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德国政府以“保护技术和经济主权”为由阻止该交易。考虑到中德关系、产线制程等因素,外界原本预计德国会批准该交易
围绕美国英伟达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中美之间的攻防再度升温。原因是美国为了防止迂回出口,正商讨在面向中国的AI芯片中加入追踪定位功能。中美在贸易磋商中刚刚在事实上就恢复英伟达半导体的对华供货达成一... 查看文章
日本汽车工业会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日本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达到204万辆。中国同一期间的出口量同比增长10%,达到308万辆,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竞争力较强的纯电动汽车(... 查看文章
葡萄牙总理蒙特内哥罗的办公室今天宣布,葡国政府将就9月在联合国大会承认巴勒斯坦国一事,咨询总统和国会。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31日电】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31日表示,已劝说美国从8月1日起将汽车关税下调至15%,并称“这也可能会需要时间”。他预计对等关税将从1日起变为15%,之... 查看文章
德国的高端汽车制造商目前处境艰难。根据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和奥迪30日公布的财报,三家集团今年上半年利润均大幅下滑。宝马将于31日公布最新数据。 查看文章
缅甸军政府31日解除紧急状态,加紧12月举行选举的计划。几个反对派团体则矢言抵制选举。观察员也认为,这场选举将沦为旨在巩... 查看文章
美国政府本月早些时间取消了H20芯片对华销售禁令,英伟达正准备重振对华销售,不料此时遭此打击。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31日电】日本全国知事会30日向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和法相铃木馨祐提交建议,要求制定旨在与外国人共生的基本法。他们认为对外国人的日语教育和生活支援任由地方政府开展,以此为由指出中央政府要... 查看文章
这家英国企业的策略转变将颠覆芯片生态系统。 查看文章
这可能是中企近年来在欧洲最大笔的收购之一,目标是“打造欧洲领先的新一代消费电子产品平台”。 查看文章
赖清德原计划下月出访拉丁美洲,往返途中在纽约和达拉斯短暂停留。但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要求赖清德取消纽约行程。赖清德随后取消了整个出访计划。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美国8月1日起将实施的关税措施迫在眉睫,南韩政府正积极寻求各种协商机会,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韩华集团副会长金东官、现代汽...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30日电】日本电梯巨头富士达(FUJITEC)30日宣布将接受瑞典投资基金“EQT”的收购,同意实施要约收购(TOB)。由于创业家族与积极股东间的对立,公司治理... 查看文章
德国联盟党政客希望美国公司Palantir的软件能够简化警方工作,但社民党和绿党拒绝与该公司合作,原因之一是该公司“与美国情报机构关系密切”。 查看文章
特朗普政府提议撤销一项2009年的声明,这是政府限制某些排放的法律依据。 查看文章
负责与美国协商关税的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今天表示,根据日方上周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日本输美的芯片与药品关税税率...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29日电】日本政府29日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将由为日美关税谈判而成立的工作组对达成的协议内容履行状况进行管理。担任工作组共同主席的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表示:“包括美方下调关税在内,将... 查看文章
科根:如果发达国家的债券发行量可能会越来越大,谁会买呢?随着供需基本面恶化,债券收益率可能走高,增加政府的融资成本。 查看文章
以色列两大人权组织28日表示,以色列正对加萨的巴勒斯坦人实施种族灭绝,这是以色列社会主要舆论首次发出如此强烈的指控,不过... 查看文章
【共同社纽约7月28日电】围绕日美达成协议的汽车领域新关税措施,美国汽车行业抱怨声不断。日本输美整车关税下调至15%,而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美国车对日出口不会大幅改善,行业人士及工会纷纷批评协议内容... 查看文章
韩国两大出口支柱产业——汽车和半导体,正因美国引发的关税风险而动摇。继美国市场最大竞争对手日本之后,欧盟也将其汽车关税下调至15%,唯独韩国汽车仍面临25%高关税危机。唐纳德•特朗普美国行政当局预告将在两周内公布对半导体品目的关税,半导体出口也亮起了“红灯”… 查看文章
负责与美国协商关税的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今天表示,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包含1项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相关资金可... 查看文章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2周前致函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于信函中赞扬... 查看文章
德国汽车制造商报告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下降三分之一,并预计2025年销售回报率在4%至5%之间,低于此前预测的5.5%至6.5%。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25日电】日本政府25日在首相官邸召开了讨论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的综合对策总部会议。鉴于日美就“对等关税”和日本车关税分别降至15%达成了协议,首相石破茂下达指示称:“希望大家...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25日电】日本政府24日在首相官邸召开非洲经济战略会议,确认整个政府将推进筹备8月20日在横滨市开幕的第9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目前已有40个以上的非洲国家宣布参会。日本首相石... 查看文章
