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周三,乌克兰方面表示,与俄罗斯的谈判遇到了“重大困难”。另外,美国总统拜登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与北约盟国进行紧急会谈,可能敲定对俄新一轮制裁措施。受此影响,市场担忧情绪升温,美国三大股指当天低开低走,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回吐周二反弹的多数涨幅,其中道指下跌1.29%,标普500指数下跌1.23%,纳指下跌1.32%,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双双创下两周来最大收盘跌幅。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九跌两涨,其中,金融板块和医疗板块分别以1.84%和1.77%的跌幅领跌。个股方面,Adobe跌超9%,领跌纳指和标普500指数,此前公司表示其收入将因暂停在俄罗斯的销售而受到冲击。
中油公布8月份天然氣價格。考量照顧民生並配合政府持續穩定國內物價政策,中油宣布,8月民生用戶天然氣價格不予調整,由中油吸收。此外,近期主要受新臺幣兌換美元匯率升值及國際液化天然氣市場價格下跌影響,整體 查看文章
天然气供应开始后,将可满足约160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使叙利亚北部的电力供应从当前每天仅有3小时至4小时增加到每天10小时左右。 查看文章
在菲中两国不时在南海发生冲突之际,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今天发表国情咨文时重申,菲律宾的外交政策维持不变,仍是「做所有人的朋... 查看文章
中国经济依然在增长。如今,中美贸易战正处于休战阶段,而贸易战显然不足以动摇北京的经济目标,至少目前是如此。 查看文章
有媒体报道称,德国外交部许多外交官已在“忠诚而不墨守成规”(loyal nonkonform)的口号下结成一个团体。他们要求对以色列政府进行更直言不讳的批评。 查看文章
7月21日,法国外交部长巴罗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对乌克兰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当天,他会晤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查看文章
为缓解与川普政府间因贸易逆差引发的紧张关系,亚洲多国正研议以采购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作为交换条件,避免更高的关税。然而分析... 查看文章
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帕维尔·弗龙斯基17日说,波兰已召回驻匈牙利大使,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查看文章
扎哈罗娃指出,如果这些远程武器被使用,相关外国军人直接参与对俄作战行动的策划和实施,这些国家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查看文章
Eka Khorbaladze:特朗普的对俄策略旨在削弱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系纽带。但大胆的举措可能引发后续反应,促使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接近。 查看文章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上周访问朝鲜,感谢金正恩提供武器和军队。 查看文章
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今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论坛上,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 查看文章
阿拉格奇:遭受不公的伊朗现在更加谨慎。我们承诺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来避免一场全面的地区战争,但这种承诺不应被误解为软弱。 查看文章
罗曼•斯塔罗沃伊特之死正值当局对库尔斯克州防御工事建设进行腐败调查之际。 查看文章
发生在2005年7月7日的伦敦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已过去20年,值此纪念日之际,英国前反恐警务负责人表示,外交政策是此次事件背后的驱动因素,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查看文章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与叙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和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分别举行会晤,并宣布英国正式与叙利亚重建外交关系。 查看文章
卡比科:菲律宾出台的新法将天然气作为向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渡”燃料,但气候活动人士称之为一种“侮辱”。 查看文章
大陸7月6日片面宣布啟用W121航路,外交部今天表達最嚴厲的譴責。呼籲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國際社會,要求中國立即就上述各航線的運作與我國進行對等協商,以妥善維護區域飛航秩序及安全。外交部指出,中 查看文章
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3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通话。普京表示,俄罗斯“不会放弃在乌克兰的目标”,但他同时表示愿意继续与基辅谈判。 查看文章
德国北海博尔库姆岛(Borkum)附近备受争议的天然气生产计划已扫清了一个重大障碍。7月2日,德国政府内阁批准了与荷兰的天然气生产协议。环保组织提出强烈批评。 查看文章
德国经济部长赖歇已中止天然气紧缺应急方案的“警报”级别。她表示,应急方案第一级“预警”现在将恢复生效。目前已不再满足启动“警报”级别的前提条件。天然气供应的安全级别已恢复至高水平。 查看文章
英国首相斯塔默承认,由于专注于外交事务,他未能控制工党议员在残疾人福利政策问题上的倒戈。 查看文章
【共同社首尔6月26日电】担任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外交与安全保障政策顾问会议主席的国会议员赵正湜26日强调,美韩同盟及日美韩合作是韩国外交的“战略性基础、安... 查看文章
南韩总统李在明26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就外交与安全政策,李在明表示,推进外交不应谈进步或保守,唯一判断标准应为国家利益... 查看文章
当地时间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进行最高级别的会晤,并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查看文章
