
中國素來以「九段線」地圖申索南海主權,引發與沿海諸國關係緊張,爭議更波及國際娛樂圈。荷里活電影「Barbie 芭比」(Barbie)與韓團 BLACKPINK 演唱會,最近便因「九段線」問題被越南政府抵制,菲律賓亦把有關電影送檢。事實上,數年前已有荷里活電影遭殃,類似杯葛行動愈見頻繁,反映地緣局勢愈趨緊張。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8
8
:
44
德国之声 专访:美国可能意识到中美关系或许要失控了!
美国
德国
中国
专访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布林肯前脚刚走,叶伦后脚就到,几周内,两名美国高官连续访问中国,拜登政府的目的是什么?有人将耶伦此行比喻成“经济外交”,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刘亚伟:我觉得,这个是整个拜登政府希望在中美关系急剧下滑的情况下铺下一个地板,为了关系不要再下滑,为了不要再发展成冲突加上护栏。布林肯和叶伦出访到中国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不同,都是事先都安排好的,一步一步来的。布林肯来主要是讨论中美关系总体的问题,叶伦来主要是讨论投资、商务、贸易的问题,就像你说的“经济外交”,她有许多事需要跟中国谈,包括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包括双方可以做什么,可以让整个全球的经济发展不要萎缩,这些都是需要两国政府,即使没有很好地协调,也不能双方天天搞这种零合竞争,两边没好处,给全球的也带来很大打击。 德国之声:拜登上台后,外界一度猜测两国关系是否会走出上一届政府期间陷入的低谷,但他执政以来双方关系并未走出困境,这几年,两国关系一直跌宕起伏,风波不断,那美国为什么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主动与中国互动? 刘亚伟:美国可能觉得关系或许要失控了,中美在南中国还擦枪走火,临近失控。拜登从一开始就说他不希望跟中国搞冷战,不希望现在的竞争转化成冲突。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拜登会考虑,把中国逼得太急了,是不是就会向俄罗斯靠近。 我觉得,过去几年都没有缓和的关系,随着这两个美国高官的到来,能让两边的关系能够稳定下来,至少现在打好了一点基础。但我们现在还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说两边的关系就是云开雾散,但是我希望双方都意识到,这么下去的话是不行的,不但不利于自己,也给全球的安全繁荣,和平都带来弊处。 德国之声:叶伦访问中国这几天,中美之间其实并不平静,中国宣布管制镓锗出口,美国也计划出台禁令,限制中国公司使用美国云计算机服务。不过,叶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时强调,美方寻求与中国的良性竞争,她希望此行能促进双方更加常态化沟通。李强则表示,中美关系风雨过定见彩虹。这是不是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分歧,双方都有心合好,把“不稳定”变成“稳定”的意愿呢? 刘亚伟:实际上中国更多的是对美国的reactive(回应) ,是对美国打压的一种报复吧,如果美国这边比如说关税可以减免的就减免,不要把更多的中国公司放到黑名单,或者是中国的企业可以在美国被善待,所有这些方面,如果美国有那么一两件事儿,做得让中方觉得美国是有诚意,双边关系就有希望稳定。如果中国还是认为美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话,那关系还是改善不了,如果中国觉得美国后边会有具体的行动上的跟进的话,那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可以得到改善。现在是一个时机,我觉得从实际上来讲,美国这边就要进入到大选阶段了,一进入大选以后要改善关系或者是稳定关系的话就更难了。 德国之声:你的意思是说,让两国僵局摆脱困境中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方面的行动,是这样的吗? 刘亚伟:是的,我觉得能不能有最后的改善,可能还是取决于美国,叶伦回去以后,不要又是各种各样的新的政策,比如说云服务限制出台了,如果这样,我估计觉得双方的关系可能还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德国之声:你觉得美国这次会做到吗? 刘亚伟:我没有这么乐观,就算现在就是双方真的有翻篇的意愿,但是两家似乎都有不让这种关系能够稳定和改善的体质。特别是在美国这边经常有高官见面之后,马上就会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让刚刚解冻的关系冰冻起来。所以后边我觉得还要看整个事态的发展。 德国之声:过几天,美国气候特使凯里(John Kerry)也将前往中国,你觉得经过了这几位美国高官的铺垫后,习近平和拜登会在今年见面吗? 刘亚伟:应该有两次可能见面的机会,一次是9月在印度的G20会,一次是11月在美国旧金山的亚太经合论坛(APEC)峰会,我觉得,对中方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能不能在旧金山见面,如果在印度开会也见一下预热,11月份有个半天或者一天的双方会晤的话,我觉得中美的关系就终于可以看到一点点的云开雾散。 德国之声: 你预计中美关系今年有希望出现转机吗? 刘亚伟:我觉得这次访问加上之前的布林肯的访问,再加上之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也到中国的话,那到今年夏天和秋季,希望能看到中美关系这种严重的不确定和严重的下滑能够翻篇。 德国之声:中美这几次互动之后,两国关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向? 刘亚伟:刚才你说的“经济外交”喽,在贸易经济债务问题上,双方如果能达成一定的协议,不要天天的,美国给中国增加更多关卡,中国再去报复。如果能把这种你来我往停止一下,在关税问题上美国可以取消哪些可以取消的关税,中方就会回应,那么双方关系改善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 德国之声:你觉得美国会在关税上面做出让步吗? 刘亚伟:我觉得美国应该会做出一些让步吧,我觉得任何让步对中国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中国方面需要美国人所谓的言行一致,他才能做出自己的让步。中国也可以表达善意,比如在芬太尼问题上,之前中美合作这方面很密切的,后来中国因为美国的各种打压也就不与美国合作了,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跟美国有多一点的配合的话,双方都释放一些善意,关系得到改善应该还是可以的。 德国之声:如果说中美之间有一个新常态,您觉得这个新常态会是怎样的? 刘亚伟:新常态的话,我觉得双方可能都要对对方的政治体制有一个务实客观的的认识,对自己的底线有一个准确的描述。美国要把自己的担心说清楚:我的哪些技术是不可能跟你共享,在其他方面我们不会有更多的限制,我觉得双方要多谈,都要把红线画出来,把底牌亮出来,藏着掖掖,给对方搞突然袭击的话,这个对双边的关系非常不利,所以现在能够开谈,我觉得这个是稳定关系和最后是否改善关系迈出的第一步。 