7月24日,索尼集团宣布,将获得万代南梦宫控股公司2.5%的股份,投资金额约为680亿日元。索尼集团将在发行平台上推广万代南梦宫的动漫和漫画知识产权(IP),并共同制作游戏改编动画等。在全球动漫市场不... 查看文章
美国司法部指责民主党领导的这座“庇护城市”阻碍了美国政府驱逐非法移民。 查看文章
有媒体报道称,德国外交部许多外交官已在“忠诚而不墨守成规”(loyal nonkonform)的口号下结成一个团体。他们要求对以色列政府进行更直言不讳的批评。 查看文章
在韩国官员竭力为本国汽车制造商争取关税减免之际,美国高昂的汽车关税开始蚕食利润。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国务院正在就哈佛大学是否具备参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的资格展开调查。 查看文章
英伟达的韩国供应商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连续两个季度超过竞争对手三星。 查看文章
特朗普签署的人工智能行政命令还授权加快批准和促进美国技术出口。 查看文章
台北一對熱愛潛水的夫妻,15日至台東縣蘭嶼的情人洞進行活動,未料女子下水便遭浪襲,秒遭捲入船艇下方遭螺旋槳打到頭部身亡。該事故引起眾多潛客的注意,紛紛呼籲民眾船潛時須慎選店家;台東縣政府昨(23)日則 查看文章
【共同社华盛顿7月23日电】美国白宫透露称,根据日美关税谈判的协议内容,日本将追加采购一年数十亿美元的防卫装备品,并购买能源产品及100架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完) 查看文章
美国和日本的贸易谈判在美国东部时间22日正式达成一致。根据此次协议,美国特朗普政府把此前对日本制定的25%的对等关税率降至15%。特别是,原本看似不会让步的日本产汽车的各品种关税也从4月份起征收的25%降至12.5%。由此,日本产汽车的关税加上现有的2.5%…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23日电】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宣布,日美关税谈判已达成协议。美方对日本实施的“对等关税”税率将从此前宣布的25%下调至15%。对日本汽车加征的关税将从25%减半,加上现有2.5%关税,... 查看文章
鉴于德国汽车行业低迷疲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计划再次削减成本,预计未来几年巴符州和巴伐利亚州的工厂将有大量工作岗位被裁减。 查看文章
西班牙现行关于国家文件的保密法律还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如今,首相桑切斯领导下的内阁希望以新法将其替换,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查看文章
多年来,英国部分地区遭受的网络攻击不断升级。根据英国政府公布的新计划,医院、地方议会和英国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等机构将被禁止向黑客支付赎金。 查看文章
日美就关税达成协议,对等关税为15%。市场原本普遍认为“在失去号召力的石破茂政权下,难以达成协议”,因此这次提前达成的协议被视为意外之喜,风险偏好情绪骤然上升,特别是此前被过度抛售的汽车股大幅飙…… 查看文章
日美双方已就将现行的25%税率下调至12.5%达成一致。加上基本税率2.5%,出口至美国的日本乘用车将被征收总计15%的关税…… 查看文章
三菱汽车7月22日宣布,将结束在中国的发动机生产。该公司已解除与当地企业的合资关系。尽管2023年已撤出在中国的整车生产,但仍继续向当地汽车厂商供应发动机。随着纯电动汽车(EV)的崛起,三菱汽车将彻底...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於周二(22日)宣布,美日雙方已達成一項重大貿易協議,內容包括日本將對美國投資高達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兆元),並調降日本進口商品關稅至15%。這項消息激勵日本汽車股周三早盤強勁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22日晚間宣布,與日本達成協議,將日本商品的對等關稅降至15%,NHK隨後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日也已同意將日本汽車關稅降至15%。日本放送協會(NHK)今(23)日上午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 查看文章
张冬方:英国市场既是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又没有类似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的反补贴障碍,或者像美国那样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 查看文章
刘远举:一个大系统要良好地运行,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约束,才能良好运行。只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可能一直可持续地稳定运行的。 查看文章
欧美车企逐渐从南美市场撤退,长城和比亚迪等中国电动车企业则在巴西迅速扩张。这体现了北京日益增强的工业信心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巴西也试图利用这一机遇。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德国虽然仍拒绝正式承认塔利班,但为了进一步组织遣返行动,两名阿富汗领事官员获准入境。德国政府认为,18日将81名罪犯遣返阿富汗的行动是成功的。 查看文章
針對財政部22日公告越南進口水泥課徵反傾銷稅,台泥指出,以公布的稅率來看,僅能部分縮小進口水泥與台灣本地生產水泥之間新台幣500至700元的價差,碳有價制度實施後,不公平競爭的現象只會持續擴大。台泥還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