北约峰会下周登场,北约防卫学院基金会18日举行高端会议,意大利外交部负责北约的主管罗穆西直言,威胁印太安全的「房间里大象... 查看文章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19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愿意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但问题在于乌方最后与俄方签署文件的人是谁。 查看文章
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在圣彼得堡说,俄方愿意继续确保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利益,同时缓解以色列的安全担忧。 查看文章
当地时间18日,第2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当天,普京在会见国际媒体代表时表示,自己愿意与泽连斯基会面,以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普京还首次提到他有个外孙女。 查看文章
俄罗斯的盟友们也只是向圣彼得堡派遣了低级别的官员和商人,但印尼总统是个例外。 查看文章
欧盟委员会17日提出一项立法提案,欧盟将在2027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 查看文章
两国领导人决定结束锡克教活动家之死引发的长达两年的外交争端。 查看文章
【共同社卡纳纳斯基斯6月17日电】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地时间17日下午在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峰会)召开地加拿大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了会谈,这是两人首次面对面会谈。双方确认了将继续开展首脑互访的“穿梭... 查看文章
新華社17日報導,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表示,大陸外交部及有關使領館正會同相關部門,全力做好在伊朗和以色列的中國公民安全保護工作,迅速組織撤離中國公民。 例行記者會上記者提問 查看文章
路透和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报导,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格赫里当天说,伊朗国会正准备一项法案,以退出禁止核子扩散条约(... 查看文章
以色列15日發動2300公里遠距打擊,轟炸伊朗東北部的加油機。伊朗旋即還以顏色,16日凌晨對以色列特拉維夫與港口城市海法飛彈攻擊,採用創新技術成功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統,導致建築毀損與人員死傷,還擊中海法 查看文章
以色列突袭伊朗核设施的第二天即当地时间14日,又对伊朗的军事设施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然气田等能源设施进行空袭。分析认为,以色列攻击伊朗经济的核心能源基础设施,正在大幅扩张战线。伊朗也在加大报复力度。伊朗13日至15日大举发射弹道导弹,瞄准了以色列的军事设施、… 查看文章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14日与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通话,讨论以色列袭击伊朗后该地区的最新事态发展。 查看文章
以色列与伊朗空袭冲突持续升级,以军轰炸伊朗南帕尔斯(South Pars)天然气田引发巨大爆炸,这是以色列首次对伊朗油气... 查看文章
李在明总统10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通话中表示:“希望韩中两国在互惠平等的精神下,经济、安保、文化、人员交流等多方面推进活跃的交流与合作。”习近平表示,“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双方沿着正确轨道发展”。两国首脑决定共同努力,提高两国人民的友… 查看文章
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官员帕特鲁舍夫6月9日表示,总统普京已批准2050年前俄罗斯海军发展战略,旨在全面恢复俄罗斯作为世界主要海上强国之一的地位。 查看文章
曹辛:中美经贸磨合的艰难,问题远不是一次元首通话可以解决的。就李在明政府已知的未来外交走向而言,恐怕中国的配合将至关重要。 查看文章
李在明总统将出席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李在明将在就任总统11天后首次登上多边外交舞台,这也是韩国重新开启紧急戒严后中断6个月的首脑外交。李总统可以在会见同盟及友邦国家首脑的同时建立友谊,启动自己的构想——“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 查看文章
李在明总统应主席国加拿大的邀请,将以观察员身份出席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据悉,李在明在此次访问中将推进韩美日首脑会谈等。总统就任11天后出访海外,创历届总统最快的记录。 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查看文章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多次點名台灣,指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台灣加入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工程計畫。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日前由賴清德總統指派出席「阿拉斯加永續能源會議」,他在會中明確表示,台灣長期自美方採購油氣,也期 查看文章
道达尔被诉是法国首例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提出“漂绿”指控的案件。开庭辩论吸引了包括法律专家在内的大批法庭观察员。 查看文章
俄罗斯外交部4日发表声明称,俄方当天就日本方面日前在靠近俄边界的公海进行射击训练、且未提前通报一事,向日本驻俄大使馆提出强烈抗议。 查看文章
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在与俄政府官员举行视频会议时说,乌克兰近期对俄罗斯的一系列袭击旨在破坏和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日表示,他仍愿意与普京会晤。 查看文章
【共同社莫斯科5月30日电】俄罗斯总统普京29日在莫斯科与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遗孀安倍昭惠会面。俄总统府公布了相关视频等。普京对首相任期内27次直接会谈的安倍不吝赞赏,称“不会忘记他... 查看文章
印度和巴基斯坦已从武装对抗转向外交攻势,寻求影响全球舆论。 查看文章