德国之声:明年,中美建交将迎来一个整数45年。你觉得,这么多年,中美这两个大国关系走到如今的困境,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 刘亚伟:在过去的五年,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现在问题多如牛毛,我觉得最关键可能是美国对中国的国内政策和对中国的一些对外政策的不满意。这些不满意是需要中国政府去面对的,你不能说因为是我们的内政,所以你管不着,我行我素,如果是这样的话,关系很难改善;从美国方面来讲,要对中国的这种制度有一个认知,不能说这个制度就是邪恶的制度,像特朗普那时候说的,我就是要改变,用中国的话来说,特朗普要改变中国的颜色。这肯定是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不要误判,不管是因为台海关系,或者东海还是南中国海发生冲突,我觉得这对两国都将是巨大的灾难,所以现在为什么双方都要紧锣密鼓的把关系要稳定下来?因为大家可能都意识到发生战事已经不是不可能了。 德国之声:若是双方在这几次互动之后关系并未解冻,而是继续交恶下去,竞争和对抗愈来愈烈,你觉得会不会最终会走向冲突? 刘亚伟:我觉得,大家都觉得有这种可能,才会下定决心(互动)。我觉得所有的领导人,都应把可能发生的冲突当作一种可能,然后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任何决策,为永久的和平创造机会和打下基础。我觉得全世界的人,不管是德国的人,美国的人中国的人,都是希望和平,都是希望繁荣,都是希望我自己能好好的赚钱,政府能够保护我合法赚钱的这种生活方式。你们不要因为所谓的战略或者其他安全的考量,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定,一要走向冲突。走向战争,有时候,也就是个别的领导人一时头脑冲动,就可能把整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向灾难,我觉得这种事,这样的悲剧最好不要再演了。 德国之声: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在明年的大选中,拜登连任的胜算大吗? 刘亚伟:从现在到到选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美国的政治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现在综合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果最后是拜登和特朗普一决胜负的话,我觉得拜登连任的可能性更大,虽然美国很多选民包括民主党自己的选民对拜登的年龄啊,对他的身体状况对头脑的反应都有很多担心,但是最后只剩这两个人的话,拜登应该胜算更大一点。 刘亚伟,美国智库卡特尔中心中国项目主任 (The Carter Center)。 (本文章由德国之声授权提供)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7
9
:
44
李强会叶伦形容中美关系:“风雨之后有彩虹”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国财长叶伦周四抵北京时,在下机时,看到了彩虹,而她周五下午到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时,李强就以迎接叶伦的北京彩虹来比喻中美关系,称“风雨之后有彩虹”。
rfi
/
时事
/
2023.07.07
8
:
32
李强晤叶伦 称中美关系经历风雨后可以见到彩虹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李强告诉叶伦:「昨天你抵达我们的机场后,下机时见到一道彩虹。我想中美关系也是如此,经历了风雨,一定能见到更多的彩虹。」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3.07.07
7
:
26
陸總理李強晤葉倫 以彩虹寓意中美關係前景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國總理李強7日與來華訪問的美國財長葉倫會晤。李強以彩虹寓意中美關係前景,強調兩國歷經風雨過後,一定能看到更多彩虹。而根據美國財政部新聞稿,葉倫向李強出指出,美中應該尋求良性的經濟競爭,而不是所謂的贏
纽约时报
/
时事
/
2023.07.07
17
:
20
从数字看中美关系:竞争激烈但彼此不可或缺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美在安全和经济方面竞争日益加剧,美国领导人将中国视为最大的长期挑战者。但在贸易、商业、个人和文化联系等方面,中美仍是彼此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阅读更多
rfi
/
时事
/
2023.07.06
7
:
32
叶伦抵达北京访问4天 寻求稳定美中关系
中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叶伦从今天至9日访问4天。这是她就任财长以来首度访问中国。
财新
/
时事
/
2023.07.05
3
:
54
人物|美财长耶伦访华在即 能否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再添一块“拼图”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在本次访华之前,耶伦的公开发言一直被外界认为她试图恢复中美高层间的对话,主张加强两国沟通
VOA
/
时事
/
2023.07.01
11
:
13
就美中关系而言,两军高层不交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美国星期四(6月29日)再次拒绝了中国再次提出的要求美国解除制裁以换取美中军方高层交流渠道的呼吁。分析人士说,就美中整体关系而言,虽然两军缺乏沟通对美中关系来说虽然是“危险的赤字”,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双边关系持续下滑,双方无法就任何一件事达成一致,包括对事实的认知。
财新
/
时事
/
2023.07.01
0
:
59
驻美大使谢锋向拜登递交国书 拜登与谢锋就中美关系进行交谈
中国
美国
拜登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方遵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
纽约时报
/
时事
/
2023.06.28
16
:
51
普通美国人怎么看中国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民调显示,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看法与冷战前夕对苏联的看法相仿。尽管美中两国领导人一再拒绝避免冷战式冲突,美国公众舆论的负面看法可能令两国更难修复双边关系。
前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